折翼之鹰,二战初期的法国战斗机
二战初期法国失败过快,其空军遂不再是战争中的主要角色。对于当时的法国战斗机,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今天在这里做一个简单介绍。因为当时法国飞机型号过多过老,且法式命名法颇繁杂,一般以主要机型代指整个系列,且不保证无脱漏。 纽波特-德拉赫NID.。原型机NID.62于年首飞,年装备法国空军,在二战爆发时再说这种飞机的性能已毫无意义。该系列主要生产型包括NID.62C1、NID.,最终型号为NID.。年起该系列开始退出一线,年8月点验时尚有架在空军地区部队服役。其后该机迅速被各种新式飞机替代,但在法国战败后,停战协议的装备清单上仍有17架该型飞机,相信不久后即被废弃。 布莱里奥-斯帕德S.。该机于年首飞,年加入现役,是法国最后一种双翼战斗机。按说如此老旧的设计在当时应该没有什么希望才是,但是S.原型机在试飞中表现出了很强的从尾旋中改出的能力,就此获得了一些坚信双翼机机动性优势的老飞行员的青睐。 S.共生产了60架,德军进攻时尚有42架该型机在战斗机学校和空军地区部队服役。据信该机没有和德机进行过空中交手,停战后剩余的14架飞机被很快废弃。 莫拉纳-索尼埃M.S.。M.S.是法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现代化战斗机,也是战争爆发时数量最多的战斗机。该机于年首飞,39年装备部队。M.S.后机身采用钢管蒙布结构,该机动力不足且火力较弱,速度缓慢,被认为已是过时机型。但另一方面据说其结构承受破坏能力相当强。 过去一般认为该机型在德国入侵时大败亏输,但现在一般认为该机在空战中可以与德国BfD打成平手,但不及更新式的BfE,大量M.S.是在空袭中损失或被法国军人自行破坏的。 莫拉纳-索尼埃M.S.。该机是M.S.的改进型号,主要变化是在增大容积的两侧主翼各加装了一挺7.5毫米机枪,同时采用固定式散热器和推力排气管,速度略为上升。战争爆发时仅完成了5架,法国战败后74架M.S.被改造为M.S.,但大多数飞机仅更换了主翼。这些维希法国的M.S.毫无建树可言。 芬兰人从德国手中获得了11架M.S.和一批M.S.,在换装苏制发动机后该机时速比法国原版时速提高了65千米,但据说最后只改造了3架,其他飞机仅进行了零星升级。 布洛赫MB.。该系列的原型机MB.于年首飞,主要生产型包括MB.、MB.和最新式的MB.,该系列总产量为架,其中MB.占到架。 法国战役中MB.损失约80架,确定击落了超过个空中目标,对于一种速度刚过千米/小时的战斗机已是相当不易。停战后该型机继续留驻维希法国本土,德国彻底占领法国时尚有架在役,德军缴获了约架用于训练,并将其中一部分转送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空军使用。 高德隆CR.。这种飞机是响应法国空军轻型战斗机要求发展出的型号,前身是竞速飞机,整个系列都有一个夸张伸长的机头。除一些必要的整流罩外,全机采用木结构,该机发展过程中曾引起苏联空军的兴趣。实机测试显示其性能平平,特别是火力和速度不足,在短暂装备法国空军后退役并提供给芬兰和波兰使用,波兰飞行员曾驾驶这种严重过时的飞机击落过Bf。 该机可能生产了90余架,德国人将缴获的该型机用于机场上的诱饵飞机。 德瓦蒂纳D.。这是德瓦蒂纳最后一种撑杆伞翼战斗机,于年首飞。该系列包括空军用的D.和D.以及海军舰载战斗机D.和D.,每种产量都很少。D.系列曾在西班牙参战,后被性能更好的苏制战斗机替换,至三十年代末期已老旧不堪。法国空军的D.系列于年被M.S.替换后退役。 德国入侵时,法国海军还有D.和D.各一个中队,用于土仑和加莱的防空。比较幸运的是它们没有和任何德国飞机遭遇。 德瓦蒂纳D.。该型号来自更老式的D.和D.,该系列于年装备法国空军。年入役的D.成为法国第一种时速超过千米/小时的战斗机。全系列总产量约架,但却占年法国空军战斗机数量的70%,简直是触目惊心。 德国入侵时,大多数该系列飞机已转入训练部队或空军地区部队,但法国空军和海航仍有部分一线战斗中队使用D.。不过据说只有一个波兰志愿中队驾驶该机进行了前线巡逻。 德瓦蒂纳D.。D.是战争爆发时法国最现代化的战斗机,虽然发动机功率并未提高,但由于机体较轻仍具有较好的性能。与德国BfE相比,该机速度略慢,但0米下机动性更好,火力也不弱于其他主流战斗机。法国战败后,该机于年恢复生产。除维希法国和自由法国空军外,该机还被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空军使用。 一般认为D.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型号,但由于法国战败而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然而英国著名试飞员艾瑞克·布朗不知何故对其评价颇低。 阿森纳VG-33。VG-33是法国于二战爆发前研制的全木制轻型战斗机,原型机称为VG-30和VG-31。该机虽然比D.更轻,但速度并没有提高。二战爆发时该机约有40架基本完工,此外还有近个没有发动机的半成品机体。只有19架飞机被法国空军接收,其中两架参加了战斗。 法国投降后12架VG-33被德国人没收用于训练任务,此型飞机遂丧失进一步发展机会。 库尔霍温F.K.58。年时法国空军意识到其战斗机已落后于时代,于是开始向荷兰求购。著名的荷兰福克公司生产能力饱和,只有库尔霍温能够接下订单。这架飞机仅用了3个月就设计出来了,机身前部为硬铝结构,后部是钢管蒙布,机翼为全木制。试飞速度仅达到千米/小时,令法国人颇为失望,不过好歹机动性还好,爬升也比M.S.快。 法国空军订购了50架用于法属印度支那防卫,但德军进攻时仅生产了40架,且只有14架到货,并且很多没装武器。这些飞机被交给波兰志愿飞行员使用,法国战败后全部报废处理。 寇蒂斯H-75。这是美国P-36战斗机的外销版本,年法国首批购买了架。虽然美国飞机与法国国产战斗机相比相当昂贵,但迫于形势紧迫法国人还是签下了订单。年增订了架,战争爆发后又追加了架和架H-81(P-40出口型)。但最后这批订单在投降前来得及到货的寥寥无几。 H-75是稳定的射击平台,且结实耐打,在德法空战中胜率很高,该机唯一不足是火力较弱。法国战败后该型机多被集中于北非殖民地。 国营北方航空Potez和Potez。Potez和Potez是30年代末期服役的双发三座重型战斗机,与德国的Bf类似。这两种飞机的主要区别是采用了不同的发动机,且Potez增加了两挺前射机枪。在其基础上衍生出Potez轰炸机、Potez、Potez63.11侦察机等一系列型号。 战争爆发后Potez和Potez表现不佳,其速度远不如德制Bf,甚至无法追上德国轰炸机,且有若干次由于外形类似Bf而遭到友机误击。 国营东南航空SE.。虽然看上去像是卡通片中的产物或某种昆虫,但本图并不存在夸张和变形之处。SE.是确实存在且造出了样机的新锐重型双发战斗机。该机采用前三点起落架,有三名乘员,机首安装4门20毫米炮,后部射击舱还有一门。样机于年首飞,速度达到每小时千米,比现役的Potez快了多千米。第一架原型机坠毁后,第二架打算将机头火炮增加到6门,射击舱增加到两门,地板上再增加一门向后下方射击的火炮。 该机原定于年底量产,此外还有12座客机以及四引擎运输型的计划,但都因法国迅速战败而化成泡影。 此外当时法国尚有不少处于设计或样机阶段的新式战斗机,其命运都与SE.相同。 法国迅速战败后,维希法国的航空工业受到德国人的扼制,不能推出新的飞机。而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没有自主航空研发的能力和条件,遂陷入穿百家衣的境地。自由法国空军装备过英、美、苏制多种战斗机,不能一一尽述。 最为人们熟知的是派驻东线的诺曼底-诺曼航空团,该团装备过各型雅克战斗机,战功显赫,战争结束后该团按传统驾驶着战时的座驾荣归故里。 老枪与战线很高兴你喜欢我的作品,多谢打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j/9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法国有五大名庄,意大利有四大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