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律服务领域有一个特点:

我们离问题本身的距离,决定了专业化的可能性。

互联网的法律服务,是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的。

离问题越近,才越能有机会去研究并解决它,才能有反哺专业的可能性;离问题越远,对行业的敏锐度越低,我们甚至都无法发现或识别出常见的互联网现象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个具体的法律问题。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他们把自己所无法解决的都称作"问题"。

而不管是法律问题还是非法律问题,

无法解决的问题,最终都会变成法律问题。

1.不是法律问题,但有法律风险

比如,客户要设计某自营品牌的健康汽水的瓶身包装,瓶身包装里必然要涉及到食品标签的内容问题,而一旦瓶身包装设计交予打版,就要开始花钱。

客户问:“标签里,我们要放一个英文商标,商标要怎么设计进去、商标大小比例如何,才能做到标签合规呢?”

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吗?看起来是,但好像又不是。说不是,但是又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不解决,就可能会产生被行政规制的法律风险。

最后,我们终于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里找到相关依据:

“3.8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商标除外)。具有装饰作用的各种艺术字,应书写正确,易于辨认”;

“3.8.1可以同时使用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大于相应汉字”;

”3.8.2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中文有对应关系(商标、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网址除外)。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商标除外)”。

标签及标签内容的合规问题,更多的应由供应链部门负责,但供应链部门解决不了的,就会成为我们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2.不是法律问题,但需要法律解决方案

再比如,电商企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j/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