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戟大兜虫(Dynasteshercules)属犀金龟科巨型甲虫,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甲虫,以承名亚种的Dhhercules来说,可以达到17公分以上,所以本种的学名正是以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海格力斯(Hercules)来命名的。

原产地:中南美洲各国

栖息环境:湿润森林区

体长:全长5-17公分

适温:摄氏23-30度

分布范围:

产地:拉丁美洲的瓜德罗普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部,法属)和多米尼加(西印度群岛岛国)等地。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安地列斯诸岛、巴拿马、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墨西哥南部皆有发现其足迹。

长戟大兜在甲虫中是属于高价位的,有些较稀有的种类如Dhpaschoali或是Dhtrinidadensisy在13公分以上的成虫价格都要几千元,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但是由长戟大兜的体型和气势来看,还是吸引很多爱好者乐此不疲。饲养方式:

幼虫的饲育方式:通常每只幼虫的相对空间在4-5升以上为佳。

单独饲养:

每只幼虫单独用一个容器饲养,所需空间虽大,但可以提高养出大型个体的几率。缺点是这样独立饲养会导致雌雄幼虫因羽化时间不同而影响配对。

改善方法:

1、每次换土时可将每盒所剩下的旧土混合新土再分配给每个饲养盒。

2、三龄虫中期时,再混合饲育,但雌雄个体可能因混养而使体重下降一些,但不会差很多。

混养:

所占的空间虽然不会很多,但是所饲育出来的雌雄体型会相差很多,但是羽化的时间不会差很久,幼虫期也比单独饲养短。幼虫期14个月~26个月不等。

幼虫食材:腐植土+发酵木削比例1:1,湿度可比繁殖用再湿一点,并添加少许木块。

一般长戟几乎是人工饲育居多,所以交配前需要注意成虫是否已经过了蛰伏期。成虫若是过了蛰伏期,几乎都开始进食。可用碰触法看看,成虫有否会有威吓的动作,并且爪子都有很大的抓力。若是有,就代表成虫过了蛰伏期,可以进行交配了。

饲养用品:饲养盒(大型整理箱),腐植土、腐叶土,成虫攀爬树皮或木片等。由于长戟大兜的幼虫生长期通常在1-2年,而成虫的寿命只有半年左右,因此通常饲养它们都是由幼虫着手。目前饲育甲虫的技术和设备都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对一般人来说要上手比较容易。幼虫通常不需要很大的饲养空间,因为它们通常是在地下活动,以腐朽的树木或腐叶为主食。通常只需要使用小型手提宠物箱铺上市售的腐植土或是专用的长戟土就可以饲养。

幼虫基本上是不适合混养的,每只幼虫需要至少10公升的饲养土,刚好就是一尺半的鱼缸大小45X15X15cm,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互相干扰或伤害,幼虫还是以分开饲养为原则。

幼虫的饲养环境主要在于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必须保持稳定,养出又大又好的幼虫将来羽化才会有越大的成虫。因此如何养出高人一等的幼虫算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当幼虫达到三龄的阶段之后就会化蛹。通常它们会钻到缸底做好椭圆形的蛹室,在其中化蛹,大约四周左右幼虫就可以转化为完整的蛹,蛹化之后再经过两个月左右,成虫就会破蛹而出。

在化蛹的这段时期只要维持好温湿度之外就只有等待了。雄虫由于体型较大,所以长成到化蛹的时间会比雌虫长得多。羽化的成虫,特别是雄性,就需要较大的饲养缸,一般是以直立的爬虫缸最适合。

铺上腐质土底材再加上一些树皮枝干等的配件就完成基本的布置。由于雄性的攻击性较强,雌雄性成体最好也是分开饲养。

长戟大兜虫是以腐朽植物和水果为主食,属于夜行性昆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市面上也有许多种供成体食用的果冻食品出售,十分方便。

成虫饲养1-4周之后就可以进行交配。配对不一定会马上成功,但是可以分开1-2周再尝试或是直接用人工方式将雄虫放到雌虫背上进行强迫交配,只要花点时间总是会成功的。

雌虫在交配后就会产卵,而雄虫不久就会死亡。雌虫的底材与幼体的底材相同,但是要紧密压实。雌虫会钻入土中产卵,每次产下约8-20颗卵。

经过5-6周之后就可以小心将底材挖开寻找孵化的幼虫。当然也可以在产卵后两周将卵移出,每颗卵单独用布丁盒孵育。

方法是把底材装好后,用筷子插出一个到底的长洞,将卵放入洞底,再把底材填好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卵的周围要保留一点空隙,不要填满。当卵孵化为幼虫时,第二个饲养周期就开始了。

长戟大兜虫的生命周期由卵养到成虫交配产卵,大约是一年半到两年半的时间,通常都不会超过三年,对于体型巨大的甲虫来说,刚好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难易适中。

受到日本的影响,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风行甲虫的饲养,之后曾经沉寂一段时间,目前则又已经开始复苏,投入的人口也逐渐增加,让宠物的内容又增加了精采的一页!

长戟大兜虫Dynasteshercules共有13个亚种,分布在中南美洲各国。其中以Dhhercules体型最大,而Dhbauri体型最小。

13个亚种学名、分布地点、记录体长:

Dynastesherculeshercules瓜德罗普,多明尼加18cm

Dynastesherculeslichyi(利奇氏亚种)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17.2cm

Dynastesherculesecuatorianus(厄瓜多尔亚种)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西,秘鲁,玻利维亚16.5cm

Dynastesherculesseptentrionalis(北方亚种)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尼加拉瓜14cm

Dynastesherculesoccidentalis(西方亚种)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14.5cm

Dynastesherculesbaudrii(巴德里氏亚种)圣露西亚10cm

Dynastesherculespaschoali(帕斯可亚种)巴西14.5cm

Dynastesherculesbleuzeni(布鲁森氏亚种)委内瑞拉,千里达15.1cm

Dynastesherculestuxtlaensis(杜克斯拉斯亚种)墨西哥11cm

Dynastesherculestrinidadensis(千里达亚种)千里达13.7cm

Dynastesherculestakakuwai(高桑氏亚种)巴西13cm

Dynastesherculesmorishimai(森岛氏亚种)玻利维亚12cm

Dynastesherculesreidi(瑞德氏亚种)圣露西亚10.5cm

mm,长戟大兜虫赫克力士原名亚种DynastesherculesherculesLinnaeus

产地:加勒比海中的瓜德罗普以及多米尼克岛。

特征:胸角之角突出现于距离根部大约全角长1/3的距离。至少2个头角角突,并无倾斜现象。少数个体有呈锯齿状的头角角突。角尖微微往前斜出,角末没有回钩现象。

mm,长戟大兜虫利奇氏亚种DynastesherculeslichyiLachaume

产地:委内瑞拉西半部、哥伦比亚中央山脉、厄瓜多中央山脉、秘鲁、玻利维亚北部。本亚种栖息于公尺以上山区。

特征:胸角之角突出现于距离根部大约全角长1/3的距离。大部分个体只有1个头角角突,而且微微往头部倾斜。少数个体有2个或是呈锯齿状的头角角突。极少数个体不长头角角突。角尖明显往前斜出,并经常呈片状,角末有或无回钩现象。

mm,长戟大兜虫厄瓜多亚种DynastesherculesecuatorianusOhaus

产地:加厄瓜多东部、哥伦比亚南部、秘鲁北部、巴西西北部。

特征:胸角之角突出现于距离根部大约全角长1/5的距离。1个、2个,或是没有头角角突,并无倾斜现象。少数个体3-4个头角角突。角尖微微往前斜出。角末有或无回钩现象。拥有2个头角角突的厄瓜多亚种容易和原名亚种搞混。胸角角突位置超过头角角突位置者为原名亚种。厄瓜多亚种的翅鞘时常呈现黄色,并且只有少许斑点。

mm,长戟大兜虫北方亚种DynastesherculesseptentrionalisLachaume

产地:墨西哥南部、瓜地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马北部。

特征:胸角之角突出现于距离根部大约全角长1/6至1/7的距离。1个头角角突,并呈块状,有稍微往头部倾斜。角尖微微往前斜出。角末有或无回钩现象。

mm,长戟大兜虫西方亚种DynastesherculesoccidentalisLachume

产地:巴拿马南部、哥伦比亚西部、厄瓜多西北部。

特征:胸角之角突出现于距离根部大约全角长1/6至1/7的距离。1个头角角突,大部分尖状,少数块状,稍微往头部倾斜。角尖明显往前斜出,并经常呈片状。角钩有回钩现象。

79mm,长戟大兜虫瑞德氏亚种、巴德里氏亚种DynastesherculesreidiChalmeau

产地:加勒比海中的圣路西亚以及马丁尼克岛。

特征:小型亚种。1个、2个,或是没有头角角突。无头角角突个体被称为「瑞德氏型」,有头角角突个体被称为「巴德里氏型」。一般个体胸角和头角等长。超大个体胸角稍微比头角长。注:瑞德氏亚种在「沉醉兜锹」第一次出版的年被视为已经绝种或是极度濒临绝种的亚种。但是在今天已经被视为普遍种。人工繁殖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觑。

mm,长戟大兜虫千里达亚种DynastesherculestrinidadensisChalumeauetReid

产地:千里达岛、拖贝哥岛、委内瑞拉东北部。

mm,长戟大兜虫布鲁森氏亚种DynastesherculesbleuzeniSilvestreetDechambre

产地:委内瑞拉东部。

mm,长戟大兜虫森岛氏亚种DynastesherculesmorishimaiNagai

产地:玻利维亚中西部。

以上3亚种长得和原名亚种及厄瓜多亚种十分相似。有时候产地是唯一区分它们的方式。整体上而言,千里达亚种与布鲁森氏亚种的翅鞘偏暗黄色,而森岛氏亚种的翅鞘偏亮黄色。布鲁森氏亚种的头角角尖经常出现长条状。有些学者视千里达亚种和布鲁森氏亚种为同亚种。

长戟大兜虫杜克斯拉斯亚种(采西班牙语发音)DynastesherculestuxtlaensisMoron

产地:墨西哥南部维拉克鲁斯州的洛斯杜克斯拉斯及圣塔玛塔山区。

特征: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亚种。除了它是分布最北的亚种以外,这个亚种以两只小型雄虫发表。没有人知道大型雄虫或是雌虫的长相。透过格罗希博士(帕斯可亚种发表者)的帮忙,我有幸和米格尔?莫隆博士(杜克斯拉斯亚种的发表者)取得联系。他非常热心地为所有读者提供了此亚种的高解析度正模标本照片,让大家看清楚它的庐山真面目。

mm,长戟大兜虫帕斯可亚种DynastesherculespaschoaliGrossietArnaud

产地:巴西东南部。

特征:胸角之角突出现于距离根部大约全角长1/3的距离。头角不长角突,角末有或无回钩现象。

mm,长戟大兜虫高桑氏亚种DynastesherculestakakuwaiNagai

产地:巴西西部。

特征:胸角之角突出现于距离根部大约全角长1/4的距离。胸角角突不明显。头角不长角突或是只有一点点痕迹。角尖向前斜出,有些个体几乎不长角尖。角末无回钩现象。

Editor:rlyl

rlyl简介

欢迎来到生物爱好者、资深爬虫玩家rlyl的小站,这里每天都有精彩自然资讯更新,还可以随时垂询两栖爬行动物品系分类、饲养繁殖、生活习性、疾病治疗、环境造景、设备器材等一切问题,rlyl也是从新人过来的,知道新手的不易,保证有问必答!

站长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j/8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