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装嫩有时候很可爱噢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45716.html

大航海时代英美篇[第44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主播:由竹先生

长篇连载,每周三、五更新,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本号主页回复:地图

第44节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

向“未知的南方大陆”出发

在大航海时代初期,航海家们会为了利益在不同国家寻找机会。比如为西班牙服务的哥伦布和麦哲伦分别是热那亚人和葡萄牙人。今时不同往日,大国相搏的背景下,探险家们只会将自己的利益与所属国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库克船长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詹姆斯·库克出生于年,成年后先是在商船上工作。然后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参与七年战争,并在北美与法国人作战。凭借在七年战争中优异的表现,库克不仅从一名普通船员成长为负责掌管和驾驶船只的航海长。更让英国官方发现了他在测量学和地图学方面的才能。

为战后从法国人手中夺取的纽芬兰测量、绘制海图,是库克船长探险生涯的起点。这次任务完成后,库克为自己订立了人生目标——“我打算不止于比前人走得更远,而是要尽人所能走到最远。”每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都必须有大无畏的精神,以及熟练的航海技能。从这个标准来说,库克已经做好了准备。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有回报,努力只能让你比不努力的自己更好。想要成功,你还需要机遇和一点点运气。好在机遇会更青睐有准备的人,年,结束美洲任务的库克回到了英国,并在次年被英国“皇家学会”聘用为考察队指挥,前往东南太平洋观测金星凌日现象,以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数据,计算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成立于年的皇家协会,全称是“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是英国的科学中心,也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科学学会。作为一名海军军官,库克本来是没有机会指挥这次科学考察的。按皇家协会自己的想法,应该是启用一名地理学家来担当此重任。然而整个考察所使用的船只是由海军提供,海军方面提出的条件便是由他们选定指挥官的人选。

之所以有所要求,是因为皇家海军想借此机会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海军担心这样一个政治倾向明显的目的,会让有着“科学无国界”思想的科学家们有所疑虑。即便是库克船长本人,也是在观测金星凌日的科学任务结束后,才获准拆开密函知道此行真正的目的。

长久以来欧洲人一直有一个执念,认定在非洲之南一定还存在一片“未知的南方大陆”。这个执念甚至在希腊文明时期就有了。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是亚里士多德,公元2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在他绘制的世界地图中,就认定非洲大陆之南还有一片“未知的南方大陆”。

很多人认为希腊人意识到的这片“未知的南方大陆”是预见到了南极洲的存在。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托勒密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中,这片未知大陆是与北非及埃塞俄比亚陆地相连的。古希腊人之所以认定有这么一片大陆存在,纯粹是根据朴素的对称原则。

古代中国人同样会执着于对称原则,固执的认为自己所在的中土是由东、南、西、北四海所包围。以至于在无法找到西海与北海的时候,一度将青海湖与贝加尔湖定义为西、北两海。与中国人的地理观略有不同的是,欧洲人并不认为世界是“海中地”格局,而应该是“地中海”格局,这与他们一直与亚、非文明围绕着地中海交融与博弈的背景有关。

在已知东方还有神秘的中国和印度存在,自己所处的大陆又与非洲陆地相连的情况下,古希腊人认定这个世界还会有一个“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大陆),以及“未知的南方大陆”存在。这种臆想出来的世界,有时候并不是坏事,最起码可以激励好奇者不断的探索世界。

横穿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进入太平洋之后,还不知道此行真正目的的库克船长,完成了他航海生涯中的第一个地理发现——社会群岛。社会群岛位于东南太平洋,核心岛屿为著名的旅游圣地“大溪地”(塔西提)。库克船长率领船队拜访岛屿上的原住民时,还不知道自己此行真正的服务对象是国家。为了向组织航行的皇家学会致敬,这处群岛被命名为“学会群岛”。由于皇家学会英文名(TheRoyalSociety)中的“Society”即可译为学会,又可译为社会,所以在中文中被译为“社会群岛”,不过从这个本意来说,被称之为“学会群岛”会更合适。

如果没有新任务,考察船接下来应该是朝西北方向航行,穿越赤道进入北半球,然后经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再绕过好望角北上返回英国。既然接下来的任务是要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那么航线就必须设定在南太平洋地区了。换句话说,库克船长需要径直向西横穿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以当时的地理知识,库克船长能够计算出需要多久,能够抵达好望角,但在没有抵达非洲南部之前,谁也不确定中间是否能发现新的大陆。

好在上帝并没有让库克船长失望,在南太平洋与南印度洋之间又布设了一片大陆,它就是澳洲大陆。这个名字来源于整片大陆后来被建制为澳大利亚联邦,而澳大利亚的政治发现者就是库克船长。虽然不知道是否存在澳洲大陆,库克对前往好望角的航程中发现新的陆地,却还是抱有希望的。

澳大利亚及散布在太平洋腹地的岛屿在地理和地缘政治上被命名为“大洋洲”,如果不把大陆之北的新几内亚岛列入大洋洲范围(地缘政治上,新几内亚岛西部为印尼所有,东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归入大洋洲),澳洲大陆最大的两个离岛是南端的塔斯马尼亚岛,以及东部由南、北两个主岛组成的新西兰岛。

年,荷兰人亚伯·塔斯曼同样受命去探索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开始在南洋群岛经略,以此为起点向南航行的塔斯曼,先是发现了澳大利亚南部最大岛屿塔斯曼尼岛,后又发现了新西兰岛。不过塔斯曼对新西兰的印象并不好,在尝试登陆时他遭遇了土著毛利人的袭击,并损失了四名船员。回程的路上又相继发现了汤加及斐济群岛。

可惜的是,荷兰人只对贸易感兴趣。没有在这些岛屿上发现贸易机会,便不再支持新的探险活动。塔斯曼也只是在海图上粗略的标出了两岛的位置,并为后人所淡忘。在大航海时代,类似的发现有很多。如果没有现实的经济利益,往往会被忽视,直到某一天重新被人发现。像库克船长此行发现被命名的社会群岛,同样没有被英国政府重视,以至于在70多年后成为法国殖民地。

发现澳洲大陆

出于对前辈的信任,库克船长相信这次航行一定能发现新的陆地,他甚至发布命令,将以第一个看见陆地者的名字来命名新陆地。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在开启新命令两个月后(年10月),向西航行的英国船队发现了新西兰岛。最先看到陆地的是随船外科医生的儿子,当时年龄只有十一、二岁的杨格尼克(尼古拉斯·杨)。遵守承诺的库克船长,将他眺望到的这那处海角命名为“杨格尼克角”。

之所以没有用这位小船员的名字命名整个新西兰岛,是因为当年塔斯曼已经为之取了个“新西兰”的名字。对大航海历史稍有了解的人,肯定已经意识到这个名字意味着在欧洲还有一个以“西兰”命名的地名。没错,荷兰最初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尼德兰为低地之意),总共由七个脱离西班牙统治的省联合组成。荷兰省只是其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那个。整个荷兰的外海海岸线,中北部基本为荷兰省所垄断,南部大多为群岛属性泽兰省(Zeeland)所有,所以在大航海时代,来自这两个省的荷兰人走向海外的最多。

“新西兰”这个名字的原意即为“新泽兰”(NovaZeelandia),在库克船长以英语记录(NewZealand)并在后来转译为中文后,便成为了中国人熟悉的“新西兰”。顺便说一下,荷兰人在盘据台湾时所营造的统治中枢“热兰遮城”(Zeelandia),其实也是“泽兰”之意。尽管库克船长是英国人,但还是恪守航海家的原则,认可了塔斯曼的发现。塔斯马尼亚岛的名字同样是源自塔斯曼(意为塔斯曼之地),尽管塔斯曼本人当时是以时任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澳大利亚最大岛屿的。

紧接着库克船长花了六个月时间进行环岛探索,确定了新西兰岛的确不是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年3月31日,船队离开新西兰继续向西航行,最终于19天后登陆澳洲大陆东南角。在库克船长看来,登陆地的景致与英国的威尔士颇为相似,遂将之命名为“新威尔士”(后改名为新南威尔市)。至于“澳大利亚”这个名字,则源自于古拉丁语TerraAustralis,意思就是“南方大陆”。

不得不说,库克船长的运气真好。多年前塔斯曼向南探索时,虽然发现了塔斯曼岛和新西兰岛,却与澳洲大陆擦肩而过。不过对英国人宣称库克船长是澳洲大陆的发现者,荷兰人还是有异议的。后者认为荷兰人威廉·詹森(WillemJanszoon),早在年就已经在探索新几内亚岛海岸线时,发现并登陆过澳洲大陆东北的约克角。十二年后,威廉·杨松还再次前往澳大利亚探索,试图有新的发现。

与塔斯曼在新西兰的遭遇一样,威廉·詹森的登陆行动也为尚处在原始状态的原住民所敌视,第一次登陆行动就损失了十个人。在东南亚和中国都有西方趋之若鹜的商品(香料、瓷器、丝绸等)情况下,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片荒蛮之地并没有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后来塔斯曼的探索,更加验证了南方毫无价值的判断。顺便说一下,威廉詹森登陆澳大利亚时,为这片土地所做的命名就是“新泽兰”。塔斯曼没能发现澳大利亚,而是登陆新西兰岛,后来制图师便将这个名字用于新发现的岛屿上。

大航海时代最让人心潮澎湃的事,莫过于地理大发现。从15世纪40年代,葡萄牙恩里克王子派出的探险队,绕过布朗角“发现”黑非洲开始,到英、法等国为了北美的利益打得不可开交,欧洲人探索这个世界已经超过了年。连接新旧大陆两端的航线,也已迎来送往无数船只,看起来很难再有类似好望角、新大陆级别的发现。

在世界的目光已经聚焦在既有利益的争夺时,想要取得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齐名的历史定位,发现“未知的南方大陆”是为数不多的机会。库克船长能否得到发现澳洲大陆的殊荣,首先要厘清“发现”的定义。就“发现”一词来说有三层定义:一是看到,二是登陆,三是宣示主权并实施管理权。以大航海时代的通行标准来说,第三种方是真正的发现。为示区别,我们也可以将之称为“政治发现者”

威廉·詹森到底有没有登陆澳洲大陆,对库克船长的航行都没有产生积极影响,更没有让荷兰人开始经略这片土地。类似的争议几乎每一位重要的航海家都会遇到。比如哥伦布同样被很多人考证出,并非第一个登陆美洲的欧洲人。而从“政治发现”的角度来说,库克船长被称之为澳洲大陆的发现者并无不妥。

登陆澳洲大陆东南角之后,库克船长又沿海岸线北上,在大陆北端约克角登陆。在证实这是的确是一片体量巨大的大陆的同时,也证明了它与荷兰人正在经略的新几内亚岛并不相连。

南冰洋与南极之门

凭借发现澳洲大陆这一条,库克船长就足以载入英国史册和世界航海史。在那次发现“未知南方大陆”的环球冒险行动中,库克船长的船队损失了包括:科学家、官员及水手在内的近三分之一成员。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他继续去解开南方大陆的秘密。年-年间,库克船长再次进入太平洋。与上一次探险相同的是,直接委托人仍是英国皇家学会。不同处在于,库克选择了向南绕过好望角的航线。

这次探险的终极目标直指“未知的南方大陆”,但却不是此前发现的澳洲大陆。根据传说这片“未知的南方大陆”,应该位于非洲大陆的南方,而澳大利亚的纬度大体与南部非洲相当,甚至比南美洲的合恩角的纬度还要低。以此来说,澳大利亚并不是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当时之人的地理知识,已足以推测出了南、北两极的存在。这意味着如果真的有这么一片南方大陆,它的位置应该更靠近南极。基于这个认知,皇家协会的一些科学家认定船队应该在绕过好望角的时候,尽量靠南航行,以发现真正的大陆。

由于中间没有大陆间隔,南半球南端各大海区处于无缝对接状态,在西风的作用下,在南半球南纬40°~60°之间形成了一条环绕地球的“西风环流”带。这条环流带不仅风高浪急,气候更因靠近南极而愈加的变幻莫测。这种环境,使得库克船长的船队虽然成功的突破了南极圈(南纬66o34’),却还是未能发现南极大陆。

没能在好望角完成任务的库克,随之探访了新西兰、大溪地等上次发现的岛屿,然后准备在美洲南端的合恩角碰下运气。合恩角相比好望角要更接近南极,理论上会有机会。这次探索库克船长虽然没能登陆南极大陆,却成功的在年登陆了靠近南极的“南乔治岛”(这个岛名是库克以当时的英王乔治三世命名的),以及岛屿东南侧的“南桑威奇群岛”,并将之宣布为英国领土。

说到这里,必须要讨论一下南乔治岛下南极洲的地理关系。首先要解读一下“南冰洋”的概念。七大洲、四大洋是长久以来的中国熟知的地理概念。鲜为人知的是0年,国际水文组织(又称国际海道测量组织)曾以南纬60度线为界,将围绕南极洲的海域单独划分为世界第五大洋——南冰洋。

学术界对是否认定南冰洋还存有异议,这个概念暂时也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教科书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另外四大洋都有着明显的陆地边界,将之与其它大洋分隔开来,而南冰洋只能用一条虚设的纬度线,为之划定它与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大西洋的边界。部分赞成划分出南冰洋的科学家认为,应该用“南极辐合带”来划分海区。

所谓“南极辐合带”,是指南极寒冷海区与北部较为温暖海区的交汇线。受南极寒冷气候的影响,过了这条环绕南极洲的曲线之后,海水的温度会骤然下降2—3度。这样倒是为南冰洋的存在,找到了条可信的物理边界,虽然外围边界不再看着那么圆润。唯一的问题,是这条位于南纬48度到61度间,宽约32-48公里的幅合带,稍微有一点不稳定,会因为季节的差异产生一点位移,好在差异不会超过30分以上(一度为60分)。

倘若以南极辐合带来定义南冰洋的范围,倒还可能把南极洲的范围再定义一下。既然这片寒冰大洋是因为南极大陆而生,那么南冰洋中的岛屿应该都被定义为南极洲的一部分。总得来说,这与传统南极洲的地理范围差异不大,却也不是一点差异没有。

现在南极大陆位置最北的陆地,是向南美洲方向延伸出来的那条细长的“南极半岛”,你很容易在南极地图上看到这条,与合恩角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的小尾巴。南乔治亚岛则位于南极半岛的东北方向。单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个纬度与合恩角相当的岛屿,应该被归属于南美洲而非南极洲。

不过虽然处在德雷克海峡东北面,纬度相对较低,但受南极半岛向北延伸,促使自西向东环流的南冰洋海水,在这个点位上向东北方向转向的影响,南乔治亚岛却处在南极辐合带之南。这意味着登陆南乔治亚岛,即能体会到南极洲的气候环境。

对于试图向南探索的航海者来说,南乔治亚岛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分割点,一个地理矛盾的所在。以新、旧大陆的环境标准来看,这片荒凉多山,大部分为冰雪所覆盖的陆地,完全不适合人居。然而把比较对象换成南极陆地,那南乔治亚岛又有如天堂一般的存在。最起码你还能在上面看到20多种比苔藓、地衣更为高级的植物(南级大陆只有2种)。除了企鹅之外,信天翁、海燕等鸟类亦在此大量生存。

无论是大航海时代的发现之旅,还是现在前往南极旅游,最好的选择都是从合恩角东部的福克兰群岛(也就是英国与阿根廷争议不止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东南穿越南极辐合带至南乔治岛,然后再西南向航行至南极大陆。基于这一航线的设定,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极半岛,当下又被合称为“南极三岛”。沿此路线,可以渐进式的感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鉴于南乔治亚岛已经身处南极气候带,不管其在地理上应该归于南美洲还是南极洲,我们都可以将南乔治亚岛称之为“南极之门”。发现了这个岛屿,就等于找到了通往南极洲的跳板。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可信的历史记录,在一个世纪之前(年),曾经有英国商人因为受恶劣天气影响偏航,无意间登陆过南乔治亚岛。此后还有一些西班牙、法国船试图探索过这一地区,但都没有太多成果。

库克船长的贡献在于首次对南乔治亚岛进行了正式且官方的勘测。在岛屿边上发现的那些鲸和海豹,引起了捕鲸业的注意,让英国找到了殖民这片土地的经济动力,至今仍坚持将其列为海外领地。现下由于人类保护南极环境的压力,以及阿根廷一直在声索该岛的主权,英国已经于1年从岛上撤军,单纯的作为探索南极的基地。

在回到英国之后,库克船长紧接着又进行了第三次环球探险(年-年),这次他的目标不再是“未知的南方大陆”。这一方面是因为登陆南乔治亚岛,让库克误以为已经触摸到了南方大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美国独立战争开启,英国的注意力被牵扯到北半球,需要这位当时最有探险经验的英国船长,去寻找横穿北冰洋的西北航道。

库克船长生平这最后一次探险,虽然没能打通西北航线,却意外的发现了夏威夷。只是这已经属于另外一个故事了,等到美国的触角延伸到这片热带岛屿时,这位传奇船长将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END-

赠+

领取地图礼包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

▼阅读、分享、点“在看”温骏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p/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