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与训练一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与训练(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知识清单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海陆相间,海洋包围陆地,陆地分割海洋,全球海洋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是全球还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 二.陆地: 1.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概念 备注 陆地 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 由大陆、岛屿组成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连带半岛和地峡) 全球共分六块大陆,它们是亚欧大陆(世界最大)、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最小,.2万平方千米)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或湖泊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地峡 两端连接大块陆地,两侧濒临海洋的狭窄陆地 如中美地峡被称为“美洲大陆的桥梁”;克拉地峡;巴拿马地峡;苏伊士地峡等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岛屿 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大洲 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 全球分为七大洲,他们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大洲: (1)七大洲的轮廓图: (2)七大洲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由大到小依次是: 亚洲(万)、非洲(万)、北美洲(万)、南美洲(万)、南极洲(万)、欧洲(万)、大洋洲(万)。可简化为: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洋。 (3)七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排序(单位:m)由高到低依次是: 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欧洲() (4)七大洲的半球位置: ①完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无。 ②完全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 ③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大洲:亚洲(西伯利亚西端)、欧洲(冰岛)、非洲(佛得角群岛)、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北美洲(格陵兰岛)。 ④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⑤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⑥地跨南、北两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5)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6)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①亚、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③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④亚、北美洲――白令海峡 ⑤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⑥欧、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7)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 ①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俄罗斯(欧洲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亚洲国家)。 ②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埃及(非洲国家)。 ③地跨南北美洲的国家:巴拿马(南美洲)。 ④地跨亚洲、大洋洲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亚洲国家)。 ⑤地跨北美洲、大洋洲的国家:美国(北美洲国家)。 3.陆地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地形类型 特点 备注 海拔高度 相对 高度 地面起伏 山地 海拔较高 (m以上) 很大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相对高度大 山脉:呈条带状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的山地。 主要山脉:①东西向: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②南北向:贯穿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海拔较低 (m以下) 较小(多在米以下)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平原 海拔较低 (m以下) 小 地面平坦,起伏很小 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多万平方千米) 高原 海拔较高 (m以上) 小 地面平坦,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多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m) 盆地 无一定标准 大小均有 中间低,四周高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 (2)七大洲的地形特色: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1)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3)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非洲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2)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大裂谷;(3)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的高原边缘 欧洲 (1)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的2/3;(2)地势低平,为世界最低的大洲(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3)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1)地势东西高,中部低;(2)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大山地,东部是低山,中部是平原;(3)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1)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2)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1)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2)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1)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m);(2)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3)七大洲的地形特征比较: 大洲 共同特征 地貌类型 地势 欧洲 地形单一 平原为主 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极洲 高原为主,被称为“冰雪大陆”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非洲 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南美洲 北美洲 分东、中、西三部分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东、西部高,中间低 大洋洲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亚洲 地形复杂 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为高原山地,四周为平原) 高低起伏大 (4)七大洲的最高峰: ①亚洲: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交界处),海拔.43m。 ②欧洲:厄尔布鲁士西峰(俄罗斯、格鲁吉亚交界处),海拔m。 ③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坦桑尼亚),海拔m。 ④北美洲:麦金利南峰(美国阿拉斯加),海拔m。 ⑤南美洲:汉科乌马山(玻利维亚),海拔m。 ⑥大洋洲:新几内亚岛上雪山山峰查亚峰(印度尼西亚),海拔m。 ⑦南极洲:文森峰,海拔m。 三.海洋: 1.概念: (1)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2)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2.四大洋的分界线: (1)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通过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 (2)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通过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51′E经线。 (3)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通过南美洲火地岛南端合恩角的67°W经线。 (4)北冰洋与大西洋、太平洋的分界线:66°34′N纬线(北极圈)。 ①北冰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 ②北冰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概况: 名称 位置 面积(/万平方千米) 主要特征 主要边缘海和内海 主要岛屿、群岛、半岛 太平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0 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白令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珊瑚海等 台湾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朝鲜半岛等 大西洋 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9 岛屿不多、呈S形 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墨西哥湾、加勒比海等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西印度群岛等 印度洋 位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 0 大部分位于热带。热带海洋面积最大。 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等 斯里兰卡岛、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半岛等 北冰洋 位于北极圈内,被亚、欧、 北美三大洲 所包围 1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浅而宽的边缘海,大部分洋面终年结冰。 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巴伦支海等 新地岛、北地群岛等 4.四大洋的有关排序: (1)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由大到小排序:太平洋(0万)、大西洋(9万)、印度洋(0万)、北冰洋(1万)。 (2)深度(单位:m)由深到浅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表面温度(单位:℃)由高到低排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5.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特点 大陆架 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米。 大陆架底富含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大陆板块)。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的陡坡,平均深度~~米左右 大陆坡外缘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分界线(大陆板块) 大 洋 底 部 海盆(洋盆) 大洋底的主体部分,近似圆形或椭圆形,周围高,底部平缓(大洋板块) 海岭(大洋中脊) 深海底部狭长的高地,出露海面成为岛屿 海岭是洋底地壳的诞生处,是板块的边界(生长边界) 海沟 海底狭长的洼地,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的岛弧外侧 海沟是洋底地壳的消亡处,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边界(消亡边界) 6.世界海运中重要的运河和海峡 两大洲之间的海峡:①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②丹麦海峡(欧洲冰岛、北美洲格陵兰岛)、③直布罗陀海峡(欧洲、非洲)、④曼德海峡(亚洲、非洲)、⑤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洲)、⑥土耳其海峡(亚洲、欧洲)。 ①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世界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数量大的国际运河。 ②巴拿马运河——斜贯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运河,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数量仅次于苏伊士运河。 ③基尔运河——位于德国东北部,沟通波罗的海和北海,是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捷径,是世界上通过船只最多的国际运河。 ④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 ⑥英吉利海峡——介于英、法两国之间的狭窄海域,是连接西北欧与北美的主要航线,是世界上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⑦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部阿曼半岛和伊朗之间,呈人字形,西接波斯湾,东连阿曼湾,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海峡”。 ⑧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海上通道。 根据陆地和海洋的轮廓特点、经纬度分布,掌握下列内容: ①图,海峡名称是英吉利海峡;A是英国,B是法国;向北沟通北海。 ②图,海峡名称是霍尔木兹海峡,重要资源是石油。 ③图,海峡名称是马六甲海峡;A是马来半岛,B是苏门答腊岛;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④图,海峡名称是白令海峡;A是亚洲,B是北美洲;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 ⑤图,海峡名称是朝鲜海峡;A是朝鲜半岛,B是九州岛、C是本州岛;北通日本海。 ⑥图,海峡名称是德雷克海峡;大陆名称是:A南极洲,B南美洲。该海峡有西风漂流洋流通过,从南极看该洋流流向是顺时针。 ⑦图,海峡名称是土耳其海峡;大洲分别是A欧洲,B亚洲;北通黑海,南通地中海。 ⑧图,海峡名称是曼德海峡;两侧的半岛和大陆分别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沟通的海域为红海和阿拉伯海(印度洋)。 ⑨图,海峡名称是莫桑比克海峡;东西两侧的岛屿和大陆分别为马达加斯加岛、非洲。 ⑩图,海峡名称为直布罗陀海峡;南北两侧的半岛和大陆分别为伊比利亚半岛和非洲,东西两侧的海洋分别是地中海和大西洋。 7.世界主要的海运输航线(含港口) ①北大西洋航线:西欧(鹿特丹、汉堡、伦敦、哥本哈根、圣彼得堡;北欧的斯德哥尔摩、奥斯陆等)—北大西洋—北美洲东岸(纽约、魁北克等)、南岸(新奥尔良港,途经佛罗里达海峡)。 ②亚欧航线也叫苏伊士运河航线:东亚(横滨、上海、香港等港口,途经台湾、巴士海峡等)、东南亚(新加坡、马尼拉等)—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南亚科伦坡、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等)—曼德海峡(亚丁)—红海—苏伊士运河(亚历山大)—地中海(突尼斯、热那亚)—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多佛尔)海峡—西欧各国。 ③好望角航线:西亚(阿巴丹等,途经霍尔木兹海峡)、东亚、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东非(达累斯萨拉姆)—莫桑比克海峡—好望角(开普敦)—大西洋—西非(达喀尔)—西欧,载重量在25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需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④北太平洋航线:亚洲东部、东南部—太平洋—北美西海岸(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西雅图等)是亚洲同北美洲各国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这条航线上的贸易量不断增加。 ⑤巴拿马运河航线:北美洲东海岸—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城)—北美洲西海岸各港口,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对美国东西海岸的联络具有重要意义。 ⑥南太平洋航线:亚太地区国家(悉尼、惠灵顿)—太平洋(火奴鲁鲁)—南美洲西海岸(利马、瓦尔帕莱索等)往来的通道。 ⑦南大西洋航线:西欧—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等)的海上通道。 ⑧北冰洋航线:东亚(海参崴)—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北欧(摩尔曼斯克)—大西洋—西欧 其中①②③④四条航线是世界上比较繁忙的航线,北大西洋航线是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运输路线,好望角航线是石油运量最大的航线,被称为西方国家的“海上生命线” 四.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假说 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从而开创了“活动论”。 2.板块构造学说 (1)内容: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其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如下表)。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例 边界的类型 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生长边界 板块相撞相向移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它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 消亡边界 (3)板块运动与地震火山 ①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如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②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地震火山比较少。但六大板块内部一些小板块的交界处也会发生地震火山。如我国的昆仑山区,非洲的东非裂谷带。 ※学以致用 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所在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D.北冰洋 2.乙大陆的环境特征与纬度位置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暴雪B.烈风 C.酷寒D.冰原 3.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此时北京可能( ) A.红日东照B.烈日当头 C.太阳西挂D.满天星斗 下图为某大洲沿90°经线局部地区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大洲为 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美洲 5.甲海域沿岸 A.有暖流流经B.有著名渔场 C.多温带气旋活动D.多火山、地震灾害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6-7题。 6.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7.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阿尔卑斯山脉主要部分位于 A.太平洋板块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 9.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其边界分为两种:相互挤压碰撞的为消亡边界,彼此分离的为生长边界。有关图中板块边界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 A.A处位于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B.B处板块水平挤压,山脉继续长高 C.C处位于生长边界,海洋面积渐小D.D处由于上升运动,形成新的山脉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①②③④所示海峡分别是() A.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 B.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 D.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麦哲伦海峡 11.两侧分属于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 12.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他们之间以山脉、河流和湖泊为界。下列事物中不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脉B.里海C.尼罗河D.土耳其海峡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A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京杭大运河D.白令海峡 14.下列国家中,地跨D、E两个大洲的国家是() A.俄罗斯B.土耳其C.埃及D.巴拿马 下图示意沿某纬线圈的海陆分布状况,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纬线圈可能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D.南极圈 16.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海域面积在不断缩小 B.②海域受季风影响,夏季表层海水向西流动 C.③海域西部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地震多发 D.甲、丙陆地东海岸都为夏季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某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回答17-19题。 17.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8.下列选项中,属于X所在国的是() A.悉尼歌剧院B.富士山 C.好望角D.自由女神像 19.下列关于Y地所在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 C.西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经 D.是世界主要的羊毛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下图是世界四个著名的海峡或运河图,读图回答20-23题。 20.扼守世界“石油宝库”海运出口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 21.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通道是 A.①B.②C.③D.④ 22.全部属于一个国家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 23.四幅图中,位置最偏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东半球中的北半球区域图,完成24-25题。 24.上图中①②③处分别是甲洲与其他洲的分界线,它们分别是() A.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 B.大高加索山脉、白令海峡、乌拉尔河 C.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 D.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25.下列有关甲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复杂多样B.气候海洋性显著,河流放射状分布 C.甲洲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经纬度跨度大,热带草原气候显著 26.读世界“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乙表示的是_______(东、西)半球。 (2)赤道横穿A_______洲和C______洲的大陆部分。 (3)①_____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_______洋,是北美洲和C大洲的界线。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 (4)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 参考答案见下一篇。 上一篇综合题基础训练40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参考答案 1.(1)油气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良;位于浅海大陆架,利于开采;临近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有油气管道连接各国,运输条件好。 (2)该地为温带海洋气候,受西风影响,风高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作业(安全隐患较大)。 (3)石油开采易泄露,造成海洋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危及海洋生物多样性。 (4)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增加国家收入;带动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2.(1)地形:位于塔里木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强,蒸发量大,利于盐分析出。 (2)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开发矿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科技水平,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钾盐进行深、精加工,生产更多品种的钾肥,满足农业生产的不同用途;注意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安定,保证安全生产。 (3)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提高单产量,保障粮食供应;改变我国钾盐长期依赖进口局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1)地形较为平坦,便于施工;埋藏浅,便于开采;储量大,品位高;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2)植被和地下水受到破坏,河流流量变化加剧;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污染物排入卡富埃河,导致水质恶化。 (3)距港口较远,外运不便;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低;周边战争多发 (4)有利: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不利: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和谐地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wh/7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梭罗同时爱着被规训的和天然的世界
- 下一篇文章: 测绘法宣传日地图使用提示录中印边界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