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洋,我们还有很多不懂!▼

海洋文化是人类与海洋互动的产物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

海洋文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厦门,因海而兴

拥有深远的海洋文化底蕴

为此,厦门市海洋发展局

厦门市海洋国际合作中心

携手新浪厦门?不懂实验室

发起了系列海洋文化公开课

助力推动海洋文化的传播

#第一期#

南岛语族与福建海洋文化

?

主讲嘉宾马照南

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福州大学客座教授

闽江大学客座教授

著名朱子学研究专家

现任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本次公开课主要讲了下面这三个部分

1.福建,南岛语族海洋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2.南岛语族与海洋文化的特点

3.南岛语族与海洋文化的时代意义

?下面视频是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内容

南岛语族海洋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南岛语族是一个很神秘的语族,福建是其重要的起源地。

?福建的海洋面积大大超过了陆地的面积,特别是厦门这里,完全是一个海洋的城市。

南岛语族,主要生活在海洋上,特别是南太平洋,分布范围极广,

东达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

西到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

南抵新西兰,

北至中国的福建、台湾、海南,

包括越南南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新畿内亚、新西兰、夏威夷、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各地岛屿。

这些地方都被称为南岛语族的家园。

他们使用的语言有种到种,是分布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的一个语系。

他们主要以单边架艇独木舟和双连独木舟作为航海工具,在南太平洋岛屿上面世代繁衍。

年11月19日,有一艘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独木舟,上面载着6个人,他们是人类学家,也是学者航海家。

他们经过4个月的航行,1.6万海里,完全依靠原始的独木舟,6个人用了4个月的时间到达福州马尾,开始寻根之旅。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他们为什么会来?

从年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中国和美国包括澳大利亚的一些学者,经过多年在我们福建沿海考古挖掘,发表了论文,确信南岛语族真正的发源地是在福建。

那么南岛语族究竟从哪里来呢?

最早的说法是从菲律宾,

再往后的说法是在台湾,

经过联合国组织的考古,证实了是在福建,

在东南沿海这一带。

所以他们组织独木舟协会,说一定要去寻根,要找自己的老祖宗,他们就经过4个月来了。

从法属波利尼西亚,一直到福建,航海路线大概如下。

来源:海都网

这是他们10月到达福建马尾的时候,我们搞欢迎仪式。

来源:泉州网

接下来他们又到了平潭,一个壳丘头文化,大概是年到年的南岛语族遗址。

这两年经过挖掘,在平潭岛上发现了大量的南岛语族遗址,现在由国家文物局在里面设立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院。

这个是他们到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里面,他们是先到闽侯昙石山博物馆,进去一看,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因为他们祖宗包括现在使用的很多器具,还是停留在那个时候,所以一进去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感到非常亲切。

来源:泉州晚报

年,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名字叫陈仲玉,祖籍是福州,他在闽江口挖掘了距今有大概年的南岛语族的祖先,这个祖先现在被公认为世界南岛语族的1号。

第二年又发现了第二具,距今大概多年,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古发现。

来源:中评社

从福建马祖的亮岛,到壳丘头文化,到昙石山文化,从多年以前,一直到年年以前,这样的脉络都是非常清晰的。

在我们福建东南沿海或者更早之前在河姆渡,发现年、年前那个地方的人吃大米,住干栏式的建筑,人住楼上,东西放在楼下。

其实在我们东南沿海,从浙江这一带一直到广东,到海南岛,都发现大量的南岛语族的遗址。

大概在距今年左右,他们就第一站就到了台湾,在台湾生活了大概几百年到年左右,就到了菲律宾这一带。

实际上南岛语族除了从平潭到台湾,还有闽侯的昙石山文化遗址。

为什么命名为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这个名称就像丝绸之路一样,也是外国学者的一个创造。

在多年以前,由于所谓新大陆的发现,一批一批的学者把眼光盯住了东方,不仅是商人来了,强盗来了,还有一批学者也来了。

他们到了南太平洋以后,发现南太平洋岛屿上面的人有4个是一样的,语汇是一样,造的船是一样的,航海的能力是一样的,人长得也是一样的。

所以经过研究以后,他们就给它起名称为南岛语族,实际上就是南太平洋岛屿上面生活的一群讲着大概相同语言的族群。

最早是年荷兰学者首先发现他们语言当中的这种关系。

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德国的学者把它命名为南岛语,这是南岛语族的来源。

南岛语族与福建的四个联系

1.语言相通

比如说厦门、同安、泉州,包括莆田人,包括福州人,讲脚都叫ka,南岛人也都叫ka。还有村庄像厦门叫坂,福州话也叫坂,所以南岛人讲村庄,也都叫坂。

有研究称闽南话大概有6%~12%或15%的语素是构成南岛语基础的部分。

2.工具相同

学过经济学都知道,生产工具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元素。所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它会创造新的生产工具。

所以生产工具非常重要。

林惠祥教授研究有段石锛,有段石锛是从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转变一个很大的标志。旧石器大概就是磨制的工具,一个圆圆的石头,把它敲敲打打,成为一个像石臼一样东西,碰到老虎、碰到狮子,就用这个石头去砸它。

到了新石器时期就是磨制,找到一个石头以后把它磨成像斧头一样的叫石斧,这也叫石锛。

有段石锛就是说在一个石头制的斧头上面绑上一个柄,它就可以用来砍伐了。

一个石头很难把树砍倒,用石斧的话就可以把树砍倒,砍倒之后可以把它制作成独木舟,这样就可以去航行了。

来源:《考古学报》年第1期

3.体貌相似

人要长得一样,现代科技就是DNA要一样,基因要一样。不论是台湾,还是大陆,经过基因测试、染色体测试,基本上都表明南岛语族和福建人、台湾人都是一样的。

去年,中国科学院经过8年的研究,在世界顶级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和国家文物局一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科研成果。

这位女科学家叫付巧妹,她组织团队研究北方的人群和南方的人群,发掘北方的人群和南方的人群。

来源:中新网

她采用最新的科学方法,认定了福建及其周边距今年的古南方人群。

年前,在漳平的奇和洞里面发现遗骸,通过奇和洞的遗骸、亮岛人,包括东山的,平潭的,福州的福建这一带,对这些古人进行DNA测试。

现在的考古方法一个是对远古的骨骸进行测试,另一个是在遗址骨骸的土壤里面,土壤里面也可以提取DNA的元素。

这里面就说了年奇和洞的人与台湾的阿美族和泰雅族具有最强的遗传联系。

另外一个研究是厦门大学做的。

是东亚地区最大规模的古人基因组的研究,这个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是包括医学院、哈佛大学,德国的、俄罗斯的全球43个科研机构,85位研究者组成的这样一个国际的团队共同来进行研究,所以这样的研究引起世界学术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wh/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