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关心自己,才以为大家都在看你

雾满拦江

(01)

最近有个视频爆火。

地点:湖北宜昌东火车站。

人物:20岁的妹子一枚。车站工作人员若干,警察若干。

事件:……吵架。

起因:……妹子带了只易燃液压罐,进了站。工作人员要求她出站,处理这枚罐罐。妹子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要出去处理这个问题?我就在这里处理这个问题……越吵越热闹。

警察:请你停止这种行为?

妹纸:我的什么行为?

警察:你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妹子不服,警察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就把妹纸强制拖走了。

拖走之后,妹纸说:我是公众人物。

并正告警察:你完了。

最后的视频,是妹子在审讯室里,不肯穿上鞋子,曰:块钱的鞋子,承担不了我的脚。

就是这么个视频。

(02)

后续报道:

妹子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拍过网剧。因此事被拘5日。

媒体称:女演员大闹火车站,威胁民警!

网上的评论,可想而知。

各种愤怒,各种辱骂,各种贬斥。

甚至有人评价称:这种垃圾要是成功了,简直是对这个时代的嘲弄。

……妹子才刚刚20岁,怎么垃圾了呢?这个时代又怎么辣?

(03)

网络对妹子各种愤怒、辱骂、贬斥,甚至斥其为垃圾,大概是把这件事情,当成了道德事件了吧?

或是认为妹子,拍了部网剧,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自以为高人一等?

……但会不会,存在着另一种可能?

——这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认知偏差。

(04)

年,米国有俩心理学家,一个叫汤姆,一个叫杰瑞……不是,一个叫肯尼斯。这两人花钱找来实验者:来来来,穿上这件超难看的T恤。

实验者:……太丑了,不要穿。

俩心理学家:不穿?把钱给我退回来!

实验者:……算你们狠。

实验者穿上难看的衣服。然后俩心理学家吩咐:去,去那间人多的屋子走一圈。

实验者:不要……

心理学家:退钱!

实验者:……你狠。

拿人钱财,替人丢脸。实验者没得办法,只好穿着丑T恤,去人多的屋里溜了一圈。回来后心理学家问他:嗯,你穿这丢人衣服进去,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你?

实验者:至少一半人,都盯着人家看,呜呜,我太难了。

俩心理学家再走进那间屋子:诸位,那啥,刚才有个人进来了,你们谁注意到了?

屋子里的人,实际上还不到两成,注意到有个穿丑T恤的人进来。

汤姆和肯尼斯,热情欢呼:OK,那啥,我们发现了聚光灯效应!

(05)

啥叫聚光灯效应?

就是人们太关心自己,因此有种强烈的错觉,感觉全地球人,都在盯着自己看。

这个心理学上的认知偏差,就称为聚光灯效应。

(06)

落入聚光灯效应陷阱,有五种情形:

第一种是高度自卑。

特点是刻意夸大自己的缺陷或不足。比如有个女孩儿,超漂亮,但是她老感觉自己的鼻尖,距离完美有点差距。聚光灯效应上来,她就感觉地球人全都盯着她的鼻尖看,因此陷入高度紧张,认为自己丑陋不堪。遇到有男生表白,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我都惨成这样了,为什么还有人恶毒的戏弄我?为什么?

第二种是因恐惧而失常。

新入职的员工,因为过度倾注于自己,并感觉所有人都在盯着自己,就会害怕犯错。越紧张,越是无法控制自己,反而更加频繁的犯错,甚至在绝对不应该犯错的地方,也错到一塌糊涂。

第三种是放弃努力。

有些孩子,沦为聚光灯的牺牲品。他们不肯努力,却假装自己很聪明,以期获得“这人很聪明,只是不肯努力”的印象。然后他们就停滞在这种假相中,甚至年纪老大,还在自欺欺人。因为他们总感觉全地球人类都盯着他,所谓不肯努力,实际是不敢努力,生怕一努力暴露出自己并不聪明的事实。

第四种,是将普遍性规则,误解为针对自己。

比如湖北宜昌火车站的闹事妹,易燃液压缺罐之类的规定,并非是针对某一个人。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每天看着无数人来来往往,累都累惨了,哪有闲心专门找某个人的麻烦?但闹事妹的聚光灯效应情结发作,感觉车站工作人员专盯着自己,让自己好没面子。又感觉所有人都感觉工作人员让她没面子,急怒之下,就吵了起来。

第五种,认为自己的委屈,全地球都知道,所以表现为怪异的攻击行为。

这种怪异攻击行为,就是闹事妹被强制之后,悲愤的说的那句话:

我也算是公众人物!

你完鸟!

——公众之所以愤怒,是认为她这样说话,是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是一种道德瑕疵。

但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妹子陷入聚光灯效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她的心理活动应该是这样:哇,地球人都看到了车站工作人员,专门针对我。地球人,你们要记下这一刻!记下我所遭受的屈辱!哇,地球人都看到了警察,居然帮着车站工作人员针对我。我好歹也是演过戏的,多少算是个公众人物。地球上各位大哥,你们都看清楚了吧?他们这样专门针对我,你们看清楚了吧?

——她坚信,地球人都看到了她所遭受的针对性不公。

——所以她才说出:你完了!

——之所以说出这仨字,只是因为,她认为地球人都感受到了她的委屈,都会替她鸣不平。而非一种地位意识。

(07)

从自卑、恐惧、不敢努力,直到误解规则,乃至最后的怪异性攻击,其实是聚光灯效应形成的延续心理机制。

心理学家瞎猜——真的是瞎猜。科学研究第一步,就是大胆瞎猜——瞎猜说,聚灯光效应,是来自于远古时代的自我保护机制。

太古年间,大家以群落的方式,抱团取暧。如果有谁被盯上了,那是极危险的事儿,因为那意味着你将被逐出部落,流落荒野,会被剑齿虎之类的猛兽叼走。

所以古人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不够优秀,因而形成自卑心理。自卑带来恐惧,恐惧引发假装很聪明,却不敢真正努力,害怕暴露出自己并不聪明的事实而被赶走。当这些招术全失效,就会高度紧张,认为部落的普遍性规则就是针对自己,进而失去理性的攻击。说透了,就是当时环境太恶劣,逼得大家神经了。又因为恶劣环境持续太久,这种不正常,久而久之,形成了人类普遍性的正常心理。

(08)

我小时,去看一位极红的女明星歌舞秀。

震耳的音乐声中,女明星出场了,大长腿,超短裙,手拿着麦克风,嘣咔嘣咔跳动。她跳得来了情绪,边跳边后退,不曾想后面有个障碍物,女明星脑后没长眼,哄哟一声,向后栽倒,脑壳戮地下,短裙翻过去,两条大白腿冲天,还踢腾着。

数万人剧场,发出一声巨大的哎哟。

然后是一片死寂。

出丑了,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女演员,看她咋个整。

没想到,女演员自己笑了起来,她一边笑,还一边打了障碍物一下,若无其事的继续蹦跳。

霎时间现场掌声如雷。

——公众,对于厚皮人士……不是,对于正确解决问题的人,从不吝惜掌声。

(09)

该如何走出聚光灯效应?

就三步:

第一步:你要认识到,所有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wh/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