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天即将黑下来之际,我听到一阵鼓号声从古巴西恩富戈斯(Cienfuegos)港口另一端的何塞?马蒂广场(JoséMartí)传来。这种黄昏很容易让我想到加勒比地区。柔和的,逐渐暗下来的光线、微风,沿着海边在陈旧的广场和海关大楼周围散布。我在广场上驻足休息,坐在长椅上看着眼前的人来人往。这时候,音乐声响起。我踱过去,想一看究竟。在沿着广场人行道摆着的一行长椅的旁边,是一群音乐人:一群男性,有年轻的,也有上年纪的,身边是各种各样的鼓、一个磕碰严重的长号、一个看上去由两个倒置的煎锅组成的乐器,甚至还有一个给牛脖子上系的铃铛。我开始调整随身带着的相机的焦距,想趁着光线还算可以,拍一张照片。然而,就在这时,他们开始饱含激情地演奏起来。我将手中的相机放下,没有拍一张照片。他们用那些鼓、号、生锈的铁锅敲打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过节奏响在一起。这还真像回事。暴风雨般、互不搭界的声音被一种节奏感驾驭着,将各种音符融合在一起。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围绕着这些音乐人翩翩起舞。后来得知,他们是在为即将举行的表演做彩排。这是一个颇为壮观的景象。从当时纷纷聚拢过来的当地人和游客来看,我不是唯一感到惊诧的人。因为身边没有音乐专辑和人种学者,我只好根据直觉判断,这种鼓乐和舞蹈来自非裔古巴人的传统。那些指导老师拍手给那些在广场上迈着轻盈舞步的年轻人打拍子。他们时而摇摆、时而旋转、时而有节奏的喊口号。虽然这已经构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然而让人驻足不去还有一个原因——这些少男少女穿的衣服从很浅的橄榄色逐渐过渡到深褐色。这些音乐人穿的也是这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衣服。眼前的舞蹈和音乐好像在说,岛上的非裔古巴人传统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微笑,人群在鼓掌喝彩。人们很容易再次将这种意外发现的幸运时刻理想化。这就是真正的古巴,还是我内心希望看到的古巴?

在过去的大约二十年里,有人用文化研究和历史方面的诸多新理论,用不同方法来阐述加勒比地区的特点。历史学家B?W.黑格曼(B.W.Higman)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方法是奴隶社会视角和克里奥尔人视角。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相当大。很多社会,比如说罗马社会,可以看作是古代的奴隶社会,然而克里奥尔视角只有加勒比地区所特有。黑格曼认为,这种模式“强调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以及存在于种植园奴隶制的残暴和剥削中的创造力。”这是一种乐观的概括,不一定所有人都接受。然而,坐在古巴的这个广场上,当时距离奴隶制结束已有一百多年,距离古巴革命的开始超过五十年,我感到自己在看着这种理论在移动,来自各种背景的人在这个让他们遭受太多苦难的,克里奥尔化的社会里讨生活。

年,V?S.奈保尔在他的加勒比地区游记《中途航道》(TheMiddlePassage)中提出了那个有名的让人们极为反感的观点,即“历史的中心是成就和创造,而西印度群岛什么也没有创造出来”。不过,不管他的原意如何——可能是反讽,也可能是认真的——人们对他的这句话认了真,认为这是对他们的冒犯。然而,在旅游业背景下,也许他是对的。维尔京海滩,是一个保持着“原始美”的天堂。人们很容易认为西印度群岛是一个没有任何历史的群岛。有了这种想法,你就不会去认真思考为什么那里有贫穷和不平等,而只去憧憬永远在微风中摇曳的棕榈树,随时会有人给你的酒杯里续上朗姆潘趣酒。然而,在我们的后殖民时代、后现代社会里,这种想法早已过时了。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被剖析鉴别了50年。在这期间,有关西印度群岛历史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研究范围正在从有关最早居民的考古学延伸到21世纪“dancehall”的音乐学。实际上,这看起来与奈保尔的看法正好相反:西印度群岛创造了一切。今天的欧洲,它的经济基础来自于数千英里之外奴隶的辛苦劳动创造的蔗糖利润和相关的工厂。欧洲倡导的真正的平等理念来自年的法属圣多明各(espousedinSaint-Domingue)。甚至在“全球化”这个词语出现数百年前,随着来来往往的船只将人和货物载向四面八方,这里实际上就已经出现了全球化和人口的大迁徙。这一切都可以都包含在加勒比地区。“这是安的列斯群岛体验的基础,这些遇难船的碎片、这些回声、丰富的部落词汇的碎片、这些残存于人们记忆中的风俗,不但没有腐败,而且更为坚实,”德里克?沃尔科特写道,“它们经历了中途航线、供给者胜利号,后者就是将第一批签订了劳役契约的印度劳工从马德拉斯港运到费利西蒂(Felicity)的甘蔗地,将带着镣铐的克伦威尔时代的英国犯人和被西班牙王室迫害的犹太人、开小卖铺的中国人、骑着自行车卖布料样品的黎巴嫩人运到加勒比地区的那条船。”

即使是天堂,前方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所有岛屿都面临着大量有关未来走向的棘手问题:生态问题、移民问题、贫困、政治动荡,等等。当然,这些责任不应该都由加勒比地区来承担。在写作本书之际,很多欧洲经济体发生危机,美国则处于衰退期,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不管是强国,还是弱国,都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哪个国家是这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还是中国?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比如印度或巴西,发展前景如何?很难确切知道,接下来哪个国家将充当这个世界的老大,哪个国家将控制全球资源或发动战争。不管力量的轴心在可预测的未来向谁倾斜,加勒比海仍将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处于连接这个世界的十字路口,一如过去的五百多年。

本文节选自

《帝国的十字路口:从哥伦布到现在的加勒比史》

索·恩8月出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购买《时间》,前20个订单可在第一时间收到爱书。(早于某东,某当……等渠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yy/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