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瓦尔河谷的无言古堡,折叠着法国五百年历
古堡故事 童话世界中最少不了的元素也许就是神秘的城堡和美丽的公主。而那些对童话城堡和公主的想象,几乎都要从法国的卢瓦尔河谷说起。从巴黎开车到卢瓦尔河谷,不过一个半小时。这里是法国瓦卢瓦王朝的起源地,也是距离巴黎最近的一个中世纪城堡群。从十五世纪路易十二开始到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为止,巴黎的国王们和无数的大贵族都将这里当作避暑的行宫和舒适的后花园。集合了整个法国的财富和全欧洲的能工巧匠,在这里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美轮美奂的城堡宫殿。法国本土的哥特式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特色,伊比利亚半岛的元素……混合其间,共同造就了这中世纪欧式古堡建筑艺术的巅峰。时光如尘,岁月如土,昔日的王国已烟消云散。但这神奇的河谷地区,留下的不止是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精华,还有那完美再现的中世纪宫廷生活。整个河谷地区至今保留有多个城堡。建造的年代和建造者身份各异,所以各个城堡都各具特色。那穹顶尖塔间,述说着建筑艺术的发展变迁;那宫室旋梯中,记载着无数的勾心斗角和家族兴衰。现如今有的城堡已经是法国国有,改造成了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博物馆;但也有幸运的传承数百年的贵族血脉,居住在祖先传下的家族古堡之中,延续着数百年的生活。 “城堡之王”——香波堡 我们的故事,要从最具代表性的香波堡(ChateaudeChambord)说起。也许你没有到过这里,但它的形象也许让你似曾相识。 方正的基座和数百个锥圆结合的圆顶,气势磅礴而又富于变化。而如果从空中俯瞰,则是内外嵌套的两层的方正结构,而四角却又是正圆角厅,比例严格按照黄金分割设计,令人感受到建筑师那极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审美。它恢宏大气而又极具艺术气息的外观,无数次的出现在摄影绘画作品电影电视之中。可谓欧洲城堡的典范。被法国人誉为“城堡之王”。 香波堡最初是作为国王的狩猎行宫修建的。十六世纪时的法国国王——“城堡狂魔”弗朗索瓦一世,东征意大利,西和西班牙争锋,每每带头冲锋,于是有了“骑士国王”的称呼。但打仗之余的爱好就是狩猎。这块卢瓦尔河谷的三角洲地区,一直是属于王室的狩猎场。原本不过是修了一个临时驻扎的小堡垒。骑士国王可能觉得这和我欧陆第一强国国王身份不匹配啊,于是想到修建一个既能彰显国力又魅力十足的行宫。 他大胆的引入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和艺术风格,打破了传统法式大一统的哥特式建筑,造就了香波堡这别致另类的建筑特色。也让这里成为法国最美的城堡之一。 “城堡狂魔”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独特爱好可不止在香波堡,他几乎用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将法国所有王室城堡都重修了一遍,从卢浮宫到枫丹白露,从香波堡到马德里城堡。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这让他在法国文艺界赢得了巨大的名声。无论在枫丹白露还是圣日耳曼昂莱城堡,甚至很多壁炉家具上,你都可以找到他的个人标志——喷火的蝾螈。外形上和中国的龙很相似,这个蝾螈也是法国神话中能喷火的神兽。弗朗索瓦一世选定这个作为自己的标志,他还有一条以之相关的个人格言是说“用火焰滋养良善,荡涤罪恶”。 城堡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内部的双螺旋的楼梯,这一独特设计来自那位中世纪西方最闻名遐迩的“全能妖孽”——达·芬奇。弗朗索瓦一世对达·芬奇崇拜至极,可谓情同父子,达·芬奇的最后的时光就是在法国度过的,据说是在弗朗索瓦一世的怀里去世的。 达·芬奇不仅将文艺复兴的艺术形式带到了卢瓦尔河谷,也将他那超越时代的鬼才融入其中,这个双螺旋楼梯就极其类似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据说这样设计楼梯是为了让国王和仆人分走不同的楼梯,尊卑有别,不会碰面;当然也有说是让王后和国王的情人互不见面。而更文雅的说法是,当国王和王后走在旋转而上的不同楼梯上,可以通过中间的镂空相见却永不交汇,法式的浪漫居然还有这样的含蓄表达方式。 城堡内部一共有一百四十多间房间。现在主要开放的线路覆盖了最主要的六十几个。都有免费的中文导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进行指定路线的游览。当然你也可以保持神秘的好奇心,在复杂的城堡内随逛随看,享受那穿越时空的畅快感。香波堡主堡内的走廊,几何图案的镂空窗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最爱。透过它可以俯瞰整个庭院和同样满是几何图案的宏大花园。 其中原貌复原的弗朗索瓦一世的寝宫值得停留,这个城堡的最初主人基本没在这住过。纯粹成了炫耀国力之用。将属于那个时代的艺术精华折叠在城堡之中,展开在现代人面前。 在香波堡住得最久的法国国王应该是路易十四了。这位统治法国七十多年的“太阳王”,将法国封建领主制度彻底变成了中央集权的方式,文治武功在法国封建历史上无出其右者。路易十四七十二年的统治也创造了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以至他的继承者不是儿子和孙子,直接是曾孙继位,也是超长待机的开创者。作为对比现任的英国女王到今年不过68年。路易十四和与他同时代的东方统治者——清朝的康熙皇帝还真有几分相似。更神奇的是而他们之间还有一段经常为史书忽略的书信往来“外交蜜月”,这在中国闭关锁国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路易十四的寝宫和两个国王接待大厅也是香波堡最为华丽的存在。三个房间都以大红为底色,以金色和白色点缀。显示的就是太阳王的威严和荣耀。 路易十四的王后的寝宫。主体居然是蓝色调。实际上在中世纪的法国宫廷,女性的房间多是蓝色这样的冷色调,反倒是国王王子的房间,多是大红大粉这样的少女心色。孔雀蓝的色调,既高贵又很女性化。墙上挂着王后的照片还有挂毯。房间内还有一张小床,是侍女睡觉的,白天的时间会收起来。 路易十四的王后特雷斯,来自西班牙王室的哈布斯堡家族。实际上她和路易十四是双重的表兄妹血缘关系。这在中世纪的欧洲王室之间非常常见。但也留下了严重的后果是,虽然路易十四夫妇生育了三子三女,却只有一个儿子长大成人。 三楼四楼的大厅中,陈列着都是在香波内拍摄的老照片,黑白色调,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故事。 香波堡所属的“国家领地”占地面积达到五千四百多公顷,几乎和巴黎的主城区一样大。其中的宫殿建筑其实只是小部分。占地最大的是宫殿外围的野生动物保护地。各种麋鹿野猪兔子,在保护地中繁衍生息,恢复了本来的生态环境。整个领地似乎又轮回到几个世纪前的状态。乘着城堡内部交通的小马车哒哒的蹄声似乎要带人穿越迷雾,回到当初的王家狩猎地。 布鲁瓦皇家城堡——河谷地区的王室象征 卢瓦尔河谷的城堡群中,布鲁瓦城堡(ChateauRoyaldeBlois)是必去的地点。虽然它比不上香波堡的宏大。但它的政治地位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阴谋诡计,暗杀宫斗,可不是香波堡可以比的。 布鲁瓦城堡最初的雏形修建于九世纪,本来不过是布鲁瓦伯爵的主城堡。大部分时间这个伯爵国属于奥尔良公国的一部分。十五世纪国王查理八世去世后没有直系继承人。出生在布鲁瓦城堡的奥尔良公爵继承王位,成为法国国王,就是路易十二。自此布鲁瓦被收归王室,成为法国的王室直辖地,第二首都。在众多城堡中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这里先后住过七个法国国王和数十位王后。十六世纪,权倾一时的吉斯公爵在此被暗杀,更是引爆了法国宗教内战的导火索。一个城堡里,不知隐藏了多少历史。布鲁瓦城堡的主体,是一个由四个建造年代不同和建筑风格各异的侧翼围成的大庭院。哥特风格,火焰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古典主义,让这里成为为中世纪建筑艺术的博物馆。走过这里的回廊殿厅,一步之间就从一个风格去到另外一个风格。数百年前的中世纪宫斗似乎就在身边。 整个城堡的外立墙都是由白色条石构成,出于防御的目的做了加厚。城堡主楼外的广场以前有外城墙,不过在火炮大行其道的中世纪后期,城墙什么的已经没有大用处,最终改成了广场。这也是卢瓦尔河谷的一众城堡都没有大规模外城墙的主要原因。步入庭院之内,对内的墙面变成了红砖,再加上白色石块的点缀,令整个内墙有马赛克图案的感觉。而屋顶之上的装饰,既有哥特式的尖顶,也有文艺复兴式的方形,还有北欧风格的装饰元素,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正对着大门的那栋火焰哥特式的建筑,就是路易十二厢楼,正门之上的骑马者,正是路易十二。现在是皇家的美术博物馆。位于第二层的皇家套房是为路易十二和安娜王妃修建的。总计有十间厅室,展示着十六到十九世纪的精美画作和雕塑。 城堡的其他厢楼,一个以路易十二的王后布列塔尼命名。布列塔尼王后是前任国王查理八世的遗孀,还是布列塔尼公爵的唯一继承人。路易十二这是一步就抵达了人生的巅峰。实际上按照撒克利继承法,娶前国王的遗孀可能是获得继承权的最佳途径了。这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有体现,“小指头”培提尔就是娶了艾林公爵的遗孀,成为河谷地公爵的监护人,再一步步收拾人心,成为公爵的。 路易十二和布列塔尼王后的联姻还顺带巩固了法兰西王国的领地,因为布列塔尼公国本来就是因为联姻才合并进法国的。算起来布列塔尼还是他的侄媳妇,欧洲的王室关系也很是复杂。而右手边的厢楼则是以他的女婿,上面提到过弗朗索瓦一世命名。路易十二死后无子,王位只能便宜了女婿。院子右边的厢楼中有一个很突出的楼梯,一看就和香堡有几分相似之处,它这侧的建筑就是弗朗索瓦一世厢楼。正前方的厢楼被命名为奥尔良厢楼,是十七世纪时候才修建的。也是城堡里最晚完成的部分。 在布鲁瓦城堡,你也逃不开弗朗索瓦一世的蝾螈标志,顺便说一下他的岳父路易十二选的象征是——刺猬。城堡里戴皇冠的刺猬也是重要的装饰物。 城堡最古老的地方是13世纪修建的大厅。这就是城堡最重要的三级会议大厅。拱起的穹顶上是蓝底金色鸢尾花的天花,这个图案和颜色,自从路易六世开始,就成为法国王室的专属象征。房间内的吊灯和镂空的窗花也很有识别度,是几个正圆形组成的花朵圆盘,上面安装着灯泡,中央仍然是金色鸢尾花的标识。 鸢尾花直到现在,仍然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花,不过欧洲人没把鸢尾花和百合花分太清楚,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法国国花就是百合。当然,鸢尾和百合反正都是同一个百合目属里不同科的植物,都说百合也不算错吧。 在法国王朝时期,由第一等级的教士,第二等级的贵族,和第三等级的平民构成的三级会议,理论上是国王征询各个阶层意见的场所。最早是腓力三世国王为了对抗教皇争取民意用的,不过大部分时候是都是国王要征收新的税啦,通知大家一下。年最后一次巴黎的三级会议,最终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断送了波旁王朝的王权统治,想来也是发明者始料未及的。布鲁瓦城堡里的三级会议大厅有特别意义。16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处于新教和天主教的激烈内战中——相对中立的国王亨利三世,代表天主教的吉斯公爵亨利(嗯,也是亨利),代表基督新教的波旁家的亨利(好吧,还是亨利)。内战太激烈,国王都被赶出了巴黎,没办法只能在布鲁瓦城堡召集三级会议协调大贵族的立场。估计吉斯公爵亨利太过强势,所以在通往国王寝室的走廊,被国王亨利三世的护卫刺杀。不过捅了马蜂窝的国王亨利,第二年就被天主教士刺杀。剩下的波旁家的亨利最终上位,成为波旁王朝的第一个国王亨利四世,瓦卢瓦王朝至此结束。“三亨利之战”以“一个亨利刺杀了另外一个亨利,他的妹夫亨利抢了他们家的王位”为止落下帷幕。亨利四世躺赢,但他用宽容结束了法国大地的烽烟四起,所以被称为“好王亨利”。而卢瓦尔河谷作为王国的核心地区的地位,也自此结束。弗朗索瓦一世厢楼内有一个展厅是专门陈列城堡维修时候替换下来的残旧浮雕。这里面有刺猬,有蝾螈,有金色鸢尾花,当然还有各个国王自己的塑像,每一次的重修,其实都是国王加强统治象征个人崇拜的机会。王族们试图各种联姻争斗,只为血脉能够永恒流传,不过时间证明任何永恒都是想太多。昔日骄傲的雕像只能静静的躺在其中,带着岁月摧残的痕迹。 布鲁瓦城堡周边有很多漂亮屋顶的老屋,和城堡同色。城堡不远处就是河边枯萎的水草和线条优美的石拱桥。安静的小城好像还是几百年前的模样。微风一起,河面就漾起了波纹,灰白色房屋的倒映在河中,好似江南的小桥流水。晚霞象一个淘气的小孩,在天空撒下各种色彩的颜料,一会儿是粉色,一会儿是金黄,一会儿是蔚蓝……然后随手倒上一盆水,将各个色彩融合混杂,最终浓缩成纯黑……夜色渐渐的来了,让本就安静的小城更加安静了。 “城堡之后”——属于女人的神农索城堡 没有女人会拒绝神农索城堡(ChateaudeChenonceau)的美。这个横跨卢瓦尔河主要支流谢尔河上的城堡,超越了我对城堡固有印象的想象。桥即城堡,城堡是桥。四方的主堡矗立两个主桥墩之上,长长的廊桥跨越五个长桥洞,整个城堡将这简洁优美的几何曲线投影到平静的河面上,仿佛城堡和倒影一起,才是城堡的完整整体。而城堡一侧的巨大花园,又如上帝在大地上随手绘下的神秘图案,将整个城堡长桥前缀得充满活力。 这才是应该属于女人的城堡。一个由女人主持修建,曾作为送给女人的礼物,一直为王后贵妇所居住,至今也由女人经营管理的城堡。这个似乎是特意为满足女性审美的城堡,仿佛从外到内都充盈着女性阴柔之美的地方。难怪被称为“城堡之后”,完全没有浪得虚名。 爱上这座城堡,是从外围庄园入口就开始的。笔直的大道直通城堡,四排笔直的大树分列在道路的两边,将道路怀抱在树枝组成的甬道之内。道路一侧就是笔直的人工河道。水的颜色很碧绿,寂静的倒映着深蓝如翡的天,好像要进入童话了。 林荫路中的光线正好,虽然正值冬季,没有绿叶。不过斜射的阳光让整个氛围有冷艳的色调。让镜头有这么一道紫色的炫光。这可不是P上去的哟。 城堡的前身其实查理七世时,马尔克家族修建的一个沿河的磨坊,十六世纪,路易十二的财务官托马斯·波耶尔夫妇买下里这个地方。正式开始了它和女人的不解之缘。托马斯长期随国王征战意大利,他的妻子凯瑟琳主持了城堡的建造,她将马尔克家族的小磨坊夷为平地,只留下孤独的了马尔克塔作为门厅。整个新城堡建造在之前的桥墩之上。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的她,将城堡完全按当时最新潮风格进行了改建。建成的城堡就是一个一半深入谢尔河水之中的河边建筑。 走过孤零零的马尔克塔,走上倾斜的小桥,进门就是当年的卫兵室,在这个又是城堡入口又是桥头堡的地方,手持武器的卫兵是负责保护主人的安全。在巨大橡木门上,最初的城堡主人波耶尔夫妇的雕像下刻着他们的名言:“如果我建成了舍农索城堡,人们将永远记住我”,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他们成就了一件伟大艺术品的诞生。 进门的长廊前厅修建于16世纪早期,是文艺复兴的影响传至法国的标志性样式。曲折繁杂的拱顶错落有致。 大门上的彩色玻璃中有精致华美驯鹿形象,这是天主教中猎人的主保护圣人——圣·胡伯的惯常形象。在几乎所有贵族都喜欢狩猎的瓦尔瓦王朝,这个形象经常出现在这个时期的贵族城堡中。 这个方形基座的主体建筑搭在两个桥墩之间。四角突出的角柱呈现圆柱形,立于平台之上,顶上是斜坡的屋顶,其上装饰着来自意大利风格的锥形圆顶和方形的瞭望天窗。着混合的造型也被河谷地区其他很多城堡所模仿。其下的桥墩被改造成地下室。作为厨房和佣人的餐厅。虽然只是仆人的工作吃饭地,但这考究的布局还是令人十分舒服,餐桌上摆放的都是鲜花和多肉。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厨房,我肯定会有更多人爱上做饭的。主人的餐厅是在桥墩之上的平台,可以看到谢尔河的安静而优美的河景。 从卫兵室穿过一道上有圣母雕塑的门,就进了小教堂。橡木门上刻着耶稣和门徒的形象。彩绘玻璃是是年马可思.安格昂制作,原来的彩绘玻璃在二战期间被毁。也许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个命途多舛的城堡似乎总在战争中被影响。一战医院使用。 伟大的艺术品似乎从来都是众人觊觎的目标。城堡在波耶尔家族只传了一代就不得不抵债给了国王,那位建筑爱好者——弗朗索瓦一世(似乎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还是个半成品的神农索堡在王室手中传了一代,就被弗朗索瓦一世的儿子亨利二世送了人。这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君王,十五岁就疯狂地爱上了大自己二十岁的寡妇狄安娜·德·普瓦捷。并在登基以后将神农索堡和周围的大量土地送给了狄安娜,只为博美人一笑,根本不顾自己正牌王后卡特琳·德·梅迪西斯的感受。好像突然理解了马克龙,法式的浪漫有着一脉相承的传统。在国王的倾力资助下,狄安娜时期的神农索堡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这个美丽而聪明的女人设计了主建筑一侧的五孔拱桥。王室专用的建筑师完美的将这长桥和主建筑融合在一起,似乎本来就是完整的一般。优美的桥拱设计给予了建筑以灵魂,让整个城堡有了女性的柔美。整个城堡里的装饰也随处满溢着女性的气氛。富丽堂皇的走廊,巨幅的华丽壁画,精雕细琢的家具陈列,让这里成为法式宫廷的标杆。这里成了亨利二世经常流连的地方。 狄安娜寝室,满式孔雀蓝的色调,略有些阴郁。现如今挂的是王后卡特琳的头像,她一袭标志性的黑衣,似乎要把丈夫的爱抢回来。在孔雀蓝的中世纪木床之后,是两幅巨大的挂毯,一个是力量之神的胜利,一个是仁慈之神的胜利。 狄安娜花园则是另外一项点睛之笔。这个巨大的花园有一万多平方米。中央纵横的“米”字造型将绿地分为和谐的八块,围绕着中央的圆形喷泉。薰衣草在草地中勾勒出月季的轮廓,从主城堡二楼就可以清楚的瞭望花园全貌。 (航拍图来自城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6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顶配的固安,谁能为时代层峰筑就顶级的理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