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左岸派”电影代表人物有哪些?

左岸派,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国电影的一个派别。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因此而被称为“左岸派”。

阿仑·雷乃

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仑·雷乃(年6月3日——年3月1日),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大区莫尔比昂省瓦讷,导演。作品《梵高》获得年奥斯卡短片金像奖,年雷乃的作品《梵高》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年《广岛之恋》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年雷乃执导的《纵情一曲》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阿尔弗莱德奖。

阿涅斯·瓦尔达

代表作品《从5点到7点的克莱奥》,《瑟堡的雨伞》

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法国人。二战时避难到法国南方,战后在巴黎读文学学士学位,并考得职业摄影师,后与阿伦雷乃相识而进入影坛。年执导首部剧情短片。影片由阿伦雷乃和所有演职员合资拍成,由雷乃剪接,从此两人正式开始电影生涯。在执导了几部短片之后,年,瓦尔达开始导演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从5点到7点的克莱奥》受到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玛格丽特·杜拉斯

代表作品《广岛之恋》、《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年4月4日-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作家、电影编导。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玛格丽特·杜拉斯年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十八岁时定居巴黎。自年开始发表小说,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使杜拉斯成名。这段时期的作品富有自传色彩。

阿莉达·瓦莉

代表作:《凄艳断肠花》、《俄狄浦斯王》等

阿莉达·瓦莉(年5月31日-年4月22日)。出生于意大利,15岁登上银幕,不久便成为意大利银幕上的红星。二战后,前往美国拍片。年因吸毒、性绯闻及与一桩谋杀丑闻有牵连而被迫返回意大利,几年后重返银幕。

阿兰·罗伯-格里耶

代表作品《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窥视者》等

年8月18日阿兰·罗布-格里耶出生于法国西部菲尼斯泰尔省港口城市布雷斯特(Brest)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在巴黎接受了系统教育。二战期间曾在德国坦克厂做镟工,年在法国国立农艺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国家统计局和在“殖民地水果和柑桔类研究所”供职。“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

作者:莫昕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j/1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