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飞头之国

——幻想力缺席时代与小泉八云之《怪谈》

杨典/文

清人蒲松龄《聊斋》自序中言:“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目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境异》有云:“岭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再如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岛夷志略》所载之“尸头蛮”更绝,云其“与女子不异,特眼中无瞳人。遇夜则飞头食人粪尖。头飞去,若人以纸或布掩其项,则头归不接而死。凡人居其地,大便后必用水净浣,否则蛮食其粪,即逐臭与人同睡。倘有所犯,则肠肚皆为所食,精神尽为所夺而死矣”。另外尚有《新唐书》记载之“飞头獠者”亦如是。另如东瀛人依田百川在《谭海》中所载浅草寺之“轱辘头”,与吾国之《搜神记》《酉阳杂俎》《岛夷志略》或《赤雅》等书中之“飞头蛮”、“飞头獠”或“落头民”皆有所不同,为一女机械人偶,因“其躯矮短不与头类,盖其躯系木制,有人从幔中伸缩其头耳”。

不过,史上诸如此类有关“飞头”之论,其实皆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中所言之“落头民”。因干宝最先有曰:

秦时,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或从狗窦,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数数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视,唯有身无头,其体微冷,气息裁属。乃蒙之以被。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度,堕地。噫咤甚愁,体气甚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有顷,和平。桓以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详之,乃知天性也。时南征大将,亦往往得之。又尝有覆以铜盘者,头不得进,遂死。

此妖怪传说传到日本后,便为“辘轳首”,也就是“飞头蛮”。最著名的即爱尔兰裔日籍作家小泉八云在其《怪谈》()一书中所详细描写的故事。小泉八云也说明了这个妖怪原型是来自中国《搜神记》。最有趣的是,小泉八云笔下的日本古代飞头蛮,被僧人回龙(曾为武士)藏起身体时,死死地咬住了回龙的僧袍,此后便一直挂在上面,怎么也摘不下来。回龙后来无论走到大街、法庭还是野外,都任凭那颗飞头都挂在其腰间,成了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可怖的象征。

作为东方近代怪谈文学鼻祖之一,小泉八云(—)本是洋人,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Hearn),年生于希腊,长于英法,19岁时到美国打工,干过酒店服务生、邮递员、烟囱清扫工、记者等职业。年赴日,此后曾在东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讲授英国文学,然后与小泉节子结婚,入日本国籍,从妻姓小泉,取名八云。据说小泉曾在美国辛辛那提爱上过一个黑人女仆,和她非正式结婚,但因为与黑人结婚在当地是违法的,他受到舆论的猛烈抨击,不得不离开辛辛那提。在美国各大城市漂泊数年后,年,他到新奥尔良任美国南部最大报纸《时代民主党人报》(TimesDemocrat)的文艺栏编辑,发表了许多作品。生活安定下来,他的文名越来越大。年作为纽约《哈泼斯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前往法属西印度群岛担任特约通信员,他在热带海岛上生活了两年,用搜集到的材料写成了一本《法属西印度两年记》。在西印度待得不耐烦,便萌生了游历东方的兴趣。当时,维新变法后的日本逐渐引起了欧美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j/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