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高中衔接课
以微课堂高中版 奥数国家级教练、特级教师 联手执教。 来源:海宁中学地理组 初高中地理衔接第1课——经纬网初中知识回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为“天圆地方”,年9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了科学的认识。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更好得认识地球,展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 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叫作经线,又称子午线。所有经线等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与纬线 为了区别经线,给经线标注了度数,就是经度。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分别属于东经和西经。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规律总结: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他们之和等于°。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x(x、y所属东西经度不同)。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作纬线。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纬线和纬度 为了区别纬线,给纬线标注了度数,就是纬度。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从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将纬度0°~30°称为低纬,纬度30°~60°称为中纬,纬度60°~90°称为高纬。 ▲中高低纬的划分 规律总结:纬度的判断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例如:北半球某地北极星的高度是30°,说明该地的纬度是30°N。 02精选练习反馈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某点以东东半球、以西西半球、以北北半球、以南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纬度0° C、东经°纬度0° D、西经20°,纬度0° 3、地球仪上,西经的度数自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A、没有变化 B、度数减小 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 4.蓝猫有一次出门旅游,拍了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照片上的蓝猫站的地方北面是北半球,南面是南半球,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那么该地是() A、0°和0° B、20°W和0° C、0°和° D、0°和°E 5.安博士的考察队迷路了,他们将行进的方向和路线做了记录.如下:从a地出发向南千米,再沿一条纬线向东千米,再沿经线向北行进千米.发现又回到了a地,你能帮忙找找是什么地方吗() A、0°,0° B、北极点 C、南极点 D、0°,° 6、放在桌子上的地球仪,能接触到桌子面的地方是( ) A、南极点 B、南回归线 C、北极点 D、南极圈 面对手中的地球仪,请你解答下面几个问题。 7、下列四个地点中,同时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东半球的是() A、67°N,28°E B、18°N,°E C.、10°N,10°W D.、40°S,32°W 8、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经线一直向北飞行,最终能到达() A、北京 B、赤道 C、北极 D、南极 已知乙地(30°N,°W)。读图,回答9~10题。 9、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11、根据下图经线网所示的内容,回答问题。 (1)给各条经线标注“E”或“W”。 (2)A、B、C三点位于___半球(东、西),D点位于___半球(南、北)。 参考答案 1、B2、D3、C4、B5、B6、D7、C8、C9、D10、C 11.(1)、略(2)、西北 03高中知识对接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赤道(0°)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23°26′N)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23°26′S)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66°34′N)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66°34′S)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30°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30°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90°N 北极点 位于北冰洋 90°S 南极点 位于南极大陆 表2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本初子午线(0°)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E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来源:海宁中学地理组 《以微课堂高中版》,江苏省数学名师、数学奥林匹克国家一级教练员,联手四名特级教师共同打造。 《以微课堂》旗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j/7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初高中地理衔接11经纬网第一课
- 下一篇文章: 地理知识顺口溜,专为孩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