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历史考察
孙永平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摘要:本文把公元年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次“中心-外围”格局,并分别归纳总结每次“中心-外围”格局中,“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之间的自然资源贸易对于“外围”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不能因为“资源诅咒”悖论的出现,而隔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联系,而是应该积极地鼓励这些国家融入了既有的“中心-外围”格局,通过发展自然资源产品贸易获得经济增长。本文既弥补了已有文献的不足,又扩展了分析视野,也对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资源诅咒”,选择具有历史依据和现实可行性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裕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避免其负面效应,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然资源经济增长“资源诅咒”“中心-外围”格局 JELCodes:F02,F14,N50,Q32 一、前言 自然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二战以来,许多自然资源丰裕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却慢于资源缺乏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用“资源诅咒”来描述这一经济增长中的“悖论”。此后,一大批学者(SachsandWarner,,,;Mehlumetal.,;Gylfason,;ElissaiosandReyer,,;CollierandGoderis,)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资源诅咒”的存在性。但是,如果从历史进程来看,不论是早期西欧国家崛起,还是在后来的西欧后裔国家的崛起,自然资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史学家们(Kennedy,;NorthandThomas,;Pomeranz,)认为,西欧国家通过与当时的伊斯兰国家发展自然资源产品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最终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并在以后的几百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性的经济体,完成了由“外围”到“中心”的格局转换。同样,自然资源丰裕也是推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西欧后裔国家由“外围”到“中心”的格局转换的重要因素(Habakkuk,;Wright,;Maddison,;Barbier,)。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提醒我们,不能够仅仅依据“资源诅咒”悖论的出现,就得出自然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一负相关性的结论,而应该全面地、系统地考察,历史上自然资源丰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已有文献鲜有从历史视角考察自然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本文努力的方向。同时,从历史上厘清两者的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资源丰裕型发展中国家,准确全面地认识自然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择具有历史依据和现实可行性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余下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对“中心-外围”格局的概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分别是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中心-外围”格局,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启示部分。 二、“中心-外围”格局的概述 Prebisch()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报告《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在《报告》中,Prebisch提出,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在世界经济的“中心-外围”的格局中,由于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加深了“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平等,致使依靠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不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反而是资源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因此,“中心-外围”理论的政策建议是非常明确的,它对“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的贸易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放弃“出口促进”战略,进而依靠自身力量,发展本国经济,大力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以促进本国自身工业的发展。“中心-外围”理论一经提出就获得了极大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j/8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八十年战争ldquo弹丸小国rdq
- 下一篇文章: 消博会提前探法国拉彤拉戈拉歌斯城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