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点击上方蓝字阅读更多内容

01

什么是与自己和解?它的含义是什么?

简单讲,就是以现实、宽容、前瞻的态度看待自己,对自己的各种局限性和不完美给予承认、妥协与接纳,减少自己对自己的消耗,平静平和地面对生活。

为什么要与自己和解呢?

因为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改变不了的,与自己和解才能适应现实,顺势而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按照自己规律运行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需要我们与世界和解,与社会和解。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世界和解必须与自己和解。如果执拗于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情绪,与社会“违和”,与环境“拧巴”,是很难站稳脚根很难有所作为的。

因为人生有很多无奈与痛苦,与自己和解才能减少压抑,轻松前行。

每个人都在哭声中降临,在痛苦中离去,再成功再强大的人也摆脱不了这个宿命。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哪一个人不是有美好有缺陷、有顺境有逆境、有幸运有不幸,有快乐有痛苦呢?缺陷、逆境、不幸、痛苦,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生的应有之义!承认、接纳、善待它们,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积极阳光!反之,自己与自己纠结,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使自己的人生承受更多的沉重与痛苦。

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什么叫“知天命”?天命中最重要一条就是人都是要死的,都是要衰老的,都是要离开的。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那么张狂执拗,就会对人对事对自己从容起来,平和起来,宽厚起来。

什么叫“耳顺”呢?“耳顺”也是眼顺,心顺。到了“耳顺”之年,听到什么话都不那么刺耳了,看到什么事都比较顺眼了,能够让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已经很少了。就像辛弃疾诗词中所说:“我看青山美如画,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了。

人生非常短暂,非常珍贵,我们怎么能总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怎么能在压抑和痛苦中度过一生呢!

要使自己的人生少一点忧伤,多一点快乐,那就学会与自己和解吧!

02

应该在哪些方面与自己和解?

我觉得,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要与自己过度的目标追求和解

许多人活的很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追求太多,目标太高。

人生要有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进取的杠杆。人生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但目标追求并不是越多越好,越高越好。

在官场奋斗的朋友,确立一个什么时候达到什么职务的目标是可以的。能够达到当然好,如果经过艰苦努力仍然达不到,就应该作出调整,降低原定目标的高度,不要不顾一切没完没了的追求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的教训比比皆是。

在面临职务调整时,如果自己的条件差不多,就努力争取;如果差距比较大,就主动退出竞争。有时候,放弃也是进取。老子讲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这个道理吧。

在经商赚钱、物质条件和其他个人追求方面,都是同样的道理。

与自己的目标追求和解应该做到3点:(1)遏制不正确的追求。人性的一个弱点是贪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必须制止一切不正确的欲望追求。(2)正当追求也要适当,知足,知止。(3)对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目标要进行调整,或者放弃,或者降低。什么是适度的目标?就是跳一跳能够抓得住。如果跳两跳跳三跳仍然摸不住,那就应该放弃。

二是要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不完美就是有缺陷。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普通人,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比如,个人的长相、天赋、家庭地位高低和贫富等等。先天的条件个人无法选择,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

缺陷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动力。鲁迅先生曾经流露过对自己身材的自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自尊与傲骨,并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拿破仑身材不高,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成为十九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对于自己无法决定的不完美,要坦然接受,随遇而安。如果自己长相不太好,那就对自己说“不太好就不太好吧,反正长相决定不了人生的作为”;如果自己出生在贫寒之家,那就对自己说“贫寒就贫寒吧,无非多吃一些苦多付出一些艰辛罢了”。

与自己和解就要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怨天尤人,不自卑丧志,并以此为动力奋发向前。

三是要与自己的不幸和解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乡村“最美无臂女孩”杨佩,9岁时去田地找母亲,被高压电线击中,高位截肢,失去双臂。虽然曾经走向河边想要自杀,但还是坚定了活下来的信念。她凭着顽强意志学会了用脚吃饭穿衣做家务,13岁外出谋生,在街头摆摊、卖报,学会了用脚绣十字绣和唱歌舞蹈,后来成为深圳亿美康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杨佩助残公益项目发起人,参加了《中国梦想秀》节目,被誉为“青年励志典范。”

她说:“虽然我没有一个健全的身体,可是我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向往。一个人的生命很短暂,如果一个人想结束她的生命很简单,一瞬间就可以,可是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如果碰到了困难,还要精彩的活着却很难,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命运,有一些还非常悲惨。在各种不幸面前,我们不要伤感叹息,不要自暴自弃。不幸既然降临,只能面对它,接纳它,改变它,战胜它。这是与不幸命运的最好和解。

四是要与自己的悲伤和解

令人悲伤的事情很多,但我们不能让自己的人生一直沉浸在伤痛之中。有三种痛彻心扉的伤痛尤其要正确对待。

一种是失去亲人的伤痛。贾玲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获得极大成功,不是有多少高超过人的艺术手法,而是抓住了千百万人的真情,这就是儿女对逝去父母的深深遗憾与伤痛。每一个父母都把儿女当做自己的生命,当做自己人生的全部希望,含辛茹苦的抚育培养。儿女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整天忙碌奋斗,总认为自己现在条件不够好,总觉得工作忙没时间,没能让父母享多少福,没有经常坐下来与父母说说话。突然有一天父母撒手而去,就陷入了无边的伤痛之中。父母在时总觉得自己还没长大,心灵还有存放处,父母走了之后,人生剩下的只有归途。父母在时,自己取得什么成绩都要赶快告诉父母让父母为自己高兴自豪,父母走了之后,无论取得多大成就再没有过去那种幸福与激动了。

一种是失去爱情的伤痛。年轻人相爱时,把爱人当做一切美好的化身,当做自己的全部世界,正像歌中唱的“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突然有一天爱人离去,就感到天塌了,心碎了,世界没有了阳光,人生没有了希望,陷入悲痛欲绝之中。

再一种是后悔内疚的伤痛。在工作中,由于自己的失误对单位造成很大损失,辜负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由于说话处事不谨慎,对同事或亲朋造成了伤害;多年的朋友突然离去,甚至以伤害自己换取其个人利益;自己相信的合作伙伴设套欺骗,使自己遭受巨大损失;自己看人不准,尽力培养帮助的人忘恩负义,等等,都会使自己陷入深深的后悔内疚之中。

与自己的伤痛和解,就要抬起头来向前看。

牛奶已经撒到地上,再生气也没有用。

无论我们遇到多少痛心的事情,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对于失去亲人的伤痛,要想到过好眼前的日子,培养好子孙后代,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

对于失去的爱情的伤痛,要想到尊重是最好的珍惜,忘却是最好的纪念。

对于后悔内疚的伤痛,要想到做好今后的事情,就是对失误最好的弥补。

人生像一本书,翻过前面一页才能阅读后面的篇章。

人生像一次行军,跨过眼前这道坎才能走向未来的路。

五是要与自己的愤恨和解

人生路上总要遇到一些令人愤怒痛恨的事情。或者受到歧视欺负,或者受到坑蒙欺骗,或者受到打击陷害,等等,都会使人产生愤怒、忿恨甚至仇恨心理。

这种愤恨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两种后果:如果让它表现出来就会很冲动,很激烈,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如果积压心中,会使自己很压抑,很痛苦,陷入精神压抑之中。

这就需要与愤恨情绪和解。

要冷静下来,对导致自己愤恨的事情进行一番理性分析。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一下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得出客观中肯的认识。

要站在对方角度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牢记“冤家宜解不宜结”“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最大限度的谅解与宽容别人。

鲁迅去世前一个月写了一篇《死》的杂文,讲了怎么对待自己的怨敌。鲁迅说:“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鲁迅的骨气、原则和战斗精神是很令人敬佩的。但鲁迅所处的时代和所讲的“怨敌”与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与自己的愤恨情绪和解,并不是不讲原则和斗争。对于事关根本原则根本利益的问题不能退让,应该进行坚决回击,但这种回击不能盲动,必须等待时机,创造条件,确保圆满彻底解决问题。

无论宽容还是反击,都是对愤恨情绪的排除与了结。

我们不能让愤恨情绪长期积压胸中,用别人尤其坏人恶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六是要与自己的观念性格和解

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工作一个时期,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性格习惯都逐渐形成。尤其人到中年之后,经历了许多经验教训,逐渐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性格习惯固化起来,认为这就是真理,真经,以此指导实践。

身处领导位置的同志,往往用自己的一套去衡量和要求别人,符合的就是好干部,好下属,不符合的就是不听话,没水平。

做父母长辈的,总爱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性格习惯去教育子女,翻来覆去的讲,不听从就说他们不懂事,就批评斥责。

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僵化自我固化。

每个人尤其领导干部和长辈,都应该对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性格习惯进行具体分析。既要看到它有很多真知灼见,也要看到时代不同了,过去的很多东西已经落后于形势,不能永远不变的坚持。

注意与时俱进,注意摈弃落后于时代的东西,注意倾听下级和青年人的见解,不断汲取新知识新观念,不固执己见,不强加于人,就是与自己观念性格的最好和解。

03

与自己和解要真和解,而不是“伪和解”。“伪和解”就是表面上和解了,内心仍然很纠结,很沉重。真和解就是从心灵深处解决问题。

从心灵深处与自己和解,关键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人生,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自己。

真正做到从心灵深处与自己和解并不容易,它需要一种对人生认知的高度、境界和彻悟。

年2月14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一号”在65亿公里之外的太阳系边缘发回60张回望太阳系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个芝麻粒大小的小亮点,那就是承载着75亿人类的地球。整个地球像一个尘埃似的芝麻粒,那我们个人在这个芝麻粒中又相当于什么呢?

前些时候看了西湖大学校长、清医院院长施一公作的关于“宇宙与我们的存在”的演讲。他说,宇宙的年龄是亿年,太阳系是46亿年,人类看着像人长得像人的时间是40-50万年,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年。如果把宇宙的年龄缩略为一个月,太阳系的年龄相当于10天,人类看着像人长得像人的时间相当于一分钟,有文字记载的年历史只相当于一秒钟。那我们的百年人生又相当于这一秒钟中的多少呢?

面对如此渺小、如此短暂、一去永不复返的人生,我们还有什么压抑痛苦不能放下不能释怀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己、不与自己和解呢?

夕窗心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p/1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