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经岁月的热爱与孤勇又怎会东升西落转瞬即逝有些跨界不过是殊途同归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汇来形容李颖,那便是「少年感」。这个长相甜美的东方女孩总是嘴角扬着笑容,眼神坚定且澄澈。仿佛旅法十年颠沛奔波的生活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平添世俗的气息。

03:12

EpisodeOne

李颖的简历是完美的,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她曾师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RobertRumé,巴黎歌剧院首席女中音歌唱家,法国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卡门扮演者BeatriceUriaMonzon,以及著名女高音Anna-mariaMiranda,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班生」,得到过各个领域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目前中国歌唱家中法国学派的并不多见。李老师法语发音纯正、法式演唱风格突出,对我们学习借鉴法国声乐学派起到桥梁作用,是一次难得的欣赏法国声乐艺术的机会。

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邵恩

李颖在法国生活、学习过,接受了法国艺术歌曲的专门训练。几年前和她一起排练演出德彪西、萨蒂的音乐留下了愉快的记忆,让我这个热爱法国音乐、却从未在法国生活过的人也似乎感染到了一点法兰西的气息。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高平

李颖,旅法归来青年女中音歌唱家,凡听过她的演唱和看过她的舞台艺术表演的人,无不被她那醇厚甘贻、通透宽广的声音所深深地迷恋住,这不仅得益于她具有古典音乐的扎实的功底,更是她对文学、绘画和泛艺术领域修养的高维度的体现。相信她一定会在未来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著名作曲家张大力

但也正是这个看起来宛如天之骄子般的科班生,一路走来,却又也是个不择不扣的「跨界」少年,有着许许多多有意思的「背后」的故事。从钢琴到舞蹈再到声乐表演,这个小学时手便可以跨十度的女孩曾理直气壮地放弃了钢琴。「钢琴只能侧脸面对观众,而我想要的是更加直观去表现且和观众沟通的艺术」。身子柔软,手长腿长在舞蹈上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她在尝试了舞蹈后却也选择离开,「舞蹈可以用肢体和眼神去沟通交流,但我总觉得还差了些什么。直到我遇见了声乐」。

一见倾心,再见倾情。或许是最适合用来形容李颖和声乐的关系。

在回想年幼时光时,李颖笑着说「是音乐选择了我」。从钢琴舞蹈走向音乐,从理科跨去文科,从业余走向专业。经由一个又一个的跨界,李颖与音乐的缘分越来越深。

EpisodeTwo

如果说李颖与音乐的缘分是命中注定的,那么去法国留学则是必然的一段旅程。

法国音乐的历史(MusichistoryofFrance)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中世纪,当时世俗音乐传统由迁徙歌曲进行。在法国,在11世纪,中世纪的民间音乐传统发展有两个主要地区:从法国北部的布列塔尼开始,Trubadours的音乐文化开始出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Truvers音乐文化也开始出现。法国是早期欧洲多声部音乐的先驱–现如今人们所知道的第一批复调音乐作者是巴黎圣母院学校的巴黎作曲家。因此,来到法国学习音乐是天堂,也是地狱。作为音乐历史最漫长的欧洲国家之一,法国有最浓厚的积淀和最棒的教授,但同时也给李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你唱的法国歌曲味道都不对」这是李颖在精心准备后参加比赛时得到的评语。

什么是味道?什么是对?一个异乡人要如何唱出「地道」的法国歌曲?这个问题困扰了李颖很久。

时至今日,李颖仍清楚地记着当她再次去求教于那位在业界德高望重的评委时对方的建议「你要去看我们的戏剧,我们的文学作品,去观赏我们的美术作品。因为每一个年代的绘画文学,甚至于人文地理,都会影响到你对音乐的认知」

因着这袭话,李颖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p/1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