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洛可可是18世纪从法国兴起的一种甜美的艺术。在漫长的艺术史中,洛可可艺术的成就并不算辉煌。它太过放纵,太过享乐主义。

但是与洛可可甜美的艺术风格相反的是,它背后风云变幻的时代。洛可可艺术代表了法兰西帝国最高也是最后的辉煌。甜腻的艺术,帝国的野心,梦境的崩塌,交织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这个礼拜,我们带来“情迷洛可可,跌宕波旁朝”系列,通过艺术看历史,透过历史感知艺术。

说到洛可可艺术和法国波旁王朝最后的辉煌,就无法避开凡尔赛宫。

凡尔赛从一个行宫变成法国的行政中心,几次被遗弃,又几次被重建。一代代的国王在最艰难的时刻,选择一次一次重新回到凡尔赛,并在凡尔赛站住了脚跟。最后也是凡尔赛,见证了帝国的分崩离析,洛可可艺术的一去不复返。

所以我们的故事,从凡尔赛宫的起落开始。

直到十六世纪末,凡尔赛一直只是巴黎郊区的一个普通的小镇。有那么一两个破败的古堡,几个风车,大约五十户平民。

我们都知道法国有个“太阳王”,路易十四。因为傅彪,我们也熟知了路易十四的老爸,路易十三。凡尔赛是路易十三的老爸,亨利四世的财产。亨利四世是波旁王朝的第一位法国国王。他娶了大名鼎鼎的美第奇的玛丽(MariedeMedici),结束了三十多年的战争,奠定了法兰西帝国的辉煌基础。

凡尔赛对亨利四世来说,就是个打猎时的歇脚处。但是它对于幼年的路易十三来说,就是最快乐的乐园。从六岁第一次打猎开始,路易十三就喜欢上了这个能让他暂时躲开喧闹的宫廷生活的世外桃源。

路易十三不到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亨利四世就被刺杀而死。可怜的路易十三成了国王,但是由他的母亲摄政,掌握实权。

路易十三的一生,都在和强势的母亲做斗争。每当他对宫廷赶到厌烦的时候,他就会一个人躲到破败的凡尔赛去,连他的母亲和妻子都不能同去。

年底,29岁的路易十三终于对母亲的权力欲忍无可忍。在母亲为了权力试图废掉他倚重的红衣主教的时候。他没有当面顶撞母亲,而是直接去了凡尔赛,在凡尔赛宣布了他作为国王对红衣主教绝对的信任。

经此一役,路易十三对凡尔赛更为喜爱。从年到年,他不停的在凡尔赛镇买地,并同时着人扩建他的小猎宫。凡尔赛城堡在他的手里初具规模。

年,路易十三去世,死前他一直念念不忘他最爱的凡尔赛城堡。

可惜的是,他死后,凡尔赛城堡又一次被遗忘,变成了皇家财产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部分,等待着路易十四长大后重新回来。

路易十四,年出生,年去世。他在位72年期间,一手将法国带到了欧洲力量的高峰。他不仅稳定了国内的势力,打赢了三场战争,还将法国的艺术和文化推向了全欧洲。几乎同时期的中国,我们的康熙皇帝,生于年,死于年,也是少年登基,稳定国内势力,平定战乱,开创了盛世。同时,他们二位分别是欧洲和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几乎在同一时期,东西方两颗太阳,交相辉映。

路易十四5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并不喜欢凡尔赛,但是他一直对凡尔赛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也许是因为他的父亲花了那么多时间呆在那里吧。

在摆脱摄政,真正掌权的那一年,路易十四就动身去了凡尔赛。他开始逐渐的设计,翻修凡尔赛城堡,并开始构思自己在凡尔赛的宏伟蓝图。

如今我们都知道凡尔赛宫极尽奢靡,宫内的生活穷奢极侈。现在我们先不着急批判,先放下偏见,回到路易十四登基的时候法国的样子。

欧洲的分封制度使得国家的权力及其分散。就像电视剧《权力的游戏》里演的一样,每个贵族都有自己的领土,自己的兵力,一言不合就能乱成一团。

路易十四的母亲摄政的时候,就开始削减大贵族们的权力。她要为她年幼的儿子留下一个统一的,权力集中的大国。大贵族们被激怒以后,就掀起了内战。在路易十四真正掌权之前,他就面临着内战的威胁。

像康熙一样,路易十四的皇帝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了荆棘。

路易十四明白,要想将法国建成一个稳定的,中央集权的大国,就要继续削减贵族的权力,但是他又不能同势力强大的贵族们再硬顶下去了。他决定从重塑自己作为国王的形象开始,改变整个法国的权力结构。他要在心爱的凡尔赛修建最宏伟的宫殿,然后,他要让贵族们离开自己的地盘,到宫廷来生活。

所以在凡尔赛宫还没有完工的时候,路易十四和贵族们就已经搬了进来。连厕所都没有修好的凡尔赛宫里整天乱糟糟闹哄哄的。路易十四用一堆又一堆繁琐的规矩,把这些有权有势的贵族们圈在了他的眼前,让他们每天忙于宫廷生活。

凡尔赛宫的宫门对每一个着装正式的人敞开。每天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宫门完全打开。任何人,只要穿着合格,都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进来。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近身接触到皇帝,但是每一个人都起码能看到他。

路易十四让渡了自己生活全部的隐私。

从早晨起床,到进餐,上厕所,工作,散步,休闲,都要展示给一波又一波的贵族们看。贵族们每天忙着打扮,忙着服侍路易十四起床,更衣,上厕所,吃饭,忙着互相八卦,就没有心思再闹叛变了。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有无数的人围着他,看着他,恭维他。

他倾其所有的将自己的宫殿变成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他摒弃了喧闹的巴黎和卢浮宫,坚持要将所有的宫人,贵族,政府中枢机构,搬到远郊区县凡尔赛。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惜修运河,修路,修桥。他坚持让每一个贵族花费起码两个小时才能进宫。模仿罗马的样子,他修的通向凡尔赛宫的大路宽敞宏伟。来访者还没有见到皇宫,就已经被其气势所震慑。

路易十四对三位建筑师颇为倚重:LeN?tre,LeVau,和LeBrun。从建筑风格上,路易十四拒绝了当时欧洲的艺术中心意大利最为流行的,精巧的设计。他要求建筑师们用复古的手法,按照罗马的样子建造最宏伟的宫殿。他要向贵族们,向世界宣告,法国的文化和艺术,才是罗马艺术最好的传承。

现在我们都知道,凡尔赛宫里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镜宫。导游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17世纪的镜子是多么的贵。路易十四花了多少钱从威尼斯进口的这些巨大的镜子。

但是镜宫不仅仅是奢侈而已。镜子也不仅仅是为了美。这些镜子最大的功能,是给巨大的镜宫进行采光,将足够的光反射到屋顶上。屋顶上才是重头戏。

LeBrun在天花板上画了三十多个寓言式场景。其中有路易十四建设国家的丰功伟绩,和他打胜的战争。在这些画中,路易十四通常穿着古罗马风格的的服装,象征着他才是古罗马文明真正的继承者。

路易十四用绘图的手法,将他的形象和他的思想,传递给了穿梭于皇宫中的女眷们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男士们。不管是谁,走进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都会被路易十四的光辉所笼罩。

即使是政治宣传,在艺术上做到极致也是可以真正震慑人心的。

路易十四在刚开始自己掌权的时候,就定下了自己“太阳王”的形象。

太阳照耀每一寸大地,象征公平。太阳高高在上,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太阳掌管昼夜更替,象征路易十四定下的规矩也能带动世界和谐的运转。

“太阳王”的概念,被建筑师们深深的融入了花园的设计中。

凡尔赛宫巨大的花园将太阳神阿波罗的故事融入其中。建筑师们设计了巨大的十字架形的河道,还有无数的喷泉,用来迎合神话故事中太阳神阿波罗与水的密切关系。

在当时,这么大型的水系建设闻所未闻。设计师们绞尽脑汁建造出了当时最具突破性的喷泉。但是要让每一个喷泉全天候的喷水,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的解决方式是,路易十四走到哪儿,哪个喷泉就喷水。

路易十四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一点点建造和完善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宫殿。

现在看来,他简直是形象塑造的天才。通过修建宫殿,运河,道路,花园,再通过改革宫廷生活方式,他悄悄地将不服管的大贵族们圈在了自己的眼前,拿走了他们的权力。这个过程中他没有直接独裁,而是通过完善的形象规划,通过艺术手段,悄悄地扭曲了人心,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法国的权力结构。

路易十四是政治家,不是艺术家。但是他比谁都了解如何用艺术手段全方位地影响人的内心。

凭借着天才的手腕,和无与伦比的决心,路易十四这个天才的皇帝,在最危险的境地中,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当然,他在利用各种手段稳住国内政局的同时,也没有放松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事业。他在战场上的常胜和远见,才是他真正能够征服贵族们的核心竞争力。

他的凡尔赛宫,在树立自己的形象的同时,还拉动了内需,扶持了法国本土的一大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辉煌的凡尔赛宫,还在朝局未稳时的战争期间稳住了民心,使得法国民众真心相信他们有一个绝对强大的国家在保护着他们。这些手段,配合着路易十四在战场上的常胜,将法兰西帝国推向了巅峰。

法国在路易十四的手里极速变成了欧洲最辉煌的强大力量,凡尔赛宫也变成了整个欧洲向往的辉煌的帝国中心。路易十四成功的将自己和凡尔赛宫,变成了法国最好的名片。

在法国站稳脚跟的同时,被圈在皇宫中无所事事的贵族们开始真心沉浸在宫廷生活中。一种新的艺术开始孕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路易十四用来震慑人心的宫廷规矩将会对法国的文化和贵族的生活方式起到他没有预想到的作用。

只可惜,世上没有“长治久安”。路易十四的眼界,胸襟和韬略,没能保法兰西帝国百年的繁荣。他制定的规矩,最后成了双刃剑,刺向了自己的后人。

他怎么知道,他替波旁王朝预支的天才,原是取自于自己的儿孙身上。

华美的凡尔赛宫,到底孕育了怎样的艺术,这种艺术最终又是怎样摧毁了整个王朝的辉煌,且听下回分解。

选题/策划/资料/写作/排版allbyEMM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p/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