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信奉天主教,却在历史上屡屡做出反
自罗马帝国成立以来,以罗马天主教为核心的教会势力在全欧洲传播着教义,获取了大量的信徒。由于人口流动、战争、行商交易等因素影响,许多邦国接受了天主教,更在国内建立了不少教堂、修道院作为教会分部。其中,法兰西作为最早信奉天主教的邦国之一,在宗教事务上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但是,正是这个天主教国家,在历史上却屡屡做出反叛之事。 首先,我们从“阿维农之囚”事件开始说起。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成为罗马教皇。此时,具有强大王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正在欧洲兴起。在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雄心勃勃,仗着武力兼并了许多伯爵的领地,一心要把整个法兰西置于他的权力之下。然而,罗马教皇严密控制着法国天主教徒——神职人员享有无上的特权,严重地阻碍着腓力四世实现自己的目标。强大起来的王权与专制的神权激烈碰撞,免不了一场龙争虎斗。 年,卜尼法斯八世一连发出三道通谕,指责腓力四世的教会问题上犯有严重罪行。但是,腓力四世当众烧毁了教皇的通谕,庄严宣告他的子孙后代他们永远不会服从任何外来权力,并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贵族、教士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会议,压制教士服从国王。 面对王权的严重威胁,卜尼法斯八世孤注一掷,于年颁布了一道“至一至圣”教谕,宣称人欲得救,必须服从罗马教皇,每一个人都是隶属于罗马教皇的,并开除了腓力四世的教籍。腓力四世针锋相对,列举了卜尼法斯八世的29条罪状,决定以国王的名义在法国审判教皇,并派军队赴罗马传讯教皇。年9月,法军闯进了卜尼法斯八世正在召集秘密会议的阿南尼宫,声称禀法王的旨意,令教皇到法国受审。卜尼法斯八世终被营救出来,但郁郁寡欢而死。 至此,腓力四世在同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大获全胜。年,腓力四世授意法国波尔多大主教任教皇。新教皇长期滞留法国,并于年将教廷迁往法国阿维农,导致教会分裂,直到年才结束这种局面。 此外,缔结于年的“渎圣联盟”也是另一个经典的例子。在十六世纪的欧洲,盘踞在奥地利、匈牙利地区的哈布斯堡家族通过联姻等手段,掌握了西班牙、尼德兰等地区,可谓是富甲一方、权倾欧陆。而更为巧妙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王朝诸国,刚好把法兰西全面包围起来——这对于法国来说是极为不妙的危险处境,身陷政治包围圈之中,处处被动。 此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希望向东部扩张。但是,哈布斯堡家族形成的包围圈使得法国在地缘政治中处于下风,并严重阻碍了东扩的计划。而放眼欧洲诸国,只有位于东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着抗衡哈布斯堡王朝的实力,以及渴望对抗的意愿。 因此,弗朗索瓦一世于年和土耳其苏丹苏莱曼大帝订立了同盟协定,共同抗衡哈布斯堡王朝势力。而由于法国是正统的天主教国家,却与异教徒、天主教的敌人土耳其人结盟,故而被欧洲诸国指责为“渎圣”,而法土的同盟也被称为“百合花与新月的渎圣同盟”。 然而,无论是控制教皇、教会,还是与异教徒结盟,客观上来说都给当时的法国带来了可观的利益。而声名狼藉的“渎圣联盟”,无疑是法国的一次大胆的外交尝试,更是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外交联盟之一,持续了两个半世纪之久。所以说,无论是忠于天主教世界,还是反叛教会,在国家层面上的行动永远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wh/11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近现代历史上肢解的大国谁分裂得更多还有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