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玮

《成功》杂志创刊主编

倍增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

几天前在法国大巴黎区的法兰西体育场举行了欧冠决赛,之前,“渣叔”克洛普就已经确定了利物浦夺冠巡游时间和路线。这个德国人忘记了年在基辅进行的欧冠决赛对碰中,面对同样的对手皇家马德里,由于他带去的“黄油手”卡里乌斯制造了“巨大巨大超级超级低级的”失误,让利物浦丢掉了那次桂冠。他认为那次是极端偶然的意外,一百年内再也不会出现了。这次利物浦阵容整齐,斗志昂扬,见瓜砍瓜,见佛杀佛,之前连续18场没有输过球了,欧冠冠军实属囊中之物。确实,当时所有的舆论、名人预测、博彩公司的初盘赔率都一致看好利物浦会拿冠军,即使在下半场皇马进球之前,场上令人窒息地处于胶着的状态,博彩公司滚动给出的利物浦的胜赔还在不停下降,这真是匪夷所思,这种一球未进的胜负难料的情况按常规博彩盘应该是胜赔上升而平赔下降的,继续开出这样的盘口意味着最后的胜利仍然属于红军,别无它果。

可是,就像那句老话:“这就是足球”(通常前面还加上“他妈的”三个字)。最后结果,真的是他妹妹个不好的,搞反了,利物浦竟然被全场只射正过两次的“废马”一剑穿喉,输掉了这场伟大的决赛。说实话,“废马”自己都在等待自己输球,只是努力干活想输得不那么难看。否则,稍有自信的话,“废马”至少还有两次机会洞穿利物浦的球门。赛后克洛普指责由于“废马”摆大巴毁掉了一场本应完美的比赛,不是个男人。他的脑子简单到对手应该按照他的剧本合演这场好戏,处于弱势的一方应该为了场面好看全线压上打出对攻,好让后防洞开,让对手淋漓尽致地把自己打得像筛子。在这个时候,他也同样忘记了在年欧冠决赛中,利物浦早早进了热刺一个球之后,就开始防守,像十一个大汉防范十一条色狼般的连踢带拽把对方挤压在中圈之外,不让他们挨近自己球门雪白的胴体,同样也是在摆大巴。在克洛普心目中大巴和大巴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上的记述其实最关键的一点是,遗憾也好,吐槽也好,愤愤不平、挖苦嘲笑也好,连同场上发生的那一切值得津津乐道的花絮,都不紧要,很多细节若干年之后不会再被提及。重要的是,算上这次,皇马一共十四次捧起欧冠冠军金杯,排第一位,比第二名、第三名加起来还多。重要的就是这一条数据挂在寰宇之上,让人顶礼膜拜,谁也取不走它。无论你怎么去解读这件事,无论你如何添油加醋、胡编乱造、歪曲真相,这个数据你是无法篡改的。世界上很多事情纷繁复杂,难以厘清,但往往数据可以解释一切。

回到我要讲的主题。

今天,数字暴力犹如圣经《启示录》里面出现的第五位主宰人类命运的骑马人。然而,为媒体霸权、算法霸权、数据霸权、平台霸权绑架、奴役的我们,应该清楚一个事实:愤慨是没有用的。除非摆脱一切现代文明的手段和应用,我们就不得不像压面条的机器一样昼夜不息地生产海量的数据并反噬自身,为其所驯。相反,非但没有必要愤慨,更可以对产生于外部和自身的数据进行采集、归拢、提炼、熔铸,形成自己的数据小霸权加以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助力(我不喜欢用“赋能”这个词)。当我们把焦点放在数据应用的优势时,回过头去看历史,不难发现,其实历史上一切科学的、物质的成就都是应用数据的结果,一切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文学家、艺术家都是非常棒的数据工作者。想想那些喜欢把平时收集起来的来自民间的音乐旋律选那么一小节用进自己的作品,用于增色、赞赏或给乐曲赋予某种特色,或者用采风而得的世界民族音乐的节奏和特点进行创作(格里格、德沃夏克、勃拉姆斯等),就很说明问题了。这样的例子在各个行业举不胜举,人类一直在应用数据,只是从未达到现在的密度和高度,没有无孔不入、无髓不吸。

《意会算法时代的人文力量》(克里斯蒂安·马兹比尔格著)

联系到我们身处的行业,我认为,“倍增商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在于建立自己完整并可透明化的数据集群,惜乎这个工作还远远没有开始。以直销为例,它恐怕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比军火生意还要严重的数据不透明的行业,并且越来越像丹麦人克里斯蒂安·马兹比尔格对那些让人看不懂的算法的形容:“像上帝一样隐晦”。(他写了一本书专门墨伐艰涩的算法的书)随便问一个关于这个行业的数据问题,七有八九得不到准确的答案。如果认为这种神秘状态无关轻重,反而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恐怕有谬。首先,数据透明是取信于社会、获得社会理解的一个先决条件;其次,数据展现的积极面是得到决策者政策扶持的必要条件。

数据,尤其核心数据是一个行业重要的信息资产,是行业发展的依据,也是相关政策制定的依据。这些年来,殿堂坊间不断有立法、修法的呼声,但应者寥寥,说了就像白说的。之所以我们说话没有力量,原因固然很多,但重要的有一点,我们至今还拿不出一个完整的行业“白皮书”,没有来自权威机构打造的行业报告。

倍增行业缺少完整的行业“白皮书”

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行业充盈的数据,将之集纳成集束炸弹那样有威力的数据群,也就没有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能够充分描述自己、打动决策层的仁心的依据。套用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来说:“数(学)据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而我们是缺乏这个技巧的。我们这个行业生产的数据比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还要多,但零散而未归拢。明面上说,我们缺乏一个可以安全、可靠并且重视的上报数据的部门,比如行业协会;深层地说,没有行业协会、没有娘家又有太多复杂的原因。但我们行业有一万个专家和研究员,民间是完全可以承担这个工作的。做这件事的目的,是理性地而非情绪化地理解这个行业,细致地而非笼统地展现这个行业,从而让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正确的对待态度。

在我的设想中,行业白皮书中应该包括如下方向:

行业属性:直销到底属于什么?一种经济活动?经济运动?邪教?庞氏骗局?洗浴中心、网吧、夜总会、烟草买卖那样的特种行业?算不算一个行业?国外是归于哪个商业口、监管口,如何进行管理的?国外的立法情况?它对经济有所贡献还是几近于无,或者因为容易导致众多的社会问题而宁愿舍弃掉?发生的纠纷、事件应该如何处理,是按一般的经济活动的性质处理,还是追寻原罪?这些问题不一定急于有答案,但对于它的探讨却是有益的,也有许多数据可供采集加以研究。

从业人数:包括直接从事的和围绕直接从事的(行政、科研、生产、后勤、公关、媒体),这里主要指前者。从业人数的多寡涉及到对它的重视程度。关于这个的说法有点杂。我听到的最形象的说法是中国人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干我们这一行的,比这个说法谦虚点的是万,最谦虚的是万,不一而足。我觉得说万以上肯定不实。崔哥就说过,数字大了,就不真实。因为行业起起落落,从业人员朝秦暮楚,频繁跳槽,容易造成重复计数的现象,这个数字并不容易统计。但也是有方法统计的。大概地,我比较相信接近万左右的数字,这个数字包括了直接从业人员和在经济上影响到的家庭成员,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数并不在少数,值得认真研究对待。

业绩曲线:每年的总体业绩以前在行业排行榜上能够清楚看出,由此可知在这些年来走的是一个抛物线的发展轨迹,具体从哪一年开始向下?目前下坠的程度?再次向上的拐点在哪?何种因素能够让它恢复成长性?如果没有一坠到底说明什么问题?在国民经济和健康产业中的占比,这些都是可用数据讲述的中国故事。

消费主体:令人吃惊的是,保健品消费的主体呈现年龄段下移的趋势,我将就这个问题另外写一篇文章阐述。

收入状况:一个行业如果不能让最底层的人获益,那它就是一个罪恶的行业,这跟社会的情景是丝毫不差的。无论社会几级分化,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个社会就是好的。我过去在网络上买官彩,很容易很方便,后来国家把线上购彩全部关闭,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开实体店的人能有收入。任何商业形态都应该兼具竞争性与人性化,据我所知,在这点上我们过去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大部分人是不挣钱的,甚至倾家荡产。说实话这种业态就是摧毁这个行业的最大辣手,如今有何改变,需要充分了解的。

从业心因:说的是从业动机啦。怪的是,很多人在这个行业并不怎么挣钱,但他(她)就是赶都赶不走,缠绵如新人,离舍似旧爱。这里面有玄学,一方面社会撕裂找到相同认知不易,一方面场景的美好在其他地方万无可寻,唯有在这里能够得到喝彩、光环、掌声;(为了你的进步而欢呼的地方你能找到几个?大部分都是想把你掐死在摇篮里)再还有精神上向上的追求,若有点滴成长,便有柏拉图所称的“那珍贵的喜悦”,这个就不是赚不赚钱可以界定的事情了。在过去,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憧憬,就像威尔·杜兰特说到的哲学:“使人愉悦,即使是形而上学的幻境也蕴含诱惑”。

还有,人际效用在这个行业得到最充分的释放。这种人际效用最大的特点就是互惠。年,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提出了他的三种互惠模型:消极互惠、平衡互惠和一般性互惠。他认为:消级互惠,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回报而给予;平衡互惠,是人们为了获得同等的回报而给予;一般性互惠,则是人们在给予时不期待立刻得到回报,因为他们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从业人员年龄段:在这个数据上,人们最关心的是从业人员的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即后继乏人还是来者踊跃,我们的行业还有没有足够强的吸引力把新生力量尤其是Z世纪的年轻人勾引下水?我估摸,作为中国人年龄段人数最多的70后(约2.24亿)和80后(约2.19亿)仍是市场从业人员的主力,如何迎合Z世代的年轻人则是市场有无未来的焦点问题,90后(约1.88亿)和00后(约1.47亿)、10后(约1.44亿)有多少人会入场?一方面,我们要把行业打造成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另一方面,则需要耐心等待他们不那么狂热、有了生活责任和负担、从躺平的状态中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心思可以放在如何剪裁这个行业那些花花哨哨的东西和累死狗不赚钱的现状,至少简单一点,轻松一点,前不久张林禅先生提出“轻职业化”,我理解就是这个意思。

从业人员地域分布:与业绩来源的地域分布情况一样,反映行业、企业的个性和产品在自然条件不同情况下被接纳的程度等,有利于企业更合理地布局和开发。同时,不同地域的人,其教育培训的针对点也是不同的。

产品开发:产品上新不但可以释放企业富裕(或过剩)的研发、生产能力,增强市场占有能力,帮助企业穿越生命周期向长青企业、永续经营方向发展,还极大地渲染了行业的乐观情绪。作为媒体来采集这样的数据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包括总部资产和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度。整个行业有庞大的固定资产,这表明这些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没有打算随时跑路,好听点说是准备“长期经营”的,再好听点说是要做“百年企业”的。而对当地经济有所贡献更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企业经营态势:有多少是靠硬过硬的产品在打江山,有多少是靠制度在白嫖,有多少躺平在,有多少只做房东,只管收租,不管租客在干啥。

拉动其他产业的情况:物流、支付、旅游、会展、文化用品、教育培训、科技研究、餐饮、媒体、三胎政策落实(生源)等行业从中获益情况。

去年我在烟台参观一家企业自动化仓库的出货情况,物流公司的大货车一辆接一辆地在那里上货、发车,川流不息,让人看了欢喜不已。物流公司有生意做,货运公司有活干,收费公路有收入,收费员对超载罚款有外水捞,一门简单的生意可以让整个社会沉浸在喜羊羊的气氛中,多好的事情!

获誉情况:以今年头几个月为例,有获得“社会责任领先企业”称号的,有惊艳亮相迪拜世博会的,有获得国家级别的“最佳职场”大奖的。这里面挑选含金量重的,选出来,汇集一起便足见行业的不虚。尤其是,曾经有对保健品质量的检测报告,行业的产品无一不合格,这是可以记载的数据。

企业社会责任:很多企业每年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如果在其中能够看到企业对于员工的幸福与职场成长予以充分的关怀,我会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企业。而在对于社会治理方面的贡献,倍增行业也有很多值得记载的成就。

开工情绪:给企业老板问卷中的选项。

舆情事件:哪些事件促使了行业伐毛洗髓、吐故纳新,并且促使监管部门出台规章约束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白皮书的作用有二:改变认知、陈情示爱。前者晓之以理,后者动之以情。我们每年出一本行业白皮书,不停地示爱,终会有好的结果。

数据透明是取信社会的主要手段,外界一直看不到我们积极、正确的一面,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一面,跟我们长期以来数据欠奉是有极大关系的。任何行业都不缺乏可供采集的数据,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这个行业的数据正在像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逝去。现有的情况下,把所有数据显现出来并不现实,但我们应该做好收集工作,为将来打算做准备。

数据模糊、暧昧在很多情况下非但没有坏处,反而受益良多,比如茅台的年产量,年拉菲的产量。你说,茅台会告诉你年生产量,以前的库存量、出库量吗?这些问题都跟“老婆饼里有老婆吗、夫妻肺片里有夫妻吗”一样只能一笑置之,但我们这个行业做不到模糊、暧昧。瑞幸咖啡在走上重生之路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实披露数据,包括咖啡豆的来源、收购量。我们要做的也许就是这样。但在目前的情势下,在没有给行业立法的情况下,做不到,因为叔叔经常冲场子,不是一个地方的叔叔冲,是各地的叔叔都头插着树枝潜伏在沟壑里准备随时冲。最近发生的张庭传销案被诉和反诉就是源于此。叔叔们冲的就是你的数据。

有一次,我听一个搞企业的人说,他把制度设计得复杂无比,犹如俄罗斯套娃,犹如一团被拆乱的找不到头绪的毛球,目的是让外行人看不懂,找不到辫子抓。我当时就在一边暗笑,别自作聪明了,叔叔们根本就不吃你那一套。叔叔们只要拔网线抱走电脑,啥问题都没有了。叔叔为什么拔网线抱走电脑?里面有核心数据。

叔叔们拔电脑的动作之敏捷,令我觉得他们在学校读书时或者工作受训时有一个科目就是拔电脑。前不久和本地一个职别不小的叔叔喝酒,本想借着酒劲问他一下读书时练习过拔电脑没,没好问。但那天叔叔说了一句令我很开心的话,他说现在他们主要精力放在“打传”,没怎么太去管“规直”的事情,“毕竟是有牌照的,”他强调地说。嗯,在今天执法部门有这样的认知实属难得,这个叔叔真是一个好叔叔。

愿天下的叔叔都是好叔叔,仁慈的叔叔,讲道理的叔叔。愿我们行业再也不是“阳光下的罪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wh/1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