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一个艺术家的帝国跌宕起伏的
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说起法国,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是浪漫之都巴黎,是埃菲尔铁塔,是凯旋门,还是凡尔赛宫?或者,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是西欧一个世界大国。 但是,小编不才,想着的是大文豪雨果在那封信里面写的后半句——“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 静静躺在历史河流的断壁残垣(圆明园)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数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就像成吉思汗的铁蹄踏过欧洲大草原,拿破仑的大炮轰遍整个欧洲。当日本在钓鱼岛挑衅,国家新闻发言人提出严正交涉和表达强烈不满时,请给祖国一些时间,请给这个五千多年的古国再多一点的喘息空间,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强大,并不是靠外交靠军事战争来证明,而是当你强大的时候,别人也不得不承认你的地位! 法兰西:一个国家的三起三落与其把法兰西按照历史滚动的车轮一页页翻来,不如将它比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回顾它的前半生。 君主专制的顶峰 年,就在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的前一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临朝亲政,后人在这两位东西方的君王身上发现了诸多相似:同样是幼年称帝、雄才大略,同样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掌握着高度集中的王权,并借此把自己的国家带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伫立在凡尔赛宫外的路易十四雕像 为了争夺欧洲的霸权,路易十四在亲政的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旷日持久的战火逐渐掏空了法国的国库,作为国家财政来源的税收逐渐成为矛盾的焦点。 路易十六:封建王朝的崩溃 年,路易十六继位。此时,东方的大清帝国正在安享乾隆年间的盛世,但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国王路易十六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的现代人权声音 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攻巴士底监狱。路易十六刚刚从睡梦中惊醒,革命已经开始了急风暴雨般的进程。法国的最高权力很快就从国王手中转移到国民议会那里。攻占巴士底狱之后仅仅20天,国民议会就宣布:废除一切封建特权。这意味着多年前由国王路易十四建立起来的绝对君主制被宣告死亡。 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流血革命的教训 面对革命,法国国民激情澎湃。街头到处都是激昂慷慨的演说家;但是,群众的激情渐渐地失控了。与此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了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 在内乱外扰之下,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让法兰西民族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机。革命的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法国将往何处去? 国王路易十六被处决12年之后,法国人再次选择了一位皇帝来领导国家。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年,随着连续四次反法同盟的灰飞烟灭,整个欧洲都快要变成法国的了:拿破仑自己兼任着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和瑞士联邦的仲裁者。他的兄弟们分别担任了西部牙、葡萄牙、那不勒斯、荷兰和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统领波兰的是他手下的元帅;奥地利和普鲁士是他的战败国,庞大的沙俄也成了谦卑的小伙伴。 拿破仑把法国带到了自路易十四之后的又一个辉煌的顶峰。 拿破仑把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带给了法国。从俄国冰冻的荒原开始,最后经由滑铁卢的惨败,当了11年皇帝的拿破仑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终结了自己短暂的辉煌。 随着拿破仑时代的覆灭,法兰西再次陷入到了一个混乱的革命与复辟时期。 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在双方的相互妥协下,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了。此时的法国也刚刚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 八十多年的动荡,使法国在与欧美大国的竞争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当它加紧追赶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影响了它的发展。 德国纳粹占领法兰西 年,当纳粹德国占领了整个法国时,法兰西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荣耀。直至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的这两年,成为法兰西民族最黑暗的一段屈辱史。这个年在圆明园烧杀抢掠的国家,终于尝到了被人欺侮的愤怒与耻辱。 戴高乐:历史再次眷顾 在法兰西面临亡国之际,历史选择了孤身一人在伦敦组织抵抗运动的戴高乐。 年,象征胜利的法国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 (左起)吉罗、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著名合影 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戴高乐决心恢复法兰西应有的光荣。戴高乐说,进步是维护国家独立的唯一条件,一个经济衰弱的法国,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正是在戴高乐时代,法国的经济全面复苏。 当戴高乐把政局稳下来时,正好是遇到欧洲30年的黄金发展期,这个时候,法国的经济都是百分之五、六甚至到七的,这么个速度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戴高乐要求独立的思想,谋求大国地位的思想就越来越明显。 除了经济实力,更为世人所称道的是戴高乐带领战后法国,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大国之路。 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年,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直到今天,法国依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法国,开始接近大革命提出的理想。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努力,它逐渐找到了一条通过践行启蒙思想的原则而成就大国地位的发展道路。 先贤祠:伟大灵魂居住的天堂 先贤祠,被称为法兰西思想和精神的圣地。从大革命爆发两年后的年起,这里成为了供奉法国伟人的地方。 两百多年来先后安葬在先贤祠的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其中仅有11人是政治家。是否能安葬于先贤祠,必须经过国民议会讨论,并由总统最终签署命令。 年,对于大仲马是否应该被安葬在先贤祠一事,法国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位通俗作家,而先贤祠中供奉的都是代表法兰西精神的伟人。希拉克总统说:“这是我们国家的大事”。最后,国民议会讨论通过,大仲马成为第72位安葬于先贤祠的人。 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他们用笔谱写了法兰西的历史,并为它打上了印记,他们以激情和天才,捍卫了自由、平等、博爱,捍卫了共和国,他们是文化的火枪手。” 这就是法国,对思想与文化的尊崇早已浸润了人们的灵魂。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自由、平等、博爱,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也许这是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愿望,但是人们可以在无尽的岁月中无限地接近它。 正是在这一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法国以它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值得看看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我爱你,祖国!您也可以在这找到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老牌白癜风专业医院长沙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wh/2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默哀那些走上邪路的国家的下场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史与世界史完整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