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看着我的眼睛,叫我女王大人
大家都听说过“百鸟朝凤”,凤凰只存在于神话中,但是以它为名的物种倒是真实存在,比如水中的——女王凤凰螺Lobatusgigas。 漫步在海底泥沙上的女王凤凰螺。图片:AlexMustard/NPL/mindenpictures “持镰”凤凰螺 光是看今天主角的名字便知道它是个大块头。女王凤凰螺生活在温暖的西大西洋热带海域,包括北美、中美及加勒比海域。 阴影部分即女王凤凰螺的地理分布区域。图片:OfficeofProtectedResourcesofU.S.NationalMarineFisheriesService 成年女王凤凰螺外壳的平均长度在15~31厘米,最大记录达35厘米之多,延伸出来的外唇上有一个缺刻,细长的左眼便可以从这个缺刻中伸出来。女王凤凰螺的壳体非常坚硬、厚实,螺塔较凤凰螺科其它成员更高。 女王凤凰螺左眼伸出的部位叫做“凤凰螺缺刻”,右眼则从水管沟伸出。图片:divemasterking/wikimedia 凤凰螺科在数目庞多的腹足纲中是个小类群,包含23属共92种。我们通常见到的海螺壳要么圆滚滚要么略呈三角形,而凤凰螺科中的成员大多身材“苗条”,它们的壳厚实且轴唇滑层外翻,螺口不像一般螺那样圆,而是成一个狭长的细条状,并有一个像镰刀一样的厣[yǎn](口盖)。最有意思也是最突出的便是它一对细长的眼柄,以及上面圆圆的大眼睛。 女王凤凰螺有一对眼柄,其上各有一个眼睛和一根触角,偏红色部分是它外翻的轴唇滑层,腹足上有镰刀状的口盖,让人印象深刻。图片:DanielNeal/wikimedia 换个角度看女王凤凰螺能够钻出壳体的部分。图片:DuclosP.L./wikimedia 在19世纪,许多学者认为凤凰螺是一类肉食性的螺,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被证明是植食性的。 女王凤凰螺主要以大型藻类为食,如江蓠、沙菜等。受食物的影响,它们喜欢出没于草床丰富的海底,一般栖息在潮间带至水深20米的区域,最大深度约35米。一般来说,年幼个体会在近岸的浅水区活动,随着个体不断成长会到较深的水域生活。 微微露出一个尖的即是藏身于草床中的女王凤凰螺。图片:Jstuby/wikimedia 凤凰螺科Stombidae中的stromb在拉丁语中有“头巾”、“陀螺”等意,我猜测可能是得名于该科多数成员的夸张外形吧。 从外表看,女王凤凰螺的壳体呈黄褐色,并无华丽过人之处。但若将它翻过来,便可看到奶白色略微带些粉色的唇口,有些个体粉色较为浓厚,非常漂亮。 女王凤凰螺壳体外观,右上可见其奶白略带粉色的唇口,在凤凰螺的贸易中,这一部位通常会被人工切割和打磨。图片:H.Zell/wikimedia 女王凤凰螺的壳体形态及颜色并非完全由基因决定,环境、食物、温度、所处水深以及与其它物种间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影响外壳的生长。比如,幼年时期如果环境周围捕食者过多,受捕食压力影响大,未来这些女王凤凰螺的螺壳将长得非常厚重;而生活在较深水域个体所受捕食压力相对较小,未来这些个体的壳体更薄而宽阔,螺体上刺的数目较少但长度更长。 “四脚朝天”又何妨 事实上,女王凤凰螺巨大的壳体成为了许多其它海洋生物的庇护所,它与许多物种产生了共生关系,如瓷蟹Porcellanasayana、星天竺鲷Astrapogonstellatus等。 履螺属Crepidula是一类海蜗牛,它们的成体营固着生活,沙质柔软的海底没有给它们提供合适的固着物,但若是遇到了女王凤凰螺,那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如此厚实的螺壳便成为它们余生的居所。死后女王凤凰螺的空壳也常成为寄居蟹们难得的栖身之所。 一只寄居于女王凤凰螺空壳的巨寄居蟹Petrochirusdiogenes。图片:Mokele/wikimedia 不过,就算是女王凤凰螺个头再大,也避免不了被天敌捕食。苹果骨螺Phyllonotuspomum、天王赤旋螺Pleuroplocagigantea、玉螺Naticaspp.、无脐玉螺Polinicesspp.等众多肉食性螺类都会对女王凤凰螺发起攻击,它们可以通过螺类爬行时分泌的液体来追踪猎物。 此时,女王凤凰螺那镰刀般的口盖将派上用场:它会先将口盖插入泥沙中,然后腹足向前延伸将自己的身体拖起来向前抛起,跳跃般前进。 跳跃前进的女王凤凰螺。图片:RoyalSocietyJournals/youtube.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wh/6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我知道奴隶制不好,但是没有
- 下一篇文章: TANCldquo西印度群岛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