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国最好的话剧大盘点夏木
“年以来,中国最好的话剧是什么”,这实在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尽管刨除了年的《恋爱的犀牛》,但还是涉及到了传统的以北京人艺为代表的中国现实主义话剧、以林兆华和某编剧为代表的实验戏剧和以孟京辉为代表的先锋话剧以及前两年以王翀为代表的比较流行的新浪潮戏剧。 首先,说明概念:戏剧和话剧。 一般来说,戏剧的范围比话剧更加广阔,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包括舞剧、音乐剧、戏曲、话剧。 而话剧,则以语言为主要叙事手段,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 但是最近这几十年,从《屋外有热流》、《绝对信号》等实验戏剧开始,演员之间的对白被削弱了,更增添了无数新鲜的技巧和表现手段,所以除了现实主义话剧之外,其余的统称为戏剧。 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多,话剧、剧场确实开始普及。 但是,话剧市场到现在都尚未成熟,虽然也有很多好剧作、满分剧作,但仍然还有一些垃圾,打着“高雅”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 现将本人以为最好的一些话剧按年代梳理如下(仅代表个人观点,且由于话剧是现场艺术,需要现场感受,但我生活在北京,又穷……所以只梳理北京的剧作): 1、年,国家话剧院,查明哲,《纪念碑》。 剧情介绍: 一位深受战乱之苦的女人梅加,有条件地救出了敌方士兵、死囚斯特科,迫使他找到了被其奸杀后埋葬的爱女和另外22具年轻女人的尸体,并用尸体搭建起一座揭露战争真相的纪念碑。曾经拒绝道歉的斯科特请求原谅,然而梅加能够原谅他吗?…… 夏木说: 这部剧年在中国首演,年再度演出,被称为“为中国话剧补钙”之作,并以其深度挖掘战争背景中的人性救赎感动了千万观众,也令当时的戏剧圈震动。 媒体说这部剧“灵魂的震撼力、人性的感染力、视觉的冲击力,使全剧憾人心魄”,不是溢美之词,但是。但是,这部剧大部分的冲击力来自于剧本。 这是加拿大作家考琳·魏格纳的作品,全剧只有两个人,却成功地让观众面对了战争的悲苦。 2、年,国家话剧院,王晓鹰,《萨勒姆的女巫》。 剧情介绍: 年的春天,北美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小镇。 晨曦中,正值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们,相约生机盎然、充满灵性的森林,她们祈愿跳舞、尽情嬉戏,甚至赤身裸体,用最本真的方式宣泄情感,赞美勃发的生命…… 少女们的放浪形骸被牧师帕里斯看见,惊恐中,帕里斯的女儿病了,居心叵测的人说她是中了妖魔邪祟。一时间,萨勒姆小镇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压抑人性的清教戒规和来自人心深处的恐惧,使萨勒姆小镇笼罩在浓浓的阴影之下。 帕里斯为了保住牧师的职位,请来贝弗利的黑尔牧师帮助肃清女巫。黑奴帝图巴屈打成“招”。艾比盖尔原是普罗克托家的女仆,因与普罗克托发生奸情,被伊丽莎白逐出了家门。她便利用指控女巫的机会报复伊丽莎白,说毫不知情的伊丽莎白是女巫。被艾比盖尔为首的姑娘们指控为女巫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无辜的村民被卷进了这荒诞愚昧的黑色旋涡。萨勒姆小镇人人自危,血雨腥风。 普罗克托为拯救妻子的性命,说服了家中女仆玛丽,来到法庭戳穿了谎言,说出了真相。关键时刻,在法庭的威逼和艾比盖尔等人的伪证下,玛丽推翻了自己的证词,并反诬普罗克托也是魔鬼的代理人,普罗克托因此入狱。 法庭众人诱逼普罗克托在忏悔书上签字。在良心和谎言,生与死之间,普罗克托终于撕毁了忏悔书,选择了良心,选择了绞刑架…… 夏木说: 年,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创作了这个剧。 年,王晓鹰导演导演了这个剧。 原剧作中,所描述的压抑气氛和迫害,展示了强权统治下的人心危殆、人性沉沦,以及人在与邪恶势力对峙中的失败和毁灭。而那些保持尊严、坦然面对死亡的正义人士,则是我们应该崇拜的楷模。 王晓鹰导演应该也有此意。 3、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鸣、徐昂,《我爱桃花》。 剧情介绍: 唐时,渔阳燕市少年,与牙将张婴之妻通奸。某夜张婴醉归。张妻忙将冯燕藏起。不想张婴醉卧时压住了冯燕放在椅子上的巾帻。待冯燕欲逃时,示意张妻将那巾帻拿来。张妻悄然而到张婴身旁,彼时巾帻压在张婴身下,张妻会错了意,以为冯燕是要张婴腰间的刀,而要杀自己的丈夫。遂悄然将刀抽出,递给了冯燕。冯燕原想戴着巾帻跑走,不想这女人拿了一把刀给自己,“我要巾帻你却给了我一把刀。”罢,罢,这样的女子心也太毒,一刀把女子砍了。戏的由头是这个。大量的戏是关于现代某剧团男女主演对于情人关系的争论。 夏木说: 这是年任鸣导演的小剧场话剧,副导演为徐昂。 一直到今天,《我爱桃花》这部剧仍然在首都剧场的小剧场演出。这足以说明它生命力之顽强。 这部剧有《暗恋桃花源》的味道,跳进跳出更符合大陆人的话剧风格。虽然我一直不喜欢任鸣导演,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剧代表了北京人艺原创小剧场剧作的风格。(当然,这种风格在今天已经快要被打破了,我喜欢,嘿嘿) 4、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顾威、任鸣,《北街南院》。 剧情介绍: 《北院南街》是出现代京味儿戏。讲述了一个在非常时期北京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座北的老街、朝南的小院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现代的气息,使人联想到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出戏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再现了非常时期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和普遍心态,表达了他们的精神气质。 夏木说: 《北街南院》是非典时候的故事,我之所以选这部剧,正是因为它所讲述的非常时期的寻常故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朱旭老爷子和吕中奶奶的联袂主演,以及顾威先生作艺术指导。 当时濮存昕、杨立新、吴刚、王刚、张万昆这些演员,还在里面演着他们的孩子和龙套。美好到疯狂的年。 5、年,国家话剧院,王晓鹰,《哥本哈根》。 剧情介绍: 天堂,或许是地狱。 三个灵魂今天聚在了这里…… 他们谈,谈年的战争,哥本哈根9月的那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他们谈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还谈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他们谈战争时期个人为自己祖国竭尽全力的权利,炸弹扔下后城市里狼籍扭曲的尸体…… 他们谈这谈那,最想说清的却是两个影响了世界物理学进程的诺贝尔获奖者沃纳·海森堡和尼尔斯·波尔在年的哥本哈根会见——谜一样的会见。 他们不断地叙述着会见的“真实”,结果却依旧不定…… 夏木说: 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时间之河的一滴水,在我们找寻它的时候,它早已远去。 而《哥本哈根》所展示的,就是人们苦苦找寻即便死后也不能释怀的过程。 简单的舞美,简单的服装,一切都是白的,白的天,白的地,甚至打开房门,是白的光。 然而苦苦追求的真相,还在遥远的地方。 6、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林兆华、李六乙,《白鹿原》。 剧情介绍: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北方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卷。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演绎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悲烈情节。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白鹿原上经历了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的风风雨雨,王旗变幻,国恨家仇,交错缠结,冤冤相报……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夏木说: 这是陈忠实《白鹿原》小说的忠实呈现版本。只不过编剧孟冰把它缩小到了舞台上能够呈现的样子。说起舞台,不得不佩服人艺的舞美设计——易立明先生、戴贵江先生。这两位把舞台做成了一个大斜坡,从房屋到沟坎,从草垛子到手推车,舞台的容量被大大加强,而出色地舞美又使得以濮存昕、宋丹丹为代表的演员发挥得更加出色。老腔的运用,真的吼破了胆。 7、年,国家话剧院,孟京辉,《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剧情介绍: 两只狗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他们寻找幸福的生活,寻找伟大的理想,然而城里的世界并不象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四处碰壁之后,他们对生活产生了各种意见,这些意见是他们简单纯洁的头脑无法理解的生存难题。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饱饭,来福和旺财在街头卖艺,参加明星选秀进入娱乐界,去当保安,被富人收养又被抛弃,被打狗队打得遍体鳞伤,最后,他们决定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管生活有多艰辛,一定要勇敢地走下去! 夏木说: 孟京辉导演继《恋爱的犀牛》之后的力作,主打搞笑,也确实完成了搞笑的任务:演出过程中,拿到了次笑声,次掌声。差点笑断气。 而那种小人物的可怜可悲与奋斗乐观精神,会在整部剧结束之后融汇到脑子里。 8、年,国家话剧院,查明哲,《青春禁忌游戏》 剧情介绍: 孤独、忧郁的数学女老师叶琳娜·谢尔盖耶夫娜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个飘雪的寒夜,四名热情的学生会来为她庆祝几乎淡忘了的生日;她更没想到,灿烂的鲜花里,藏匿着一场青春的“游戏”。 “游戏”缘于一把“钥匙”。孩子们要借用它打开存放考卷的保险柜,他们带来了正确的答案,企图调换;他们是即将毕业的十年级学生,不理想的毕业考试成绩将毁掉美好的未来;而叶琳娜恰好保管着钥匙,可她拒绝交出…… “游戏”进行中,理想与实用、封闭与袒露、真实与谎言、激情与冷漠、执着与困惑、规则与无忌、坚守与摧毁、昨天与今天,在较量、搏杀! 风雪后的明天,会是什么样的呢?…… 夏木说: 理想主义的老师和残酷冷漠的学生。 在残忍面前溃不成军的正直和在正直面前勇往无前的残忍。 一览无遗的呈现和一败涂地的良心。 每个人都应该去看这部剧,至少要读读剧本。 9、年,国家话剧院,王晓鹰,《霸王歌行》。 剧情介绍: 楚汉之争,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一段中国人所熟知的历史,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巨鹿之役、鸿门之宴、鸿沟协定、垓下之围、舞剑别姬、乌江自刎……文艺家们历来咏叹不绝。西楚霸王项羽,学术界、戏曲舞台或是民间,都记住了他的粗莽勇武,甚至缺少谋略。 《霸王歌行》中的项羽却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他天真任性爽直磊落,他鄙视贪生怕死,鄙视阴谋诡计,他崇尚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崇尚祖父项燕那种坦荡悲壮的生命终结。他决定要杀刘邦并非是与他争夺地盘的需要,他从内心深处瞧不起这个市井无赖。可已经闪露寒光的青锋剑最终还是插回了剑鞘,只是由于那一刹那,亚父范增“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如此,光明正大的较量便成了鼠窃狗偷的阴谋!一个一生追求坦荡的人如何能容忍阴谋?历史证明,这一插入剑鞘铸成了大错,历史的紧要关头,他把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项羽的理想中的生命状态是与自己深爱的女人一马双跨,逍遥于山水之间。虞姬说:“这个世界不好,是因为总有人要用刀说话。”项羽记住了,因为这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不用刀说话,用人格魅力和高尚。这样,他们的相爱,他们的生死与共,便矢志不渝。 楚歌阵阵,悲壮悠扬,仿佛自天而降。“汉兵已掠地”,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上。都听得京剧里虞姬唱“大王意气尽”,而真正的虞姬,对项羽,既不埋怨也不惋惜,她深深地理解他,平静如水,拔剑自刎。作为项羽的女人,她和项羽一样,不为其他,只要给自己一个交待。 历史竟成了这样,项羽似乎明白了,“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这便是《霸王歌行》中的项羽,这便是《霸王歌行》中仰天长歌的诗人。 夏木说: 这部剧解构了历史。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会十分讨厌。 滴血成了风格,脸谱构筑人物,唱念做打溶于对白动作之中,圆融。 1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林兆华,《窝头会馆》。 剧情介绍: 北平解放的前一年——年的夏天、秋天和冬天。 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住着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他们形形色色而性格迥异,有的爱钱如命,有的谈吐刻薄,有的心胸狭窄,有的猥琐木讷,有的病入膏肓,有的隐私诡异……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这些小人物穷困潦倒,饱受苛捐杂税、物价飞涨、恶人横行等等社会弊病的折磨,却在绝望之余对未来怀着深深的期待与憧憬。腐朽的社会坍塌了,它无法泯灭人性的美好,更无法阻挡新生的快乐和扑面而来的光明。哀伤之后,曙光悄悄降临,旧的去了,新的来了…… 夏木说: 这是我最爱最爱的一部剧。 我很难说出来这部剧好在哪,出色的台词?精巧的舞美?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都有,都是满分,可哪一个是最能打动我的呢? 不知道。 这是太好太好的一部剧了。 刘恒编剧,从初稿到最后一共改了十几遍,从最开始的污言秽语满天飞到最后的克制而放肆,参加剧本评审的老师说,光是剧本的创作过程,就可以写成一个凤凰涅槃的故事了。 林兆华导演,彼时大导73岁,身体硬朗,创作热情极高,在排练厅里跟演员一遍一遍过戏,真正地做到了“戏比天大”。 曾力、易立明、英姝负责灯光、舞台美术、音效, 何冰、濮存昕、宋丹丹、杨立新、徐帆、马新耀、兰法庆、郭奕君、荆浩、傅伽、雷佳、何靖主演。 后世代的神仙阵容了。 (还会再演……谁跟我去人艺门口排队买票啊……要前一天下午到售票中心等到第二天上午八点开票……) 1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徐昂,《喜剧的忧伤》。 剧情介绍: 抗日战争爆发期间,由北平迁往重庆的喜剧剧团的一名编剧前往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将自己新创作的剧本呈交戏剧审查科刚调任的审查官审查。然而刚从前线负伤归来的审查官,厌恶戏剧,而且剧本本身更是不可救药。心怀梦想又肩负整个剧团生存压力的编剧一次又一次拼命地完成审查官苛刻的剧本修改意见,但是七天后…… 夏木说: 徐昂导演,宋丹丹表演指导,原作是日本剧作家三谷幸喜。 完美的剧本和无懈可击的演技,首演谢幕的时候,观众死活不让走——当时人们追星还没这么疯狂,纯粹是因为太好看了。 1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鸣、唐烨,《甲子园》。 剧情介绍: 离家出走独自闯荡的海归女陈爱林,因父亲突然离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居甲子园,愕然发现她的家已经变成了一所老人院!这里住着形形色色的暮年老人。乐天的退休建筑师黄仿吾;优雅的美籍华人彦梅仪;沉迷易经风水人称半仙的老姚;头脑不清的军人金震山和口无遮拦的金奶奶……原本活得安闲自在的老人们和心事重重的的陈爱林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她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掀起靡然风波!历尽人世的耆英们,以他们的人生累积和历练接受挑战,从而泄露出他们各自不为人知的秘密……黄仿吾和这座神秘房子的渊源,令陈爱林震动。现实与过往,利益与信义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牵连。这一切解悟了爱林困惑的迷途,寻回亮丽的关爱人生。 夏木说: 首先,这个剧本是有问题的。很多转折、矛盾都差强人意。 其次,导演是有问题的。很多设置都马马虎虎, 但是,演员没问题。 蓝天野、吕中、郑榕、徐秀林、朱旭、朱琳…… 上古时代的神仙们,这是他们最后一次集体亮相,这几年,有几位已经仙去。 当他们站在台上的时候,我能看到的,是所谓的“匠人”的精神,是真诚的体验派的表演,呼吸之间都是人物,而且,八九十岁的人,台词依旧硬朗,大剧场最后一排的人依旧能听得清清楚楚,不得不说,这是真正的功力。 13、,国华话剧院,孟京辉,《空中花园谋杀案》。 剧情简介: 垃圾处理场,一辆被垃圾掩埋的劳斯莱斯汽车,车内无人,现场留有大量血迹,并散落部分燃烧过的纸灰,一堆猫毛和元人民币,经查明这是房地产大亨汪总的,汪总离奇失踪,ATM机里惊现残肢,警方初步断定这是一起恶性谋杀事件,为了找到杀害丈夫的凶手,汪太悬赏了一套楼王,名叫空中花园,究竟是谁杀了汪总,谁是凶手?整个城市为了空中花园而疯狂!新的谋杀即将开始…… 夏木说: 这是部音乐剧。这部音乐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孟京辉的导演。 孟京辉总有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有时候好用,有时候不好用。这部剧是恰到好处,歌也不错。 14、年,国家话剧院,孟京辉,《活着》。 剧情介绍: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当然,《活着》讲述的远不止这些…… 夏木说: 《活着》这本小说已经是经典中的经典了,张艺谋的电影版也非常动人。孟京辉的话剧版则让人撕心裂肺——当然也要归功于黄渤的演技。 只说一个片段: 当亲人去世的时候,很多演员表现悲痛的方法是大吼大叫流眼泪,而黄渤则拿了一瓶水,边走边洒,最后浇到了自己的头上。那一刻我真的是被震撼到不能呼吸,配合着红色灯光和弥漫的烟雾,仿佛我也成了那个失去所有亲人朋友的孤苦无依的人…… 15、年,国家话剧院,《死无葬身之地》。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年夏季,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法国北部某镇,五名法国抵抗运动男女游击队员战斗失败被俘虏,恐惧与仇恨交加,他们已没有秘密可守,等待他们的将是白白受折磨,死亡与痛苦一直笼罩着他们。“法兰西民团组织”法西斯分子的拷打开始了,惨叫声声,血流遍地……就在此时,唯一逃脱的游击队长被当作身份不明的人也关了进来。他没戴手铐,但肩负着通知战友改变作战计划、免遭歼灭的使命。对于队长的到来,有的俘虏感到绝望,有的反倒高兴,有的相比之下更觉得不幸,所有人都面对严峻的选择…… 爱与恨、亲与仇、生与死、勇敢与怯懦、崇高与卑鄙、人性与兽性,都交织在一起搏杀、较量。 夏木说: 依旧是萨特·米勒的剧本,只是这次是查明哲导演。 顶级剧本+专业演员+一流导演=好看的剧作。 16、年,国家话剧院,《红色》。 剧情介绍与夏木说(之前写了个剧评直接放上来好了): 艺术家和艺术家的助理吵架了。 这个艺术家的助理还是艺术家的疯狂的崇拜者,他也想成为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 罗斯科经历过类似于奥斯威辛的苦难,他终日生活在一个不透光的工作室里,画着一个又一个魔幻的方块,看着色彩扩张,融合,流动。 坎年少成孤,父母被杀的记忆永远存在于他记忆的表层和深处,他向往成为一个画家,只是他的创作理想在一开始的时候看起来还是那么不合时宜。 必须要藐视自己的父亲,把他踩在脚底下,即使你不愿意这么做。 罗斯科跟他的朋友一起,把立体派踩在了脚下,击碎了他们,然而他刚刚站上所谓的艺术巅峰,享受最高的出价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也即将被粉碎被碾压被抛弃。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怨天尤人抨击社会的浮躁,“哪里有很好?我们从来都没有很好。”他抱怨没有人懂他,他抱怨世界变化,他觉得举世皆醉我独醒。只是他的助理,他一直以来的崇拜者他的朋友乃至知己告诉了他真相——即便有人理解你,你也不会相信这人的存在;你在自己的世界里意淫了太多,导致了不可逆转的沉迷。 艺术品只能自己说话。无论艺术家想不想解释。 罗斯科害怕黑色,他无法面对马蒂斯《画室》中的那个黑色花纹,他认为黑色代表死亡代表吞噬代表一切的消逝。就像坎害怕白色一样。他们都有一个悲惨的令人可怜让人动容的过去,他们理应相互理解。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 其实故事是这样的。 罗斯科需要一个助手,所以他的经纪人就给他找来了坎,一个为了生计更为了艺术甘愿为他做助力的小伙子。见面之初,坎对罗斯科的崇拜溢于言表,他想在这个偶像面前好好表现,他想聆听这位使他五体投地的艺术家的教诲,他想观察这个特立独行艺术家的绘画技巧。但是这个时候的罗斯科倨傲冷慢,一如他蔑视所有的世人:“尼采看过吗?叔本华看过吗?弗洛伊德看过吗?都没看过那我怎么和你谈艺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坎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也开始自己的创作,他跟罗斯科的交流慢慢增多,感情也有了基础,只是罗斯科的傲慢和偏见、轻视,让他难以寻找到自己被人认可的感觉。 时间又过了几个月,或者是一年,他们终于变成了挚友,甚至可以说坎成为了唯一一个懂得罗斯科的知己。但是这时候,新的绘画风潮开始崛起,新的势力登上了艺术舞台,总把自己闷在屋子里的罗斯科接受不了被打碎的命运,但是又不忍心让坎与自己一起被时代抛弃。于是,他解雇了坎,赶走了他,让他进入了光明;而自己,用血液画下了最后的一个色块。 机缘巧合我坐在了第一排,演员的台词动作甚至眼神都轻易地看在眼里。当他们开始互相表达“红色是什么”的时候,当坎说清晨的太阳是一种心情一种状态种感觉的时候,当罗斯科声嘶力竭地喊出“撒旦”的时候,我被震撼了,我感受到一种对于一种事物喜欢的绝望。 后来,他们开始刷底色。红色的颜料从他们的刷子里飞出来,落到舞台上,落到塑料布上,落到我的脸上脖子上衣服上,红色,到处都是红色,漫天漫地空气中流动的全都是红色,生命的红色,鲜血的红色,不停爆发无法抑制的红色,决堤一样地流出,倾盆一样地落下,那是生命力,是活力,是按捺不住的表达的欲望,是激荡的时间中唯一可以留下的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独木。 当真相大白,当罗斯科最后的遮羞布被坎一把拉下,罗斯科打电话给四季大饭店解除合约的时候,坎为他高兴,而他要解雇坎。这不是抛弃不是放弃不是被羞辱之后的报复不是任何贬义词语可以沾染的行为,他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放手——去更广阔的天空飞吧,去阳光下见识世面吧,去找到更多能理解你能跟你一起奋斗的同龄人交流吧!你们会创造另外一个奇迹!尽管,你们要先踩碎我。 坎走后,罗斯科割断了自己的动脉,他把血泼在了画布上,完成了最后的杰作,也是他最后的反抗。他打赢了金钱,却败在了他日夜追寻的艺术手上。 看着一大块的红,心里很难受,有些抱怨编剧的无情。但是罗斯科理应有这样的结局,因为他是艺术家,他有自己的理想,这是他最后的升华,是他对一场必败战争的最后的反抗!虽然输了,但无上光荣! 17、年,天桥艺术中心,田沁鑫,《北京法源寺》。 剧情简介: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光绪、慈禧等人的活动为脉络,以求变图新改变晚清落后挨打的局面为中心事件,以北京法源寺为核心场所,描绘了从年到年之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剧本改编上截取年9月11日至21日十天之内的时间作为核心的舞台时间,选取书中描绘的光绪召见康有为、维新变法的主张形成、谭嗣同侠之大者的风范、梁启超西学求新的追求,展现这一时期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 夏木说: 两个半小时的剧情没有尿点,能做到这一点的剧作已经不多了。 灯光、音效对人物塑造都是加分项,但应该改名叫《戊戌变法及康有为和谭嗣同》。住持和小和尚的设置很有意思,不停打破既定的场景,用小和尚代替观众突破第四堵墙,让观众时刻保持清醒。双方对峙诉说,把已知固有的观念打破,无论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xw/11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8部法国文学经典放射着夺目的光芒上
- 下一篇文章: 龙平平觉醒年代里,我最想写的是陈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