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忌嘴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30929/4265574.html
摘要:英国对这些殖民地不再感兴趣的原因是,一方面,面对殖民地的经济与社会危机,英国承担着道德的责任,必须援助这些殖民地;另一方面,殖民地的政局也变得非常复杂,种族冲突、民族冲突时隐时现,很可能把英国卷入其中。因此,尽早撤离是明智的选择。英帝国的解体让笔者联想起古代罗马帝国的解体,当然,比起古代罗马帝国,英帝国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帝国。然而,世界帝国仍有它终结的一日,现在,要为英帝国的解体做一些结论了。(《英帝国史》(八卷本),主编:钱乘旦作者:姜守明、黄光耀、张亚东、郭家宏、张本英、张红、洪霞、刘明周,江苏人民出版社,年10月第1版)首先,英帝国的解体与20世纪世界上的其他殖民帝国的解体有一些不同,它呈现出四种不同的特征。关于这个问题,西方学者存在明显的偏见。加拉格尔教授与罗宾逊教授是这个领域中最重要的学者,他们的观点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按照加拉格尔与罗宾逊等人的观点,英帝国解体是英国官方心态调整的结果,英国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极大的主动权,换言之,英帝国解体是英国主动放弃的结果,是英国“不想再玩下去了”。这样的结论是与他们的研究思路紧密相连的,这种思路以英国历届政府的殖民政策为主线、以殖民地区域为板块。以这种思路进行研究,就很容易夸大英国政府的作用,而其他因素只是在英国政府心态变化的框架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这样的结论就出现了:当英国政府改变了它们对殖民地的看法时,英帝国就解体了。艾德礼政府见证了英帝国的急速解体这种主流范式得出的结论在现实中是缺乏解释力的,如果英帝国真是英国官方心态调整的结果,英国真的是主动放弃了殖民地,那么为什么在英帝国解体的过程中仍伴随着冲突与战争?当然,冲突与战争的诱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许多时候,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冲突是主要矛盾,换言之,如果英国真的主动推动殖民地的独立,民族主义的斗争就没有必要了,民族主义者与宗主国的战争就不可能出现。然而,在事实上,在笔者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英国各届政府的殖民政策虽然会有差异,但具体对待某一殖民地的政策却惊人地相似,政府更替在许多时候是没有意义的。同时,即使是同一届政府,对待不同殖民地的政策也会大不相同,例如艾德礼政府的中东殖民地政策与它的西印度群岛殖民地政策就差别很大,也就是说,英国对不同的殖民地有不同的殖民政策。经过仔细观察,本卷发现英帝国解体的方式有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在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东南亚殖民地,英帝国解体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英帝国顺利地转换为英联邦。艾德礼政府执政初期,英国仍然没有为南亚、东南亚殖民地的独立做好准备。但是,一方面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者为了独立不惜采取暴力手段,另一方面,二战后的英国政府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英国缺乏镇压民族主义者的物质资源。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他在的英国大选中击败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除了这些实际困难外,英国战略重点的转移也使印度等南亚、东南亚殖民地在英联邦防务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政治家决定在符合英国战略需要的前提下推动印度等殖民地的独立,其一,按照英国的节奏完成独立,其二,把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用另一种方式维护英国利益。印度独立在印度独立后,英国也把这种模式推广到与印度比邻的其他殖民地,例如缅甸、锡兰、马来亚等。这种模式带来的结果是,大部分新独立的南亚、东南亚国家都选择留在英联邦,英国的利益得到部分保障。但是,英国政府的某些战略安排却失败了,例如,维持印度统一的计划没有成功,英联邦也没有变成维护英国大国地位的工具。实际上,在殖民地独立的进程中,英国许多时候不得不妥协退让,殖民地的政治局势对独立进程与结果的影响显得更加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南亚、东南亚殖民地的独立过程中,虽然英国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中推行其帝国政策并不顺利,但是美苏却很少直接插手这些殖民地的独立事务。第二种类型,在中东地区,以巴勒斯坦、埃及、亚丁等为代表的战略型殖民地,英国政府与当地民族主义者激烈对抗,民族主义者最后冲破殖民枷锁,英帝国以崩溃的方式宣告结束。二战之后,英国基于战略考虑,决定继续维持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但是中东的民族主义者坚决反对殖民统治,为此不惜采取暴力手段。在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抗面前,英国继续把本国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逆势而行,试图驾驭桀骜难驯的民族主义运动。结果是,英国与民族主义者出现了激烈的冲突甚至战争。在巴勒斯坦,恐怖袭击让英国军队朝不保夕;在埃及,英国遭受苏伊士运河事件的耻辱打击;在亚丁,英国被激进的民族主义者驱除出去,甚至找不到交接权力的谈判对象。在美苏压力下,英法联军撤出运河区英国的殖民统治也遭到美国、苏联的强烈反对,在巴勒斯坦、埃及、亚丁等地,经常可以发现美苏的影子,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更是以罕见的一致态度来谴责殖民主义。英帝国在这些地区基本上是惨淡收场,新独立的国家也没有加入英联邦,大部分新国家实际上脱离了英国希望的发展轨道,甚至走入英国敌对方的阵营。英国在中东地区的惨重代价证明了,英国必须顺应潮流,应时而变,如果试图抗拒历史潮流,强行维持殖民统治,它只会给英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埃及总统纳赛尔与赫鲁晓夫第三种类型,英国非洲殖民地的独立是以急速调整为主要特征的,从开始坚守到突然放弃,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在英帝国解体的过程中十分特殊。二战后初期,英国在非洲推行双轨政策:以经济开发为主,在政治上尽力拖延独立进程。这一双轨政策招致了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对,最终引发了殖民地严重的政治动荡。在民族主义者的压力面前,英国开始调整政策,决定支持那些温和的民族主义派别,力图主导殖民地的独立进程,以图最大程度地维护英国的利益。但民族主义激进派很快战胜了温和派,英国的计划受挫。肯尼亚独立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殖民地赢得独立,国际上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加强了,而出于冷战战略的需要,美国也力促英国加快殖民地的独立进程。英国政治家明智地认识到英国已经无法阻挡历史的潮流,因而希望通过非殖民化策略赢取民族主义者的好感,通过另一种方式维持英国的利益。这样,英国放弃了原先的政策,加速了殖民地的独立进程。英国的态度转变产生了良好效果,大部分新独立国家决定留在英联邦,英帝国又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向英联邦的转变。英国改变态度的原因是英国政治家逐渐明白变革之风不可阻挡,在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在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世界,放弃殖民地才是最佳的选择,而强行维持殖民地,只能走在中东地区失败的老路。第四种类型,在以西印度群岛为代表的岛屿殖民地,英帝国解体的特征是英国采取主动,要求殖民地走向独立。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英国政府不得不拿英国纳税人的钱来解决殖民地的问题,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国的负担,此时,英国开始千方百计推动殖民地的独立进程。西印度群岛联邦行政区域图最初,英国设计西印度联邦,希望它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在西印度联邦方案失败后,英国又试图设计其他的联邦方案,但这些计划都失败了。诸多的岛屿殖民地最终突破了英国的理想设计而径自走向独立,于是在加勒比地区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小国家。此后,在太平洋与印度洋岛屿殖民地,英国也放弃了冠冕堂皇的道德说教,不顾它们是否适于独立,加速推动这些殖民地的独立进程。英国对这些殖民地不再感兴趣的原因是,一方面,面对殖民地的经济与社会危机,英国承担着道德的责任,必须援助这些殖民地;另一方面,殖民地的政局也变得非常复杂,种族冲突、民族冲突时隐时现,很可能把英国卷入其中。因此,尽早撤离是明智的选择。马岛战争示意图这一事实表明,在一个新的时代,继续维持殖民统治已经变成一件代价高昂的任务了,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战争就证明了这一点,为了名居民,英国消耗了大量的钱财。但此时的英国完全不像美国那样“口袋里有大把的零花钱”,它只是一个捉襟见肘的没落贵族。因此,放弃帝国才是维护英国利益的最好方式。马岛战争中投降的阿根廷官兵从上述四类殖民地独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英国不同届政府对待南亚、东南亚殖民地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对中东地区殖民地的态度也基本一致,在非洲也同样如此。但奇怪的是,同一届政府对待非洲殖民地的政策却出现了度的大转弯,而这样的转变又被另一届政府所延续。由此笔者可以说,英帝国解体不是英国“不玩了”的结果,不是英国政府转变态度的结果,其实英国还是很想“玩下去”的,是形势所迫,时代变了,英国“想玩也玩不动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无敌号在马岛战争后返航回家当时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美苏两霸主宰着世界,在新的时代,老殖民主义难以持续,而英国又没有本钱推动新殖民主义,于是英帝国只能退出历史舞台,老牌殖民大国英国的退场也就在所难免了。(本文摘自钱乘旦主编的八卷本《英帝国史》中的第八卷,江苏人民出版社年10月第1版。内容有删改。经出版社授权刊发。)主编简介钱乘旦,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奖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英国史学会名誉会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博雅讲席教授。长于英国史、现代化和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著作有《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二十世纪英国》,主编有《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英国通史》《英帝国史》等;译著有《剑桥艺术史》《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帝国斜阳》等。部分作者简介姜守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教授黄光耀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张亚东湖南工业大学纪委书记、教授郭家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本英安徽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红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副教授洪霞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副教授刘明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事务所副教授这里是每天带给你惊喜的小石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xw/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