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的来源使用与管理,
北京治手足癣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410/8833423.html 前言 在管理上,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政府主管部一一社会事务部的监管下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成体系。法国从年开始,建立了四个国家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负责基本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支付和管理。一是全国社会保险联合会,负责统一筹集共同制度和特殊制度的养老、医疗和家庭津贴三项保险基金,并将所筹集的资金分配给三个基金会。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三个步骤 全国社会保障联合会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其雇员为国家公务员,主任由总理府任命部门负责人由社会事务部和财政部任命。下设个征收联盟(6个行政大区及99个省)。征收人员约人,征收联盟类似私人企业,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接受全国联合会的业务指导。征收联盟设立董事会进行管理,董事会成员由8名雇主代表、8名雇员代表、4位社会名流组成。二是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会,负责管理和支付养老金。三是全国医疗保险基金,负责管和支付医疗保险金。四是全国家庭津贴保险基金会,负责管理和支付家庭津贴。 ▲社会保障体系此外,在全国各地设有地区和跨地区的医疗保险金库16个老年保险金库1个,以及省级和跨省的基层医保险机构13个,基层家庭补助机构个,基层社会保障费用征收机构个。这些机构在各乡镇、企业设有办事处,构成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网络,负责推款、税金的征收以及各种补助的发放和办理退款报销手续。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分三个步骤:(1)企业登记。利用全国统一的企业管理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登记、查询、统计,每个企业设立一个唯一代码,新注册的企业均会详细登录雇工人数、工资水平等详细资料。 (2)征收。企业根据雇员人数、工资总额等情况自党申报缴纳各种缴费金额,包括雇主负担和为雇员代扣代缴两部分。对不按时缴纳保险费的企业将发函督促,并处以每天1%的纳金,对于故意不缴保险费的企业,将提起诉讼直至扣押企业财产,企业负责人还可能因此而坐牢。保险费的93%是企业自觉按时缴纳的,催缴的仅为5.5%,总的收缴率高达98.5%(3)监督。法国对社会保障基金建立了严格的监督审查制度。 有一大批“保险费征收检査员”,专门负责实施监督检査制度。检査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企业申报情况。检査员具有很高的权威,可以随时索取企业的财务报告、工资支付帐单等材料。主要审查工资总额,包括出差补助、工作午餐、住房等雇员的福利。通常是进行抽査,三年之内,每个企业至少被检查一次。对旅馆、饭店、建筑等临时雇工较普遍的行业,经常进行检查,且通常是现场检查。法国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社会保险和国家财政预算由四个部分构成: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投保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国家及地方财政补贴及其他收入。 年法国社会保障资金各项来源所占比重如下: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占51.9%,投保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占24.5%,国家财政补贴占20.2%其他收入占3.4%。法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对企业和职工等个人根据工资额的抽征。不同社会集团运用不同的社会保险规则,其抽征率也不同。以年为例,医疗保障基金的抽征率:工商企业为8%,其职工为5.6%;国家企业或事业单位为4.5%,其职工为3.75%;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为4.5%,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等独立劳动者为5%。退休金收入抽征5.5%,失业救济收入抽征1%;养老基金的抽征率企业为8.2%,职工为4.7%。家庭补助基金完全由企业承担,抽征率为9%。 ▲法国手工业工作者失业救济基金的抽征率企业为3.48%,职工为1.32%,共计4.8%(年共为6%,企业为4.2%,职工为1.8%)。总计向企业的抽征约为工资的38.2%,职工为13.4%。这种强制性社会征收的金额;年共亿法郎,但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约亿法郎;年为亿法郎,而实际支出约亿法郎。因此,每年政府需给予财政补贴。法国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除用于特殊补贴和管理费用外,主要用于支付各项保险费。-年,医疗保健保险费所占比重从33.1%上升到34.1%;家庭和生育补贴从31%降到14.5%;失业补贴从1.2%上升到9.7%;退休和养老保险费从33%上升到41.4%;其他支出从1%下降到0.3%。 从年到年,各项保险费用平均年增长率:医疗保健保险增加12.21%,老年保险增加13.7%,家庭补贴增加11.2%,失业保险增加18.9%,其他项目增加9.6%。目前,法国老年保险费用支出占第一位,医疗保健保险占第二位。保险费用增长最快的是失业补贴金。家庭补贴金则相对有所下降。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很发达,但也并非尽善尽美,长期以来伴随着它的主要矛盾是各项保险福利包得太多。自进入70年代以来,法国的经济同其它西方国家一样发展速度缓慢,财政赤字每年呈上升趋势,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社会保障体系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社会保险费用开始出现赤字,并逐渐成为法国政府一个不堪承受的沉重负担。种种迹象表明,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濒临崩溃了。 首先,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自年以来,法国的失业率就一直在两位数的高位上徘徊,位居欧洲联盟国家第三或第四远远高于德国和英国,各项社会保险计划负债累累。仅在-年四年内,法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累计就出现了多亿法郎的赤字。年又有多亿法郎的亏空。如果不设法解决这个巨大的缺口,会使整个社会保障体制无法继续运转。 ▲法国失业人群第二,法国的医疗费用逐年攀升,比其它欧洲国家都高。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不仅加重了退休保险的压力,而且加重了健康保险的压力。一方面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照顾,另一方面提供医疗照顾的医生又要逐年提高收费,这样对医疗保险形成了双重压力。年,欧洲联盟国家健康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法国为9.8%、德国为8.6%、英国为7.3%、意大利为8.5%、西班牙为7.3%、比利时为8.3%、希腊为5.79%。 就本国来说,医疗保险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年为7.6%,年上升为8.9%,到年又上升到9.8%。由于赤字累累、债台高筑,因此,自进人90年代以来,法国就一直推行着改革,以求紧缩社会福利开支,振兴经济摆脱困境。其改革的主要内容以下第一项是医疗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开支目前在法国社会福利开支中大约占30%,加上体制混乱、管理不善,医疗保险基金也出现了较大缺口。因此,朱佩总理宣布;从年起,法国的医疗保险将由议会和中央统一筹划、统一管理,以期逐步实现“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同样的社会福利”的原则。 为此,方案宜布,要从目前的各种社会保险基金中抽出一部分由中央政府统筹,同时还要增加收入所得税和增值税,把医疗保健从过去的以就业状况为基础过渡到以公民身份为基础,从过去的只有一部分人享受改为人人都有权享受。第二项是退休金制度的改革。年7月的改革仅在私营企业内部进行。朱佩提出,这次改革要在公用事业部门内全面推行,将公务员和国有部门职工退休保险金的交纳年限由37.5年延长到40年。 第三项是家庭补助金制度的改革。在法国的家庭补助虽然由全社会统筹的,但头绪混乱、名目繁多:有生育津贴、多子女补贴、单亲补贴、孤儿补贴、残废补贴、住房补贴等24种。尽管名目如此之多,但由于申请程序复杂、管理混乱,许多家庭实际上都得不到补助。此次改革提出要把家庭补助制度简化,从而保证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第四项是社会福利基金筹集机制的改革。(1)增加收入所得税在社会福利基金中的比重,从而使法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向北欧福利国家制度接近;(2)把向雇主征收的社会保险金由过去的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改为以增值总额为基数;(3)把过去的由工会、各社会保险基金各负其责的体制,改为由议会和政府统管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 ▲朱佩总理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1)修改宪法,加强议员对社会保险收支的监督;(2)政府与社会保险全国金库签订目标管理协议,严格控制各项开支;(3)将“社会费用附加税”提高一个百分点,即由现行的2.4%提高到3.4%,建立为期13年的社会保险赤字偿还基金;(4)限制缺口最大的医疗保险开支,将医务人员工资冻结一年;(5)设立医疗手册,增收门诊费和住院费;(6)改变家庭津贴发放办法;(7)将公务员和国有部门职工退休保险金的缴纳年限,由年延长到40年。 总之,法国政府对社会保险的改革方向,一方面是努力将行业性社会保险与其它人员实行的普及制度统一起来,并继续采取可行措施把过大的医疗保险开支规模压下来;另一方面是使议会和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由站在社会保险之外逐步增强参与力度,并积极发挥税收的强制性作用,将按工资缴费的办法与按个人全部收入为基础纳税的办法相结合,进一步增加政府的社会责任。社会保障预算和支付情况将提交议会批准,社会保险当年赤字超过亿法郎后议会必须予以千涉,争取社会保险财务收支平衡。 国有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法国的国有经济发展的历史较长,规模较大,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比较突出。早在16世纪,就成立了戈博兰地毯作坊,专门制造和供应宫廷所用的地毯和挂毯。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进一步出现了某些生产行业的国有化与国家垄断。例如,19世纪产生了烟草(年)和火柴(年)的国家所有制,并形成了铁路网。20世纪初,国家又建立了酒精生产行业。但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国有经济的比重不大,国有财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足10%。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国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和适应战争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管制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将军事工业及其相关行业控制在国家手中。 第一次世界大结東后,法国政府仍继续采用国家在战争期间干预经济的一些办法,同时还实行许多发展国有经济的措施。如年实行了国有化政策,通过不固定的法律形式对一些工业部门实行“国家管理”。-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法国政府为使大批私人企业免遭破产而对它们进行拨款,同时还占有法国航空公司、勃列航空公司和泛大西洋航空公司等最大公司中的股票,形成了以国营公司和混合公司为组织形式的国有工商企业队伍。从那时以来,法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 ▲法国航空公司第一次国有化运动产生于年人民阵线政府时期。当时,执政的社会党为了应付紧迫的战争形势,首先对铁路实行了国有化,国家掌握了国营铁路公司51%的股份,同时采取强硬政策把许奈特兵工厂、蒙契吉兵工厂、雷诺坦克厂等十多家军工企业实行了国有化。-年戴高乐临时政府时期。为了恢复和重建法国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国有化法律和法令,巴黎国民贴现银行以及34家保险公司收归国有。 旨在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加快经济恢复和复兴进程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提供了重要保证。第三次国有化运动产生于80年代初当时法国经济经过了年期间15年高速增长(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7%)以后,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和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使国内经济矛盾更加激化,以致于年的经济危机以后,国内积累率明显下降,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滞销。 国内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下降,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使法国经济增长进入到一个缓慢发展阶段(-年间的工业产值平均增长只有1.4%),与此同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年失业大军达到万人,占法国自立人口的8%),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化。这次国有化主要涉及工业和金融领域。五大工业集团(法国通用电气公司、圣班公司、佩希内一于吉纳一库尔曼公司、罗纳一普朗克公司、汤姆逊一布朗特公司);两大金融公司(巴黎荷兰金融公司和苏伊土金融公司)以及存款在10亿法朗以上的36家大银行收为国有。 早先已经实现国有化的几家大银行中的私人股完全国有化。通过这次国有化运动,法国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大约多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营业额占工业企业总营业额的比重,从22%提高到40%;出口额占企业出口额的34.6%;投资额占工业企业投资额的比重从15%提高30%。职工人数占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从12%提高到23%。到年1月止,国家控制的银行有家,占本国银行总数的一半以上。 ▲汤姆逊一布朗特公司国有化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分别占到国家信委员会注册银行存款和贷款总数的84.6%和89.8%,占全国银行系统存款和贷款总额的74%和75%。通过这次“国有化”,较大地提高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年,在全球性私有化运动的推动下,法国的右翼政府主张经济自由化,减少国家干预,对国有企业进行逐步私有化。法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低下的状况;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更好地适应欧盟有关进一步开放市场协议的要求。法国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是从竞争领域中经营状况较好、盈利水平较高的企业开始的,从易到难,而且将出售、转让企业股权的收益投入到负债沉重、长期亏损的企业,待其生产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后再上市。根据年6月26日法律和年8月6日法律,规定由国有部门转让到私营部门的共有66家企业。 其中工业公司9家,银行和金融司42家,保险公司13家,大众传媒企业2家,拟私有化资产金额共计0亿法郎。这使得国有部门在经济中的份量有所下降。到年,国家控制的企业数为家,职工人数(.万)占非农就业总数的1.5%,增加值占国内增加值总数的16%,投资占国内总投资的25%。 ▲欧元年7月19日法国新的私有化法案出台。它大大削弱了国有部门在经济中的份量。该法律批准对21家国有企业集团进行私有化,涉及到约家企业(职工人数达66.8万),这法律的实施将使国有部门占非农就业总数的比重从11.5%降到7%;并对所有行业产生影响,其中在工业领域中有9%的就业人口转入私有企业,涉及的部门有钢铁、石油、基础化学、汽车、航空制造。 结语 有色金属加工和电子等;在金融领域中,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比重从原来的1/3下降到5%,在保险行业中,国有企业将几乎不再存在,这次私有化之后,国有部门中的大型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余下的主要在基础经济部门中,如法国电力公司、法国煤气公司、法国煤矿公司、国营铁路公司、巴黎独立运输公司和法国邮政及电讯公司等,这些企业将占国有企业就业人数的3/4。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10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世界最为廉政的国家,丹麦这个名字到底什
- 下一篇文章: 法国研究人员找到破解WannaCry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