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登上了英国王位。查理二世也十分重视海军的发展,赐予了英国海军“皇家舰队”的称号,并任命自己的弟弟詹姆斯公爵(未来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为“皇家舰队”的最高指挥官。

为了进一步打压荷兰的海上霸业,查理二世推出了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英国向荷兰的海外殖民地发起了新的攻势。但是,在克伦威尔去世后,因为高级军官们忙于争夺权势,英国海军的发展有所退步,战斗力也有所下降。与英国相比,荷兰的海军则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一次英荷战争之后,《航海条例》的阴影在荷兰海军心头挥之不去,他们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一雪耻辱,因此海军的训练从未懈怠。此时荷兰海军的统帅是德奈特上将,这位将军励精图治,不仅严明军纪,还改变了作战思维。以往,荷兰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为商船护航,德奈特将军认为荷兰海军要想摆脱被动作战局面,就要抛开为商船护航的模式,由海军独立作战,这样才能减少后顾之忧。

当查理二世颁布了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时,正准备复仇的荷兰海军终于无法忍耐下去,开始采取战略行动。年8月,德奈特率领⑧艘战舰前直理往西非,从英国人手中收回了原属荷兰的据点,小试牛刀。年2月,荷兰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了。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原本磨刀霍霍的荷兰海军却并没能如愿地给英国海军沉重的一击,反倒处于劣势。在英国海军的凌厉攻势之下,荷兰海军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只能保证维护好自己的交通线不被英国人切断。从年年初开始,英荷双方进入了战争僵持阶段,主要是由于荷兰同法国、丹麦结成盟友,共同反对英国,两国不仅向荷兰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法国还牵制住了英国的20支战舰,这使英国的实力受到削弱,双方基本上处于实力均衡的状态。在僵持阶段,双方频繁开战,几个月内就发生了5次交火,战斗场面异常激烈,战斗结果互有胜负。年9月之后,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荷兰一方倾斜,虽然达种结果的出现是荷兰舰队整体奋勇作战的结果,但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德奈特将军的一场华丽的表演。

德奈特将军几次出奇兵,打得英国舰队措手不及,而最经典的一场战役要数驶人泰晤士河,对英国本土进行的打击。年6月19日,德奈特将军率领由59艘舰船组成的荷兰舰队趁着夜色航行到了英国的泰晤士河口。这时正值涨潮,德奈特命令舰队先溯流而上进人泰晤士河,然后用炮弹袭击两岸。很快,荷兰海军摧毁了几处英国炮台,并登陆夺走了大量的黄金、木材等。当荷兰舰队驶到一个船坞时,发现这里停泊着英国的18艘大型战舰,荷兰舰队以猝不及防的速度将防守战舰的岸上炮台击溃,然后向着英国战舰开火,最后英国有6艘大型战舰被荷兰舰队的炮弹击毁。德奈特还将“皇家查理”号战舰俘获,作为战利品带回了荷兰。荷兰舰队在泰晤士河里横冲直撞了3天,并给英国造成重大打击之后才安全返航。之后,德奈特又对泰晤士河口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封锁。

德奈特的奇袭给英国造成了高达20万英镑的损失,并严重地挫伤了英国海军的锐气,使这堂堂的皇家舰队还没来得及组织大规模反攻的时候,就让德奈特全身而退了。

英国遭受了这次惨败,加上伦敦暴发了瘟疫和大火,因此难以再和荷兰抗衡下去,于是提出了和谈。年7月,英荷两国签订了《布雷达和约》。根据和约,英国将新的《航海条例》中的一些苛刻的条款取消,归还了在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占领的南美洲的荷兰殖民地,并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利益;荷兰将自己的北美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等地割让给了英国,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个条约双方互相出让了部分利益,是一次就瓜分殖民地达成的妥协。但总体来看,英国在这次战争中属于失败的一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1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