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荐书带你了解世界上伟大建筑背后的故事
日前, “建筑界诺贝尔奖”得主 理查德·罗杰斯自传 《建筑的梦想》全面上市: 世界上伟大建筑背后的故事, 一场大师级的人生逆袭, 建筑大师理查德·罗杰斯的“后浪”岁月。 00:36★一本书带你了解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千年穹顶、劳埃德大厦等世界知名建筑落成背后的故事。 ★这不只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社会的书。 《建筑的梦想:公民、城市与未来》记录了罗杰斯从一个穿着牛仔裤参加顶级颁奖礼的小建筑师成长为建筑大师的经历,还收录了数百幅他亲自甄选的手稿、图纸、照片等,是其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凝结。 该书不仅仅是对罗杰斯建筑生涯的撰述,也是对人类如何创造更好的居所、更好的社会的反思,这本书同作者一样,既具备深刻的思考,也拥有丰盛的细节与灵感。 理查德·罗杰斯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一生致力于用建筑影响社会与人类文明。 年,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被授予美国建筑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AIA金奖,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这位当代顶尖的建筑师。从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到伦敦的劳埃德大厦,从马德里的巴拉哈斯机场到香港的汇丰银行,罗杰斯留下了诸多名垂建筑史的经典之作。 罗杰斯在自传《建筑的梦想:公民、城市与未来》中回顾了他身为一名患有阅读障碍、不擅绘图的青年,是如何成长为建筑大师的。 阅读障碍——懵懂建筑梦的第一道阻碍 罗杰斯出生于佛罗伦萨,父母是出身良好的中产阶级。二战爆发后,一家人放弃优渥的生活,逃难到英国。罗杰斯被送往寄宿学校。陌生的环境、语言以及严苛的校规令他无所适从。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记不住每天要背诵的课文。 那时罗杰斯并不知道,这是一种叫做“阅读障碍”的疾病,患者在听写、阅读和表达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他因此被其他孩子叫做傻子,受尽欺负。 直到十一岁,罗杰斯才真正开始阅读,他克服重重困难,在阅读中发现了乐趣,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他所能得到的一切作品,才慢慢克服了阅读障碍对他的影响。 之后,罗杰斯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通过了建筑联盟学院的考试,但由于绘图和写作能力太差,入学后成绩很不理想。有教授建议他转行设计家具,但罗杰斯并未退缩,并反问教授:难道家具设计就不用绘图了吗?通过刻苦的练习,罗杰斯的画图终于有了较大进步,还写出了一篇关于城市未来的论文。 罗杰斯在毕业项目中设计了一所特殊教育儿童学校,被建筑师彼得·史密森称赞“不仅能影响建筑本身,还能关怀居住在里面的人”,而人文关怀,正是他后来和伦佐·皮亚诺合作设计的蓬皮杜中心夺得竞赛大奖的关键。 蓬皮杜中心——建筑生涯的重大转折 人们经常把卢浮宫博物馆和蓬皮杜中心并提,认为前者是法兰西古代文明的代表,而后者是现代巴黎的象征。而蓬皮杜中心的建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意想不到的艰难。将近五十年后,罗杰斯在自传中回忆了蓬皮杜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种种惊心动魄。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政府决定在首都建一个文化中心,公开向全世界征求设计方案。罗杰斯和皮亚诺设想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它将是一个属于所有人的地方”,它也将是一个人类活动的灵活场所,具有开放的内部空间,能实现多样、可重叠的使用功能。最终,罗杰斯和皮亚诺的设计从49个国家的个方案中脱颖而出。 当时两人寂寂无名,获奖结果引起法国建筑界的不满。他们不断施压,中断了罗杰斯团队的建设;后又遭遇法国钢铁供应商的集体勾结抬价;最有力的支持者蓬皮杜总统去世,给了罗杰斯团队又一个沉重的打击。罗杰斯通过天才般的应变能力化解了一次次危机。 蓬皮杜中心终于竣工。人们抑制不住好奇,排着长队参观这个形状奇特的“钢铁怪物”。批评的浪潮开始反转。那年参观蓬皮杜中心的人数达到七百万人,比参观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的人数总和还多。蓬皮杜中心的成功,毋庸置疑。 建筑师的角色——落脚点始终是人 罗杰斯曾说:“人们畏惧新生事物,而我却害怕陈旧的。”蓬皮杜中心的设计不仅仅是建筑风格上的创新,也是建筑理念上的突破。它拥抱多元开放的文化,吸引每一个经过的行人前来探索。 罗杰斯建筑理念的落脚点,始终是人。正如罗杰斯所述:“《建筑的梦想》不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社会的书,一本关于公民的书。”它和作者一样,既具备深刻的思考,又拥有丰盛的细节和灵感,书中探讨的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与环境,每一位心怀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都值得阅读。 《建筑的梦想:公民、城市与未来》 作者:[英]理查德·罗杰斯理查德·布朗 译者:张寒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刘丽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11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一场失败的东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