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何不进攻瑞士与瑞士是永久中立国没
NO.-瑞士幸存 作者:MissBear 编辑:冷小军/出品:冷热军事史 二战中的纳粹德国是欧洲的梦魇,波兰、荷兰、比利时、法国、卢森堡等国在「闪电战」打击之下要么缴械投降,要么土崩瓦解,整个欧洲处于空前的恐慌之中。 然而,一个小国却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钢铁洪流中得以生存,那就是「永久中立国」瑞士。那么,弹丸之地的瑞士为何能够避免纳粹入侵呢? ▲瑞士的地理位置 希特勒进攻瑞士的圣诞树计划 ▼ 充满野心的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帝国从来不会停止征伐的脚步,命运悲催的波兰再一次遭到民族浩劫,雄霸一时的法兰西被瞬间撂倒,一些中立小国也未能因「中立」的特殊身份而逃过一劫。 当纳粹德国逐步稳定西线局势之际,攻打瑞士便提上了日程。瑞士虽小,但战斗力极强。 传说他们曾在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之际向他收取「过路费」;哈布斯堡家族数次在瑞士人的领土吃瘪;将勃艮第公国带入强盛期的「大胆」查理也遭到了瑞士军队的羞辱;瑞士的雇佣兵成了各个国家补充军事力量的重要选择。 ▲中世纪、近代早期的瑞士长枪兵 面对这个欧洲小强,希特勒投入间谍的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一个被称为「福兰克大叔」的人掌管着德国在瑞士的1千多名间谍,这些间谍潜入瑞士的工业界及政治领域。德国间谍机构的头目弗雷茨·海兰德给这些间谍配备了金钱、假身份证明、电台以及照相机等。 这些间谍们在瑞士境内广泛搜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报,并不时地从事各类破坏活动以扰乱瑞士人心。 ▲二战德军 除此之外,希特勒也准备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希特勒计划派步兵佯攻瑞士北部防线,吸引瑞军主力,然后出动装甲部队迂回包抄瑞军后路将其一举歼灭。可以说该计划就是击败英法联军的「镰刀行动」的翻版。 希特勒最终并未大举进兵瑞士,其中缘由困扰了不少人。 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 ▼ 年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承认了瑞士独立,瑞士从此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此后的《维也纳和约》正式承认了瑞士的中立国地位以及永久不可侵犯的权利。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欧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尝到了足够的甜头,即使欧洲大陆打得腥风血雨,瑞士却能独善其身。瑞士的中立地位使得希特勒不得不权衡攻打瑞士会带来的后果,国际舆论可能对他极为不利。 瑞士处于几个欧洲大国的缓冲地带,加上中立国的地位,对其在二战中免遭德国侵略确实有点作用。但仅以「中立国」来解释过于牵强了,荷兰、卢森堡同为中立国家,却未能逃过纳粹的魔爪。 那么,瑞士究竟为何能幸免呢? 希特勒不敢恣意对同胞下手 ▼ 瑞士和德国一样,都以日耳曼人为主体民族。在瑞士国内存在着德语区和法语区,其中德语区人口占多数,65%的瑞士人说德语。 希特勒推行种族主义政策,在他看来,日耳曼民族是高等民族,凡属其他(低等)种族的人都得为它服务。希特勒把犹太人归为低等种族,他本人对犹太人异常愤恨,在二战中对犹太人进行了种族灭绝。 ▲紫色为瑞士说德语的地区 在希特勒这套种族理论洗脑下,德国人赞成他策划好的侵略压迫其他民族的计划。 在二战开战之前,希特勒就曾将其「种族主义」政策进行了实践。为了掠取苏台德地区,希特勒就称该地区是日耳曼民族为主要民族,应当划分至德国领土范围内。由于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捷克斯洛伐克吃了哑巴亏,将领地拱手让出。 但如果面对的是瑞士——这个和德国同种族的国家时,希特勒就不好直接下手了。如果大举进攻瑞士,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公然和自己的政策作对。 ▲张伯伦,英国首相,绥靖主义代表 瑞士人精心备战 ▼ 瑞士人的出身确实帮了忙,但他们充分的作战准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和德国人硬碰硬,瑞士不仅人少,作战资源等方面也是处于下风的,为此他们依托阿尔卑斯山的有利地形,广泛地建造「内堡」(所谓内堡是军事建筑学的概念,即一个堡垒建于另一个堡垒里面,以便主堡的防守能持久到足以把敌人驱逐出去)防御工事来抵抗德军。 在兵力动员上,瑞士人也是下足了功夫。瑞士人二战开战之际便集结了40万人的军队,而这一数字随着二战的深入发展也在增加,军事辅助人员和军队人数合计高达85万人,瑞士的议会更是通过了延长军事训练的政策来加强战备。 面对瑞士人的精心准备和其历史上的辉煌战绩,希特勒想拿下瑞士恐怕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瑞士在军事上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德国通往意大利的圣哥达和辛晋龙隧道。德国人必须通过此隧道才能把物资运给其盟友意大利。而瑞士已在隧道埋下了大量地雷,一旦德军入侵瑞士,瑞士人便会选择玉石俱焚。 德意之间的联系一旦中断,对于两大轴心国而言后果都不堪设想。况且德国采取的是四面出击的策略,倘若战略要道遭到打击,那么其称霸之目标则无从谈起。 ▲二战德军 希特勒有更大的野心 ▼ 击败法国之后希特勒便对英伦三岛进行狂轰滥炸。如若征服大英帝国,那么希特勒的「伟业」则会多一层光芒。 「海狮计划」失败后,希特勒又启动了「巴巴罗萨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是苏联,希特勒似乎是想完成拿破仑未曾实现的愿景;除此之外,希特勒还派遣隆美尔去非洲开辟战场,协助意大利建立所谓的「新罗马帝国」。 ▲巴巴罗萨行动中的德军 希特勒的这些计划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单单为拿下一个战斗力顽强且资源匮乏的瑞士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希特勒为了实现更宏伟的帝国大业,基本放弃了瑞士。 瑞士的暧昧 ▼ 二战过程中瑞士在既没有全力抵抗法西斯入侵,也并非彻底保持了中立立场。实际上瑞士对纳粹德国采取了「暧昧态度」。瑞士银行为德国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此外瑞士还为德军提供了一部分战略物资。 ▲二战中的瑞士 作为没有话语权的小国,瑞士能在二战中免遭屠戮,实在是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一个奇迹。 -延伸阅读- -冷热军事史更多好文- ▼ 郭子仪解放军将军龙兴之地 犹太人海洋强国梦韩国总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6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班牙帝国衰亡史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