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价低迷的情况下,菲利普66自年开始出售了3座炼厂。图为在洛杉矶威尔明顿地区的菲利普66炼油厂。

据IHS能源咨询公司最新专题报告,4月中旬,雪佛龙宣布,公司已为在夏威夷的巴伯角炼厂(Barber’sPoint)找到了买主;一个月后,埃克森美孚称,将完成加州的托兰斯炼厂(Torrance)装置销售。这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出售炼厂的两宗最新交易。

年底以来,六大国际石油公司(BP、雪佛龙、埃克森美孚、菲利普66、壳牌、道达尔)下调了万桶/日炼油加工能力,相当于它们总产能的20%,现在这一趋势仍在继续。今后的业务调整,国际石油公司将改变以前在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做法,有的公司将基本依赖几个市场的少数炼厂。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公司还是“全球性”的大公司吗?

BP

BP是炼厂调整方面最积极的国际石油公司。自年底算起,公司已出售或关闭了万桶/日产能,而六大国际石油公司平均下调产能70万桶/日。此前,BP有24座炼厂分布在5个地区:美国、欧洲、亚太、独联体国家、非洲。后来,BP剥离了秋明BP合资企业,在美国的5座炼厂也卖掉了2座。

未来,BP计划剥离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德国的合资项目鲁尔石油(RuhrOel),为此BP将放弃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和施韦特(Schwedt)两座炼厂股权,减持拜恩石油(Bayernoil)股权,炼厂总数将由14座降至12座。BP尚未公开宣布下步如何削减业务,但在澳大利亚的炼厂盈利能力差,估计在不远的将来,即使不关闭也会剥离。据传,BP也在考虑出售公司在非洲唯一剩下的南非杜尔班炼厂(Durban)。

雪佛龙

雪佛龙年以来炼油能力下降了18%。这次又大幅削减业务组合,既剥离相对次要的拉美和欧洲炼厂,也包括能力较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炼厂。公司炼制加工能力累计减少了35.5万桶/日,六大国际石油公司中加工毛利最低。而且,雪佛龙正在从巴基斯坦撤出,还宣布准备出售南非开普敦炼厂。今年4月中旬,公司宣布将夏威夷的巴伯角炼厂出售给海岛能源服务公司(IslandEnergyServices),这是独石资本合伙公司(OneRockCapitalPartners)的一个分支。

雪佛龙已是炼油能力最小的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过一系列剥离行动,炼油能力仅剩万桶/日,而年末仍为万桶/日。公司还将进一步把炼厂总数减少到8家,分布在5个国家。雪佛龙的炼油业务将主要依靠4个核心炼厂,其中3个在美国,1个在亚太,后者几乎占公司剩余炼油能力80%。

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是调整炼油业务最不积极的国际石油公司。相对年,公司炼油能力仅减少11%。去年三季度,公司完成查尔梅特炼厂(Chalmette)50%股权销售,这是与委内瑞拉国油合资的炼厂,属PBF能源集团。年内公司又宣布,出售陷入困境的加州托兰斯炼厂,也属PBF能源集团。预计埃克森美孚的销售活动今年上半年仍将继续,公司正在全面修复年初火灾中损坏的炼厂静电除尘装置,炼厂部分全年停产。

埃克森美孚炼油业务还退出了拉美和日本。日本炼油业受供应过剩困扰,油品需求下降。来自东京复杂行业法(SophisticationAct)的压力,将迫使竞争者合并业务或关闭炼厂。

菲利普66

菲利普66炼油业务的地理分布集中度最高,是全球第六大国际石油公司,公司的15座炼厂有12座位于美国。其他3座在西欧。年底以来,公司出售了3座炼厂:1座在德国、1座在马来西亚、1座在美国东海岸。公司约87%炼油业务集中在美国,但炼厂很分散,菲利普66是美国每个主要炼油区都有厂的公司。公司的美国炼油能力中有70%(相当于公司在全球60%的产能)位于条件优越的中央走廊区。下一步,菲利普66准备关闭在爱尔兰的怀特盖特炼厂(Whitegate),但肯定会遭到爱尔兰政府的反对。

壳牌

壳牌年以来已下调万桶/日炼油能力,仅次于BP。不过,壳牌的调整计划要剥离12座炼厂,这在六大公司中是最多的。被调整的炼厂大多位于欧洲,壳牌已剥离6座炼厂,停产了1座炼厂。壳牌还出售了在澳大利亚的2座炼厂,出售在非洲、拉美、北美的炼厂各1座。即便如此,壳牌仍是六大公司中炼油业务全球分布最广的,公司在欧洲、北美和亚太还有大量炼油业务,在拉美、中东和非洲也有一些。

当前壳牌正在从日本剥离业务脱身,已宣布向当地出光公司出售昭和壳牌公司股权(包括3座炼厂)。另外,壳牌已同意拆分与沙特阿美在美国墨西哥湾的莫蒂瓦(Motiva)合资企业,壳牌将获得诺科(Norco)炼厂和康文特(Convent)炼厂的完全所有权,而沙特阿美将控制得州的亚瑟港(PortArthur)大炼厂。

下一步,壳牌还将剥离在丹麦的腓特烈西亚(Freswericia)炼厂和在马来西亚的迪克森港(PortDickson)炼厂。据传,壳牌还将步雪佛龙后尘,剥离在南非的炼油业务。

道达尔

道达尔年以来下调50.5万桶/日炼油产能,近90%业务削减在欧洲。由于欧洲需求结构性下降,这并不奇怪,而欧洲又是道达尔业务的大本营。如今,道达尔的炼油业务分布在16个国家,在六大公司中算最多的。但此前三个季度情况显示,业务难有扩展。

下一步,道达尔计划将英国基灵霍尔梅(Killingholme)炼厂的1套原油加工装置(CDU)关闭,把在法国的拉梅德(LaMede)炼厂转产生物燃料,这些将使道达尔在欧洲的炼油能力再减少25万桶/日。此外,道达尔年宣布要出售美国亚瑟港炼厂一半股权,这是公司在北美的唯一炼厂。此前有报道称,道达尔将大连炼厂所持股权出售给中国石油,还会出售加勒比地区马提尼克的迪法兰西堡(Fort-De-France)炼厂少量股权。

推广

石油巨头全球化褪色了吗?

IHS分析认为,国际石油公司调整炼油业务在为新竞争者铺路,现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新入场者和本地经营者青睐。尤其在油价低迷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提振了世界炼油市场。伴随国家石油公司的扩张,炼油业的竞争背景更加多元化,但在地理分布上则趋于集中,多数竞争者现身在为数不多的市场。

年底前,六大公司的炼油业务将集中在两大洲,而菲利普66几乎就放在一个国家(美国)。BP和雪佛龙的炼油业务基本集中在4座主要炼厂,虽然这些炼厂毛利好,但增加了公司的业务组合风险,一旦有哪家炼厂停产,收入和回报将会出现锐减。

与之不同的是,埃克森美孚与壳牌炼油业务组合涉及面仍较宽,能较好地避免因一座炼厂出问题影响过大。菲利普66的炼厂业务相对分散,单一炼厂在总加工能力占比不超过10%,但绝大多数在美国。道达尔炼厂分布在很多国家,但80%以上炼油能力在欧洲。由此看来,只有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算得上是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策划

高云龙

编辑

蒋伊湉

(原载于《石油商报》5月25日4版)

赞赏

长按







































鍝噷鐪嬬櫧鐧滈鐨勫尰闄㈠ソ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埌鍝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p/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