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东北部,紧挨德国的莱茵河畔,有法国第七大城,以及最大的边境城市——斯特拉斯堡,这座城市在莱茵河的西岸,和东岸的德国只有咫尺之遥。

德法之间的恩怨在斯特拉斯堡上有集中的体现——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前半叶,这座城市曾在德法之间反复易手,直到二战结束欧洲格局完全稳定后,这里才完全成为法国领土。

大家在中学里都曾学过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面的故事就发生在斯特拉斯堡所处的阿尔萨斯地区,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普鲁士,爱国教师给孩子们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感人至深。

如今的斯特拉斯堡是一座安静且美丽的城市,沿途的桥栏上装点着盛开的花朵。欧洲一体化的现代,斯特拉斯堡又被称为“欧洲第二首都”(第一首都是布鲁塞尔),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的总部都设置在这里。

靠近莱茵河的斯特拉斯堡河道阡陌纵横,很有些“法国水城”的意味。莱茵河支流伊尔河流经市区形成的小岛——小法兰西是这座城市知名的旅游区,小岛上有众多的餐厅、旅馆和特色小店,建筑也是传统的样式。

小法兰西岛上路边挂着的徽章旗帜,代表着附近工匠或是家族的传承历史。

作为法德文化交融很深的城市,德式的木筋房在斯特拉斯堡也有很多。

斯特拉斯堡的老城区保存得十分完好,教堂、沿街的民居和店铺和湿漉漉的石头路,几百年来似乎都没有变过。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地标之一,这座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建造就花了多年,距今已经有来年历史了。

法国的雨果曾以“集巨大与纤细于一身令人惊异的建筑”来形容这座教堂,其内部极其富丽堂皇,有着漂亮的彩绘玻璃窗和廊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wh/1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