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拿破仑的零碎事
好莱坞大制作“拿破仑”已经登陆国内院线,借着这部电影带来的不知有没有的热度,聊聊拿破仑的几件趣事。其实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拿破仑真不能算是地地道道的法兰西人,多少有点外国人的感觉。他出生在科西嘉,是一个岛,也曾经是一个国家,就在拿破仑出生的那一年,科西嘉共和国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国的一部分。虽然在政治军事上完成了占领,但法国消化战果还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拿破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科西嘉人对法国并不认同,很多法国人也没在意识里觉得科西嘉是法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拿破仑就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度过了童年。当然,成年之后的拿破仑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法国人,而且20岁的时候在巴黎亲眼目睹了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但是拿破仑并没有因为革命的到来而激动,反而对于丢了江山的那个业余锁匠路易十六相当不屑。他说过一句话:“如果是我,就猛抽几鞭子,然后再吼上两声,王位还是我的。”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有历史学家研究过,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真正采取高压政策的时候,社会环境很严酷的状态下,想要发生变革和革命是很难的,反而是上层统治松动之后,革命就开始了。当然,拿破仑只是单纯地讨论路易十六如何坐稳江山,至于法国向何处去,当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再说一个拿破仑开始带兵以后的事。一旦他率领的部队面对敌人的阵地或者堡垒束手无策,拿不下来的时候。拿破仑就先发表一篇措辞激烈的讲话,激励士兵斗志。当大家群情激愤,要求再打一次冲锋的时候。再看拿破仑,直接抄起部队的军旗,跑到了最前面,向着敌人冲锋。语言激励加上身体力行,后面的士兵无不嗷嗷叫着冲上去,一般就直接拿下了。拿破仑这么干过很多次,以至于手下士兵给他起了个外号“小班长”,班长作为兵头将尾,打仗肯定是要冲在前面的,拿破仑作为最高统帅,也经常干这个活儿。而且每次都面对迎头射来的子弹而安然无恙,有时候周围跟着他的手下都死光了,他还是一点事儿都没有。这就像我在赵括马谡那期说的,大将军八面威风,成为名将是需要一点运气的。拿破仑几次把反法同盟打得满地找牙,在国内积累了无数人望。无数青年渴望穿上拿破仑军队的红色军装南征北战,其中就有一位于连·赫尔黑。只不过他生晚了,等他成年,拿破仑完了。他只能穿上黑色的教士服装,开始自己悲剧的奋斗一生,具体情节请看司汤达尔的巨著《红与黑》。虽然是虚构人物,但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无数青年的梦想,文学是更鲜活的历史。还有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音乐巨擘贝多芬,也曾经是拿破仑的小迷弟,将拿破仑作为革命和共和的英雄,为他谱写过乐章。但是,后来拿破仑当了皇帝,贝多芬非常失望,又气又急之下,又亲手撕毁了他给拿破仑所做的乐章。拿破仑当皇帝的加冕典礼上,本来应该有主教将王冠授予拿破仑,但是他老人家等得不耐烦,自己就把王冠抢过来戴上了。这个我在影片的预告当中也看到了。说好听的叫霸气侧漏,不好听的叫猴急耐不住性子,反正他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不是很长久。拿破仑的皇后约瑟芬坐过的椅子,现存于天津王朝御苑酒堡蒙田厅当了皇帝的拿破仑继续战无不胜,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当然,拿破仑也开启了鸡犬升天模式,他的兄弟姐妹都成了他征服的国家的总督或者国王。拿破仑还率军跨海来到北非,征服了埃及。现在您去埃及,狮身人面像那个鼻子缺了一块儿,就是拿破仑军队大炮的杰作。这几件事加在一起,我觉得拿破仑的第一帝国不长久也是有原因的。拿破仑生平就打过三场败仗,都是致命的。第一场是特拉法加海战,打输了之后彻底失去了登陆英国并占领之的机会。而英国可以在英伦三岛上继续按照势力均衡的原则,攒反法联军,跟拿破仑做对,让拿破仑的敌人无穷无尽。第二场就是进攻俄国,俄国人对自己那是相当狠,直接一把火烧了莫斯科,坚壁清野,拿破仑输在了俄罗斯的冬天和俄国人的不管不顾上,这一次造成了他被流放。但是第一次流放,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出生天,再次用自己的威望组织军队,夺回政权。法国的媒体很有意思,在拿破仑刚跑的时候,报纸上都是“人民的敌人拿破仑逃跑了”,“小丑拿破仑到处流窜”。拿破仑组织军队进军巴黎的路上,报纸写的是“逆贼拿破仑进军巴黎,迟早被消灭”。后来拿破仑一路进军顺利,报纸的报道变成了“拿破仑军队向巴黎进军”,中性了。等到拿破仑逼近巴黎的时候,报纸的报道变成了“拿破仑皇帝陛下要回来了。”拿破仑进了巴黎,报纸上就变成了“伟大的拿破仑皇帝再次君临法国”,全球同此凉热啊。当然,这回拿破仑没坚持多长时间,一年之后又完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气数已尽”。这就是他第三场败仗,也是最著名的滑铁卢之战,就是欧洲的走麦城。滑铁卢这个地方在比利时境内,现在还保留着古战场供人凭吊。当时反法联军的统帅就是英国人威灵顿。有记载说是拿破仑找的向导是个棒槌,带错道了,导致拿破仑的军队到达战场晚了,失去了有利地形,导致了失败。滑铁卢古战场拿破仑这个人说话一向是很霸气的,比如他在带兵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伟大。”有人嘲笑拿破仑个子矮,二等残废。拿破仑说:“我没你高不要紧,我可以把你的头砍下来,咱们就一边高了。”还有两个未经证实,个人认为可信度不是很高的关于拿破仑的事情。一个是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之后,有朋友送他一副象棋,制作很精美,拿破仑很喜欢,经常拿在手里把玩。当然他就一个人,最多就能打打谱,找人跟他下棋都难,也不知道国际象棋有没有打谱这一说。反正后来这副象棋落到了一个收藏家手里,他玩着玩着,突然惊呼拿破仑错过了多么好的机会。他发现这副象棋的底座是可以拧下来的,里面是空堂的。其中一枚棋子里面藏着逃离流放地的地图,他朋友给他这副象棋不是让他解闷儿的,是帮他再次逃跑的,可惜他余生当中都没有发现这个秘密。第二个事情是说拿破仑在流放地看到了《孙子兵法》,不由得慨叹,如果我早一点看到这部兵法,就不会有滑铁卢的惨败。这个事不出意料是中国人写的书里说的,而有的书把同样的事情安在了一战之后被赶下台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脑袋上。大概觉得威廉二世在中国人当中的咖位不够,改拿破仑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xw/11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格兰即朕之夫君童贞女王伊丽莎白
- 下一篇文章: 邮轮船期丨BUTLERAUG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