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棟

大家好!我是高棟,坐标枥木县小山市,上期《编辑的衣橱》有预告说这期主要聊聊海岛棉和长袜。根据西印度群岛海岛棉协会官方给出的信息,海岛棉原棉的产地,主要分布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的牙买加和伯利兹等岛国,也就是市场上知名度最高的西印度群岛海岛棉。当然还有美国经过移种杂交出的美国海岛棉,这也是西印度群岛海岛棉协会认证过的海岛棉原棉之一。不过本文讨论的重点对象为西印度群岛种植的海岛棉。

Hose这种长袜多应用于严肃的商业场合中。自己开始穿长袜大约在7年前,如果对一个种类的产品没超过10年以上的使用体验,我觉得是没办法综述出其具体的心得,因此写这篇文章时有咨询过我的父亲。他自大学毕业到一家大重工企业参加工作至今穿了近40年长袜上班。

父亲的性格严谨认真,参与过会社中的人事管理和产品生产及销售等环节的工作。从业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严肃商业谈判,是个经过商业社会考验的会社员。所以高棟也有拜托父亲穿海岛棉长袜上班,综合他的感受来聊聊日本制的海岛棉长袜。

我第一次知道GLENCLYDE这个品牌是几年前去Alden的日本总代理店THELAKOTAHOUSE的青山店,当时店员有推荐一双LAKOTAHOUSE别注的GLENCLYDE美国海岛棉袜子,售价多日元,摸起来很舒适,但觉得好贵最终也没购买。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海岛棉,但总觉得棉花再特别也是棉花。最近半年一直在写《编辑的衣橱》的专栏,Steppy的读者们阅读偏好普遍都喜欢文化属性高且拥有丰富内涵的产品,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试试海岛棉产品并分享给大家。3个月前买了GLENCLYDE的3双海岛棉短袜和3双长袜,短袜售价为日元,长袜为日元,表纱为%海岛棉,里纱为80%海岛棉和20%的补强尼龙。

西印度群岛所种植的海岛棉是棉纺类消费市场中最稀少的纺织品原棉,以至于英国农业部专门成立了「西印度群岛海岛棉协会」来统一管理原棉的市场流通环节。日本于年成立了「西印度群岛海岛棉协会日本分会」,以后逐渐成为了海岛棉原棉的最大进口国,吸收了总产量70%的原棉,同时也是西方生产的海岛棉衍生家纺和衣物产品的最大进口国,可以说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海岛棉产品消费市场。

在棉花分类中,海岛棉属于长绒棉的一种,纤维长度在世界已知棉类中名列首位。现今全球流通的棉花原料多为陆地棉,占据轻工业原棉市场90%以上的份额。陆地棉中也有长绒棉,比如埃及的giza棉和中国新疆的新疆棉,均属于陆地长绒棉。

英国西印度群岛海岛棉协会的海岛原棉由瑞士的Spoerry进行纺纱,这应该是目前西方唯一的海岛棉纱线制造商。东方则由株式会社近藤纺织进行纺纱。GLENCLYDE所使用的海岛棉纱线正出自近藤纺织。这是一家拥有旧式和最新设备的上市公司,规模十分巨大,应该是东方唯一的海岛棉纱线制造商。

金色商标代表官方认证使用的纱线为西印度群岛的海岛原棉。如果想使用金色认证商标则需要加入英国或日本的协会,只有少数的制造企业和零售商才有会员资格。而美国海岛棉产品的商标发放则更宽泛一些,但即便相对宽泛,对比普通棉类来讲,审查逻辑也是十分严谨。其实西印度群岛的海岛原棉中,还有一种更为稀有的海岛棉品种V-。V-在整个西印度群岛海岛棉种植区域中十分稀少,日本分会的公开信息讲V-目前仅种植于伯利兹岛。而使用V-制作出的产品目前也仅在日本有少量流通,其他市场还没怎么见过有这种纱线制成的产品。

大家比较熟悉的visvim和UNITEDARROWS也在会员行列之中,当然这两家没有自持的生产工厂,应该是协会中其他会员企业代为生产。GLENCLYDE这种专注于袜类针织品的小规模工厂,或是像西川床被这种规模巨大且一套稀有纤维的床品能卖到几百万日元的家纺名门,也都会位列于日本分会中。协会中不会靠企业规模来吸收会员,这点就很值得认可,因为考验的是企业的制造能力。这就有公信力,也是成熟市场环境中该有的表现。

经济的成熟不仅意味着国力和人均GDP,更展现着市场的包容性和社会人文认知的丰富。人要懂得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比你穿的是什么更重要。这同时也是GLENCLYDE这种小规模制造企业,仍能在日本市场中持续发展的原因。你在一个大城市不假,但世界比你的大城市更大。想要了解世界的广阔,唯有航行到世界的尽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捷径。

GLENCLYDE把袜尖的手工对目工艺印在袜子上,进行了特别强调。其实日本的制袜工厂多采用手工对目,只不过GLENCLYDE的手工对目更为精湛,真的有比其他企业更加下功夫,脚趾会有一种舒适的包裹感。通常的袜企更多地只会考虑袜尖没有机缝对目的缝合线即可,但这只是舒适度的基础。实际上脚趾的包裹感也同样重要,只不过这非常细微。

高棟的父亲表示GLENCLYDE的袜子穿上犹如脚趾被包裹于棉花云朵之中,日元内的产品能达到这种舒适度已经无可挑剔,加上使用了海岛棉纤维,似乎已经没什么缺陷了,但他仍然觉得日元的袜子对他来讲十分昂贵。

父亲在年轻时还会买些昂贵的西装奖励下自己,但他对那些产品也没有深究的兴趣,大多数也都给了高棟。况且也年近60岁,除了家庭和会社,没其他事情能带给他牵绊。接近日元售价的袜子,对于他这种生活方式文化敏锐度很低的会社员来讲确实昂贵,即便用料是西印度群岛的海岛棉。不过运用对产业结构的理解及优化成本结构,对日本企业来讲从来都不是什么难事。荡平过全球高价电器市场的财界巨人——松下老先生所提出的“自来水哲学”至今仍影响着日本的制造业,影响着全世界。

NAIGAI是一家制袜巨头,生产的海岛棉产品就充满着“自来水哲学”。虽不像Tabio那样广泛涉足零售,但却是日本各大百货店的供应商,拥有大量欧洲品牌的袜品日本制造权和销售权。NAIGAI海岛棉长袜售价为日元,短袜售价为日元,而且使用的是西印度群岛海岛棉的纱线和金色商标。这也是目前全球市场中最容易入手的海岛棉袜品。

瑞士Spoerry公司所推出的纱线大多供应给西方的衬衫织布商,比如经典男装爱好者都津津乐道的ALUMO和DJA的海岛棉产品,也有部分提供给制袜企业。上期《我选择日常袜子的标准》中讲过英国Pantherella,他们其实也拥有海岛棉类产品,仅短袜售价就达到37英镑,这个价格就会贵出NAIGAI很多。本想买几双测试对比一下,但Pantherella的海岛棉类产品并没有公开进入日本市场。JohnSmedley的海岛棉产品很有名,具体是怎样纺纱的?这个高棟不太清楚也不方便聊,但JohnSmedley使用海岛棉纱线是在年,比英国建立西印度群岛海岛棉协会建立的要更早。

瑞士和日本均属于生活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高棟过去在企业工作时曾和一位注册会计师同事计算过西方各国的轻工制造业成本,其中重点研究的对象就是瑞士。实际上跟日本本土的制造成本上没太大偏差,不过两国的轻工业生产和产品流通逻辑完全不同。

瑞士很喜欢在产业链上游环节就产生溢价,这跟法国的制造业逻辑也很像。中游的制造商自然也会将这一部分成本分摊给下游的批发商和零售商,最终产业链中负担最大的会是消费者。当然像LVMH这种跨国大型零售商有能力进行技术性谈判,压缩上游和中游环节的成本,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经营利润。

Pantherella在日本是代理商运营制,进入日本市场的售价一定会高于本土的37英镑。失去价格竞争力的同时,还有可能成为日本制海岛棉袜类的扛价工具。这个流通逻辑在于Pantherella在袜子中有名不假,但并未形成像LVMH或开云的核心业务皮具类产品那样拥有头部市场的绝对控制权和定价权。日本还有几家使用海岛棉的袜企,不过均为美国海岛棉。

实际上,目前拥有西印度群岛海岛棉协会所发放金色商标的制袜企业只有两家。一是GLENCLYDE,二是NAIGAI,而且制造工艺不相上下。但高棟父子都觉得NAIGAI在袜尖的包裹感和舒适度略逊于GLENCLYDE,虽然NAIGAI也很舒适,但GLENCLYDE将手工对目工艺发挥到了极致。

日本在经济鼎盛期出现过像松下这种反西方传统产业链的企业。也就是将大众需要的东西,卖的像自来水一样便宜,所以称之为“自来水哲学”。迅销集团的会长柳井正先生也深得此道。NAIGAI本身就是制袜巨头,大量采购并非难事,海岛棉产品也需要一些像NAIGAI这样的企业来让市场更广泛地接受海岛棉。再稀有的纤维,如果没有市场的购买也难以生存。

NAIGAI罗纹的处理也非常特别,会有像衬衫一般的细节。罗纹下袜筒这个折皱很像手缝衬衫的细节,能够释放余量,过去曾在《DressUp等于穿上体面的西装再打上领带?》中有讲过这个细节的由来。不过在腿部释放余量的袜子还是第一次见到,罗纹对腿部的包裹感很轻松,没有不适的紧绷感。

袜子的罗纹穿到腿上怎样都会有细微的紧绷感,GLENCLYDE的手工对目工艺确实精彩,但父亲觉得如果处于长时间的会议中,NAIGAI从罗纹到袜筒的这个折皱和对腿部的包裹感更胜于GLENCLYDE,不会给腿部带来任何多余的负担。

当然袜子也有的薄织跟厚织的区别,GLENCLYDE的厚织海岛棉袜子不能实现NAIGAI这种轻薄袜子的处理方式,事实上最适合在严肃商业场合中出现的是NAIGAI这种长袜,GLENCLYDE的厚织长袜还是有些日常的感觉,没那么严肃。所以GLENCLYDE更适合有些趣味性、没那么严肃的着装,比如Navy色的法兰绒套装,而NAIGAI则更适合Navy色的精纺斜纹的套装。

只不过NAIGAI的成分标示上有些小疑惑。上期在短袜中有聊过表纱和里纱的事情,NAIGAI的表纱为%棉有标注出来,里纱仅写到补强线为%尼龙,却没写清具体的成分结构比例。但穿着体验很好,基本的舒适度毫无问题,也不能指责NAIGAI没有标清成分,毕竟人家也没有犯错。

一个优秀制造企业真正的软实力,除了会使用海岛棉这种稀有纤维之外,产品制造的根基要体现到每个细节。制袜企业除了袜子外,其实还有针织领带这种附属产品。下面图片左侧是一条意大利Sozzi的针织领带。实际上袜子跟针织领带的做法很接近,但是好的产品也就有那么几家。日本制造确实有底蕴,但目前日本的工厂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出像Sozzi这样的镂空针织领带。

意大利、法国及日本还有英国在轻工业制造上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当然同时也有互相合作的关系。相对比西方来讲,优质产品平均溢价最低的还是日本。英国轻工业制造整体是呈现退化的局面,重衣料领域除了少数裁缝铺外,几乎已经不存在可以完成批量订单的西装工厂。针织品制造行业还能正常运转,但许多优秀产品的最大消费国也还在日本,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意大利轻工业在80年代的全面崛起。

意大利制造的分布、地域文化特点及人文因素之间的区别也很明显,比如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地区很侧重手工缝制产品,阳光明媚的地方,南部人也像太阳一样非常热情奔放。北部的米兰和都灵都是商业和重工业发达的地区,所以人的性格也很严谨,像Sozzi的长袜就做的很工整严谨,同时深受日本市场喜爱。高棟在前几年一直有穿Sozzi的产品,不过售价真的不低,普通棉的长袜也要多日元起步。

Sozzi的长袜在意大利制造的袜品中也常常名列前茅。一般经典男装的深度爱好者说起意大利的袜子,一定绕不过Sozzi和Gallo这种非常细腻又品质很高的品牌。Sozzi的长袜除了遵循优质出品的基本原则外,还会在审美上有所体现。前两天跟一个从事英国西装毛料代理商的朋友打电话时也有聊到意大利会有「审美驱动产品制造」的特点。而日本在生活用品领域制造的普遍特点就是偏向实用至上的原则。这个问题高棟在很多年前就有察觉到,曾经有咨询过在日产GTR工厂工作的友人,他有讲过法拉利的红色,日本无法制造出来。因为其中的问题在于人文审美因素,并非技术壁垒。

GLENCLYDE也有红色的海岛棉产品,但那个红色的染色工艺并不是特别复杂。其实纱线染色和后整理工艺需要拿捏得很得当,不然会对棉类这种天然纤维造成负担,影响纤维的密度和呈现效果。Sozzi这个红,官方说是波尔多红,普通消费者也可以理解为勃艮第红。两种红非常接近,都是从法国红酒的酒体上获得的取名和染色灵感。当然意大利本土也会称这是意大利红酒的颜色,因为意大利是葡萄酒生产大国。Sozzi的这个红无论是波尔多红也好,还是勃艮第红也罢,日本制的产品中也没见过几家能表现如此自然且个性鲜明的红。

硬说接近的话,Tomorrowland这种以针织品奠定事业基盘的企业或许可以。因为拥有从纱线端参与产品制造环节的经验,再者产品企划和买手们也多年在全世界范围采购,所以能根据综合经验造出来。但产品的颜色看着也没有Sozzi出品的这么自然。

Sozzi的这条领带在视觉上也会给人带来错觉,阳光下拍照的感觉是Navy,实际上用肉眼来看的话,更接近中国传统色中的靛蓝色。很多时候不一定用稀有的纤维,优化产业结构就能在广阔的全球市场中胜出。Sozzi的产品能够以高额定价在日本市场取得一席之地自然有其特殊的优势。记得多年前,高棟第一次去UNITEDARROWS的THESOVEREIGNHOUSE神宫前店时,看到LIVERANOLIVERANO西装和其他产品在一起的色彩运用就大为震撼。那之后一直念念不忘,究竟意大利人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色彩,并形成了其独特的产品面貌的呢?

本来下一期的《编辑的衣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BEAMS和UNITEDARROWS的领带和丝绸的故事。但觉得这样的逻辑有些生硬,因为讲领带一定会涉及到色彩的话题。最近又无法出门取材去讲述色彩,想起了两年前在中国生活时同三位意大利画家学习色彩运用的一段经历,想将其分享给各位读者,同时觉得这也是《编辑的日常》回归的好时候。

三位画家均来自艺术之都佛罗伦萨,我将分三期介绍这三位画家对色彩的理解以及他们的世界观构成。第一期的主人公是GiulioBonatti先生,他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及哲学知识储备,是高棟尊敬的艺术行业从业者,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xw/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