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提王子相信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愤怒。他想购买一些印度公司的新股票,但是劳没有同意。这个傲慢的苏格兰杂种!踢开他!王子愤愤地骂道。于是,他拉着满满两车的纸币来到银行门前,径直走进了大门。“瞧,先生们!你们的纸币,所谓‘见票即付”的纸币。现在,你们瞧见了吗?那好,给我换成硬币吧!”银行随即把纸币换成了硬币,装了两马车。奥尔良大公听到这件事之后,显然大为震怒,立刻命令孔禔把2/3的金属硬币退回了银行。事情仅此而已。后来公众便不喜欢孔禔了,而且谴责他不合情理的做法。但是,这个事件仍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民众的心里播下了一点点怀疑的种子。如果有更多人都拿着纸币要兑换,那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所有人都拿着纸币去银行兑换呢?银行会有那么多的黄金吗?我自己是否要去兑换呢?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一些机敏的投机商开始从股票市场抽身,卷走收益,而一些股票价格在短暂地摸高到每股里弗尔的水平后便开始下滑。有对兄弟俩,鲍登与拉·理查蒂埃尔,开始悄悄地拿着纸币到皇家银行去兑换,每一次兑换的数额都比较少。他们还开始尽量收购白银与珠宝,并且把白银、珠宝和硬币一起秘密地运到荷兰与英格兰。一位成功的股票交易商沃默雷特也完全卖空了股票,把价值万里弗尔的金属硬币装进了马车。他在上面覆盖了干草与牛粪,自己假装成农夫,驾着马车跑到了比利时。许多人离开了法国,剩下的人对纸币也越来越没有信心,并秘密储藏金属硬币。人们要么把硬币藏在床垫下,要么就把它们运到国外,这样一来,法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慢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公采取的措施实在不够高明。首先,他把纸币兑硬币的兑换价调高了5%。显然,他第一步是想恢复信心,但是这对资本外逃毫无效果,于是他把兑换价又调高了5%,但还是不见效果。年2月,他干脆禁止使用硬币。在法国,任何人财产中的硬币价值不得超过里弗尔否则就有被罚没充公的危险。他还禁止收购白银、珍贵宝石和其他珠宝。任何举报收购这类贵重物品的人,将会得到罚没财产价值的一半,当然这一半的价值是要用纸币支付的。最后,大公在2月1日到5月底的这段时间里,又印发了价值15亿里弗尔的纸币,纸币的总供应量已经达到了26亿里弗尔很显然,公爵采取所有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迫使人们继续使用纸币,然而,这些举措此时已经回天乏力,毫无效果。经济已经开始紧缩,人们心里充满了恐慌。法兰西的未来在哪里呢?这又该谴责谁呢?

约翰·劳。正是这个约翰·劳应该受到谴责。不是他最先编造了纸币的故事吗?他的密西西比计划又怎样了呢?人们在那边除了被蚊子咬死或是被印第安人杀死,还能干些什么呢?印度公司的股票真的比皇家银行的纸币还值钱吗?难道不是这样吗?最好还是把这些东西统统卖掉吧!于是,股票价格很快崩溃了,大约超过50万人亏了本,成千上万的投资者破产了。那些在股票投机上亏本的人还不了别人的钱。面对这样一条残酷无情的反应链需要采取一些补救的措施,以使印度公司的股东们相信公司实际上仍然运转良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yy/1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