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18世纪,英国人在塑造自身民族文化与特性的时候,一直都在努力摆脱欧洲大陆对它造成的影响,而具体的影响程度,至今都不是很明确。

他们新塑造的英国风格,是在吸收和转化了某异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即:帝国式风格。从大局来看,这种帝国式行事风格,带来了许多好处:它不仅让英国更加的繁荣和富有,还使得18世纪的文化革命成为了可能。

18世纪开启的工业化及商业化革命,几乎都依赖其本土与海外殖民地的贸易扩张。

可以说,在新生英国文化的繁枝细节中,一些研究者们依旧发现了“帝国式作风”影响新生英国文化的铁证。塞缪尔约翰逊算是咖啡馆里的老顾客,他爱喝的咖啡及抽的烟草都产自帝国。英国人茶中放的糖产自帝国,连泡茶使用的茶叶也都来自帝国。

当然,在研究英国18世纪的崛起的时候,世人不仅要着眼于荷加斯与菲尔丁,为帮助英国文化脱离法、意等国的文化影响所付出的努力,还要看到荷加斯与菲尔丁闭口不谈的事情:

英国风格的成型,不仅归功于那些被贩卖到南美和加勒比海的非洲黑人,还归功于那些曾为英国东印度公司供应香料、茶叶和布匹的印度人与中国人;当然,还有那些愿意远走他乡的英国人。他们或在爱尔兰定居,或前往北美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英国的早期崛起,其实,要追溯到伊丽莎白统治时期,那个时候,英国与西班牙、葡萄牙正为了扩充势力范围而争得不可开交。

17世纪的时候,爱尔兰地区天主教会引发叛乱,英国在出面镇压之后征服了爱尔兰。当时,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下令,要求:没收那些叛乱者占有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分给苏格兰及英格兰的新移民,用于开辟种植园。

到了17世界40年代,奥利弗克伦威尔发动血腥战争,使得爱尔兰再一次出现掠夺土地的现象。当时,天主教会拥有的土地,仅有爱尔兰的四分之一。年到年,爱尔兰拥戴詹姆斯二世复辟,致使英国议会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用于限制天主教的政治影响和土地所有权。

这里,我们来说说英国在新大陆的殖民扩张:在北美东部沿海一带,17世纪就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居住和开拓活动。在整个17世纪中,有大量移民到达了北美。

这其中:有的是尝试发展经济型农业而获利的公司,譬如:在年建立的弗吉尼亚公司;有的则是妄图寻找一片信仰自由的国度,即:来自新英格兰地区的殖民者,他们在年得到皇家特许令之后,便争先恐后的赶赴北美;有的则是因听信国王的美妙承诺,代为经营新大陆的侍臣,如:年建立的马里兰殖民地与年建立的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几乎都是由这些人建立的。

17世纪,北美南方所谓的种植园经济,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与此同时,新英格兰也加入到了以贩卖奴隶为主的三角贸易。甚至,殖民地建立的奴隶制度被写入了法律条文,可谓神圣不可侵犯,并且,最终连贩卖黑奴的生意都被特批部门垄断。譬如:年到年的皇家冒险者公司,以及年之后的皇家非洲公司。

英、荷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在年占领了纽约,即:除佐治亚以外的北美东部的沿海地带。英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模式可谓完全参照了北美,都有皇家拨款扶持。西印度群岛的首批居民点建成于17世纪,主要位于巴巴多斯及背风群岛一带。而在克伦威尔时期,英国则将西班牙殖民势力赶出了牙买加。

年,六十名黑奴被运到圣克里斯托弗。二十年之后,蓄奴制度得到了巴巴多斯当地法律的认可。直到17世纪中期,因为,西印度群岛本土劳动力的减少,被贩卖到当地的黑奴,成为了主要的劳动来源。这与美国南部的情况较为相似,皇家非洲公司对于奴隶贩卖拥有绝对的垄断权,即使这份特权并不完善。

七年战争发生之后,背风群岛上被英国人开拓的土地又增加了很多,曾于17世纪确定的领土界线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动。

年,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随着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对王权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并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最终,使得英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

到了年,英国从法国手里争夺了加拿大,这标志着英国将成为无可争议的海上霸主。在年,英国又一次击败了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从此之后,英国就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强国,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个时期,更是被世人称为了“不列颠治世”,自此,英国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1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