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勒诺特尔式大花园,是在法国居住的人们的假日最爱!我们来到法国度假,入乡随俗,第一站先到索镇公园游玩。

索镇距离巴黎市区很近,从巴黎的拉德芳斯出发,一路上看着蓝蓝天空中的团团白云,大约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索镇在巴黎南部郊区,儿子读本科和硕士的巴黎第十一大学索镇校区(SCEAUX)就在索镇镇内。索镇内的旅游景点很多,最著名的是路易十三的城堡和庄园(ChateaudeSceaux)。

城堡建于十六世纪。庄园坐落在一个大花园中,是于-年重建的。美丽的大花园非常适合户外生活体验,是在巴黎周围居住的人们周末休闲度假的主要场所。

常听儿子讲,巴黎第十一大学索镇校园坐落在一个美丽的森林保护区内;校园内绿植地连绵起伏,造型各异的教学楼掩映在茂密的森林中;上学要经过广袤的大运河,打开宿舍的窗户,满眼是一望无际的山丘和绿茵茵的草地。

这次我们亲临其境,在索镇公园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感受儿子青春的足迹,那激动的心情实在有点按捺不住!法国的城堡一般均由城堡建筑和大花园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被保护很好的大自然景观。

我们在停车场找到车位,停下车子,沿着石板路步入庄园。庄园门前,道路两侧的法国梧桐树被修剪的很整齐,形成了两排高大向上的树墙,使人们产生出冲天的感觉。

回国后,与家人讲到这一景观时,大家都一致地认为这可能与法国人“非常注重自身强大”的性格有关,他们在造景上也不示弱,也表现出永远向上、自我强大的态势。

门柱上悍马狩猎的雕塑细腻而精致。庄园里的女神雕像古典而优雅。规整的草坪,在太阳的照射下,印着树的阴影,绿绿的,茵茵的。

站在城堡前的高台上,一眼望去:大花园伸向墨绿的森林,与蓝天白云相接;漂亮的艺术花坛整齐地排列在喷泉池边;度假的人们或在花坛边漫步,或坐在高台上聊天。

大运河的河水清澈、透亮,广袤而无边。运河边对称的道路与中间细微变化之间的协调及没有尽头的景色,让我们再次惊叹大花园的美丽和典雅!我们慢慢地走,慢慢地看,儿子告诉我们走到大运河的尽头就是他(她)们上学的索镇校园。

索镇大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式园林,是路易十四时期“宫廷造园家”安德烈·勒诺特尔(-)的手笔,我们耳熟能详的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的后花园也都是他的杰作。

翻看相册,怀着对勒诺特尔的欣赏,我们继续搜寻伟大设计师留给我们的珍贵印记。凡尔赛宮广场中央雄壮威风的路易十四骑马雕像。凡尔赛宮正门门槛上,代表法国荣耀,象征路易十四的金色装饰。

勒诺特尔式大花园的特点在于将园林造景与自然风景相融合,雕饰、艺术花坛、人工运河、森林,每一处看似不相关的景致,勒诺特尔都创造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结与过度,使游客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处处都能够感觉到法式园林的和谐与舒服。

轴线是凡尔赛宫大花园的灵魂,我们沿着轴线畅游。轴线的最高处是凡尔赛宫殿。宫殿前的高台上是一池碧波,池沿上的铜质神话人物雕像栩栩如生,丰姿多态。

站在高台边极目远眺,轴线两侧郁郁葱葱,绿阴旁的女神雕像亭亭玉立,玉带似的人工运河波光粼粼,喷泉池旁边点缀的艺术草坪整齐、秀美而清新。

眼前的“拉托娜泉池”由四层红色大理石圆台组成,拉托娜手牵年幼的阿波罗和阿尔忒密斯,耸立在泉池的顶端,向西方遥望;泉眼雕饰形象是癞蛤蟆、跪着的农人和乌龟,他们依次逐层排列在拉托娜的身边。

将大运河前面的“阿波罗泉池”造景拉入镜头。隐喻年轻国王路易十四的阿波罗,正驾驶着他的巡天车,迎着太阳破水而出。

凡尔赛宫的大运河象征传说中的西海,每当日暮时分,太阳的余晖落在运河的水面上,映出熠熠的金光;面对这一壮丽的景象,浪漫诗人雨果写到:“见一双太阳,相亲又相爱,像两位君主,前后走过来”;一双太阳,指的是落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两位君主,一位指的是阿波罗,另一位即是路易十四。

纵观“拉托娜泉池”、“阿波罗泉池”和人工运河的壮美,读着诗人雨果的拟人词句,想象着太阳神阿波罗从幼小到成人,到开始驾车巡天,我们一点一点的捋出了路易十四的辉煌人生历程。

再向前走,驻足,仔细欣赏主路两旁、绿墙下的大理石瓶饰和人物雕像。通过主路旁边的辅路走进一个个的幽深清净的丛林园。在绿篱与树墙之间形成的林荫道之间穿梭,静与动,明与暗在我们的身边游动。

凡尔赛宫是路易十三时代留下的一座二层楼建筑。正宫两端与南北两宫相衔接,形成了对称的构造图;宫殿外墙富丽的装饰色彩,使宫殿显得端正而雄厚,外壁上林立的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殿有自己的故事,大花园的精彩在我们的视觉中永久留存。枫丹白露是法国的又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一个最有诗意的译名。

从朱自清《欧游杂记》中,可以体会到,先生尤其偏爱法国的枫丹白露,他亲自翻译,将法国人称为fontaineldean的名字译为“枫丹白露”。

彤彤红叶,白露莹莹,茂密的森林中植叶满地,枫丹白露应该是这个样子吧,一个经典的秋天景致!现在是春天。宫殿、湖水、花园,枫丹白露诗一样,画一样,清幽地让人细细品味,浪漫地让人慢慢玩赏!

枫丹白露的喷泉庭院是一座三面是城堡,一面环水的方形庭院,因院子中央的一座雕像喷泉而得名。一池湖水碧波莹莹,水鸭在水中悠闲自得,小船停在葱翠欲滴的大树下,等候人们的到来。

湖中鹅黄颜色的八角屋被风吹逐着,在水面上变换着颜色,摆出各种姿态。拱形石栏,沧桑斑驳,带着浓浓的、重重的历史味道。在湖边走一走,没有拥挤,没有嘈杂,只有闲适,只有静心!

宫殿后方的大花园是勒诺特尔的又一个精品杰作。大花园对称工整,鲜花盛开。园内,小径曲折蜿蜒,树木茂密成林。蒂布雷池中的喷泉随风舞动着流珠,珠珠飘向我们,扑在我们的面颊上。

远方的大运河给枫丹白露增加了更多的气派和壮观。如果没有时间的约束,停下脚步,在花园里,在湖水边,坐一会儿,你肯定再也不愿意起身前行。枫丹白露的大栅栏门上,金色的装饰和展翅的金鹰是艺术与荣誉的见证!

进入枫丹白露的大门就是白马庭院,庭院内最注目的结构是城堡门前的“马蹄”台阶。远远地观察,与其说是“马蹄”台阶,我们觉得它更像一座楼梯排在两侧的“葫芦”台阶。

白马庭院城堡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法国灰、黄墙体,显得非常宁静、庄严、淡雅、大方,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都让人产生想多看一眼的感觉。

拿破仑特别喜欢这个城堡。年他在这里被迫签署了退位诏书;不到一年,胜利返回,也是在这里,他检阅了忠诚于他的军人队伍。白马庭院,耐人寻味,有拿破仑炽热的感情,也有他最痛苦的回忆,所以,历史上这个庭院也被称为“告别庭院”。

喷泉庭院宫殿的台阶呈对称的“V”字造形,宫殿大门两旁各立着两尊人物浮雕像;站在连接白马庭院与喷泉庭院的拱廊内,向宫殿望去,台阶、浮雕、灰色屋顶上的小窗户,它们和谐地排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犹如壁画似的精美图案。

喷泉庭院还有弗朗索瓦一世长廊殿,因为没有开门,遗憾地错过了欣赏佳品的机会。枫丹白露宮内还设了一个中国馆,说起中国馆兴建的原因,法国人也直言不讳:“就是用于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

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有三万多件,参观过的人们都说“中国馆就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可以想象,如果将中国馆的珍贵文物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组成另一个枫丹白露的画面,这就是“深秋之殇”!

枫丹白露,有时光的永驻,有光影的轮回,它是一个无论是想到、还是听到,都想亲眼看看的多重文化魅力境地。勒诺特尔式大花园是与中国园林艺术风格迥异的园林景观,它是法国的骄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1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