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旅游史(16-21世纪)》从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着笔,追溯旅游这一活动产生的源头,视野广阔,脉络清晰地梳理了16至21世纪多年间西方旅游活动随社会变革、习俗演进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旅游活动特点。该书围绕不同时期引领旅游风潮的人群对旅游的影响展开,从英国贵族到法国大文豪,从蒙田、卢梭、大仲马,到巴尔扎克、福楼拜、歌德,如何以自己的旅行经历或记录方式,开创了新的旅行方式和文学形式,扩大和丰富了旅行的体验,塑造了一个时期的旅游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后人的审美选择和生活趣味。它不仅是一部旅游史,也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学、文化、地理、心理、养生甚至医学发展的历史。比如从最古老的治病方式到广受欢迎的社交方式,泡温泉的功能变化,背后是医学观念和养生理念的变化;从不穿衣服泡温泉到穿衣服泡温泉,背后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作者马克·布瓦耶创立了法国第一个旅游系,出版了《旅游的发明》等15部旅游专著。曾获法兰西学院基佐奖,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勋章和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西方旅游史(16—21世纪)》

[法]马克·布瓦耶著

金龙格秦琼芳黎潜向东晓姚琳周金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到水里去”“泡澡”:温泉疗养地的发明

一、作为“Spa”(水疗)出现的温泉

一个令民俗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十分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到水里去”和“泡澡”——这两类活动诞生的具体年份我们无法确定,它们早已和古罗马帝国的城市文明融为一体,而古罗马帝国城市文明的发展又使得其矿泉疗养所、温泉浴室和古罗马式的公共浴室成倍增加。自18世纪以来建立的几乎所有的温泉疗养所,我们都可以从它们的名字或遗址中发现古罗马的痕迹。这种年深日久的老资历“让矿泉水充满威望”:人们从何时开始频繁下水早已无法考证,其源头已经消逝在“蒙昧时代”。

▲14世纪意大利波佐利的一个温泉浴场(意大利诗人彼得罗·达·埃博利的作品法语手抄本中的插画。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B.N.fr.,fol.7)

这些温泉如今的盛名首先建立在这种“年深日久”之上,当今学究式的文章声称“在所有的治疗行为中,矿物温泉治疗是最古老且最普遍的”。在地中海沿岸区域和欧洲周边区域的确是这么回事,因为在别处,温泉治疗没有这么高的普及率。自远古时代以来,这片广阔区域的居民出于个人卫生的考虑,出于对社交的需求(穆斯林的蒸汽浴室便扮演了这种角色),又或者出于娱乐、文化交流的需要(如罗马式温泉),会时不时给自己开一些饮剂或者“泥巴浴”或者“蒸汽浴”之类的方子,来减轻身体的病痛(或者所饲养的动物的伤痛)。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没有医疗方面的介入的:没有医生开的处方,也没有19世纪人们所说的那种“水务局”的监督管理。温泉水的价值不是建立在化验分析的基础上;泡温泉的人们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去泡,怎么泡,怎么饮用。

医学论说也承认这一观点:说到水疗,造访的频率高才有疗效。而与之相关的科学论证姗姗来迟,很长时间一直都显得很笨拙;在过去,医生们为了指导温泉疗养者和传授浴疗学知识所做的努力往往是白费功夫;医生们纷纷哀叹泡温泉完全是赶时髦,像艾克斯的奥迪奈医生在年所写的那样,泡温泉的人就是去那里“吹牛”的。显而易见!这正是理查德·纳什18世纪在英国巴斯发明社交性温泉疗养站的起因;而其他的温泉,先是英国的温泉,然后是欧洲大陆的温泉,很快都发生了变革,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它们先后都有了一个新名字:Spa。这个名称来源于英国人开发的Spa(斯帕),很快就成了典型的温泉度假村。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豪华温泉浴场密度最高的城市,许多温泉浴场就建在酒店内

温泉度假村建立起来之后才获得医学认可,与其说这种医学认可是原因倒不如说它是结果。医生们搜集论文,热衷于强迫人们接受一些跟到处都适用的“浴疗”和“矿泉水”不一样的说法,因为浴疗实际上涉及所有的水,不管是热的还是凉的、纯净的还是富含矿物质的,这些水都有着“能够治病”的美誉。在法国,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法兰西国家医学院想使这种大众喜爱的活动合理化。它在整个19世纪开展了一项持续性的监管工作:那些造访频率最高的温泉由领薪资的“医疗监管员”负责监管,他们需要提交温泉年度报告并上报观察到的临床病例;但是,这些“医疗监管员”没能获得同行医生和温泉疗养者的认可,后者都要求得到“泡水的自由”。

二、大众医学与名不见经传的温泉

如今,大多数的温泉疗养地都喜欢把“温泉的历史”追溯到很久以前;当地的学者都在竭尽全力做这件事,但他们也没有太多可以说的,那是因为在这些没什么名气的温泉附近,根本没发生过什么大事。这些温泉总会有缺陷,总有衰落的时候,由于缺乏维护,那些没有获得引流的水源就逐渐干涸或者汇流了;又或者发生了坍塌。从罗马时代到中世纪,那些缺乏管理的温泉大都难逃厄运。然而仍然有几个幸运儿:亚琛、萨瓦地区艾克斯的温泉。从11、12世纪起,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天主教会非常同情穷苦的人们,想方设法缓解穷人所遭受的苦难,所以,教会给予了穷人自由进入浴场洗浴的权利,同时把那些最穷困的人安置在临时济贫院里。在19世纪,法兰西医学科学院和管理温泉的“医疗观察员”居高临下地打着卫生保健学说的幌子,曾经试图给予穷人免费进入温泉洗浴的特权,然而,这有悖于资本主义发展逻辑。

从中世纪到近代,大部分温泉的泉水管理一直非常粗陋:既没有引水措施,也没有受保护的矿泉水饮水处,更没有专门用来洗浴的场地。浴疗都是在简陋的水池里进行,病人都混杂着泡在水里。他们像古时候一样赤身裸体。直到15世纪,掌控温泉的罗马天主教会都不建议着装入浴。教会试图阻止男女混浴,将温泉专门留出几天时间给女性,这个方法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效;另外一些像艾克斯一样热门的温泉镇早就设立了“女性专用浴池”。从15世纪起,“温泉世俗化”的趋势逐步显现,医院和修道院的区别也变得越来越明显。紧随中世纪纯洁的裸浴而来的,是欢乐放纵的“男女混浴”,特别是在德国巴登地区。

与此同时,泡温泉是否需要穿衣服遮羞的问题也开始引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yy/1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