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见识的越南咖啡
“说说越南咖啡吧。”大野瞧着手里的越南地图说。 “越南是全球第二大咖啡产国,仅次于巴西。年产量大概是万吨,但其中有95%都是罗布斯塔种。”我念叨着网上背下来的资料,有点得意。 “好好说话!” “就是产量多但不好喝。” “嗯,好点了。但是也有点偏激。” 大野的提醒是,如果再不上路,就要掉进生涩的数据和术语里。这东西该有,但恐怕也只是还没内化的表象信息。 这么看咖啡,不大行。因为这家伙能变戏法,单杯子里的表现就千变万化。加点奶,就叫拿铁。对个水,就成美式了。更别提从被人发现到现在,在全球掀起的那些个风浪了。 多少人愿意神化它,说它是只羊发现的。多少人迷恋它,朝圣路上偷种子。还有人顶着大风大浪,也要带它回家。 年,法国海军军官加布里埃尔 把咖啡带到马提尼克 那些改变历史的人都挤在咖啡馆里,就着它闹革命。写首歌,唱啊: “如果我无法每天美美地喝上三次咖啡, 那我会像炙烤的羔羊般失去活力。” 巴赫作品《咖啡康塔塔》 真对,喝的人常常活力满满。可是,种的人有时喝不上,困难时,甚至是要努力求生的。 TadesseMeskela 奥罗密亚咖啡农合作社联盟管理者 咖啡的背后,有一个不为人知却需要被知道的世界。我们要即刻启程,去打破诸如“产量多,不好喝”的刻板印象。从越南开始,试说不一样的咖啡故事: 越南咖啡 野青年说 越南地形狭长,呈南北走势。沿海地势低平,往内陆逐渐变高。 由于咖啡种植需要一定的海拔高度,所以要找到它们,我们就得往内陆去,往高处去。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越南咖啡地图。 如上图所示,越南有近半数的省份都在种植咖啡。而这其中,又属“中部高地(CentralHighlands)”的种植时间最早,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这一区域也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并在其中挑选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落脚。 如何抵达中部高地?我们选择陆路穿行。从云南河口过境至越南老街。自北向南的行走路线,途经沙巴、河内,再深入中部高地,最后在胡志明市结束越南的整个行程。 野路上, 与谁相逢 在路上我们会遇见什么?地处中越边境的法式小镇-沙巴(SaPa),是我们的第一站。 云雾缭绕的山间,找一位坚决不卖越南咖啡的越南姑娘,尝一尝她钟爱的意大利胶囊咖啡。 然后向首都河内(HaNoi)进发,走一走那跑得奇慢,能穿街而过的米轨。 等车停河内,奔网红店“theNoteCoffee”,尝传统滴漏和鸡蛋做的咖啡。 告别河内,进中部高地的第一站-昆嵩(KunTum)。 昆嵩是深入产区前的歇脚,是车少人少的宁静小镇。这里有24小时营业的咖啡馆,可以让我们从日出喝向另一个日出。 养足了脚力就继续南下,到多乐省(DakLak)的首府-邦美蜀(BuonMaThuot),也是越南的咖啡首都。我们要在这里寻找善种咖啡的越南少数民族-埃地族(EdePeople)。 再去逛逛咖啡大王"羽主席"的中原咖啡村(LàngCàphêTrungNguyên)。 咖啡村出来向北,勇闯羽主席家的咖啡厂,未果,遇见咖啡厂秘书Le女士。与她一起拜访朋友Hung的咖啡农场。Hung告诉我们,他要拔了咖啡改种榴莲。 起步大叻前,和中原咖啡厂的厂工们共饮一杯“妈妈咖啡”。HaMy说,妈妈有独家的咖啡配方,做出来的味道和别家的不一样。 中部高地最好的咖啡在大叻(DaLat),它也是林同省(LamDong)的首府。我们要去看看这里的满城花和法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 然后跨上摩托跑山路,约一杯香醇的越南阿拉比卡咖啡。举杯间,还有当地最大的咖啡种植园园主,聊“农民合作社”和“公平贸易咖啡”。 最后在胡志明市(HoChiMinhCity)结束越南的行程,范老五街上说说来时的路。 真的,越南咖啡没那么差劲,路上的一杯又一杯也不只酸甜苦咸四种滋味,还有田间地头的野路风景和满满的人情味儿。 -敬请期待- 小野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3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醉美之旅酒徒们是这样在路上买醉的
- 下一篇文章: 诗典康泾我相信你就是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