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面包房镇店之宝,竟是靠王后带货走红的
如果你住在法国,如果你是吃货,那么恭喜你,应该已经快被法国的早餐逼疯了吧。 没有砂锅米粉,没有牛肉拉面,没有炒干儿,没有小笼包,没有肠粉……的人生,根本就是度日如年! 憋跟我说巴黎啥都有,不是家楼下的早点铺子,一个月才能去吃一次的,那叫“有”嘛!!况且,法国那么大,还不允许吃货住其他城市啊…… So,无论是不是吃货,在法国最常吃的早餐有且只有——面包。 好在,法国面包那么多,每天宠幸一种,也能吃上好一阵子。 周一,吃唇齿留香的可颂; 周二,品尝热量高,但美味的巧克力面包; 周三,是外壳硬朗脆爽,内部柔软耐嚼的国民时尚单品——法棍; 周四,试试健康一百分,口感一般般的杂粮面包; 周五,用吐司加上果酱度过最后一个工作日; 而周末嘛,吃货决定将美好又温馨的时光留给“胖”面包——Brioche布里欧修。 说起来,Brioche在法国的知名度跟法棍肩并肩,但它倆差的真的不是一点半点。 用一根法棍3倍的价格,才能买到一个Brioche,这样赤裸裸的差距,直接将Brioche变成了面包中的贵族。 但,这多出来的钱也不是白花的,每一分的背后都是“胖”。 众所周知,法棍是一种及其纯粹的面包,配料中只有面粉,水,盐和酵母,几乎没有油和糖。 这样的成分搁现在,那叫健康养生;搁在过去,那只能代表一件事:穷。 的确,法棍最初就是为了平等而生的面包,也恰恰是这种简单纯粹,满是麦香的它,最终成为了国民面包。 但Brioche不一样啊,人家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土豪”! 配料中加入了鸡蛋和黄油,而且比例高到丧心病狂! 17世纪时,制作Brioche的食谱里,1公斤面粉中要加入克黄油; 18世纪初,黄油开始在法国普及,随之而来的,Brioche里的黄油也成为了阶级地位的象征,越有钱越变态,皇室版本甚至能达到1:1的比例! 即便是现在,Brioche里的黄油与面粉比例也依然高于其他面包,彷佛一路走来都在传递着“生活变美好”的信号和讯息。 LaBrioche()JeanSiméonChardin现展于卢浮宫 幸好,如此这般配料的Brioche,口感也足够精彩。 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出炉的Brioche到底有多美好: 一眼望去,是落日下麦田的金黄色泽,轻轻一碰就能感受到外皮的酥脆; 空气中弥漫的是黄油的香气,几丝甜蜜加几缕奶香; 如果你带着爱意缓缓切开它,看见它松软起伏的呼吸,带着一点诱惑; 一口咬下的,是如棉花般柔软的内心。 总结一下两个词:好吃。易胖。 这样的Brioche几乎跟法棍,可颂一样,是法国面包房里的镇店之宝,而且面貌多变,不可捉摸。 有时候,它跟卢浮宫里的那幅画一样,长酱紫?? 有时候,它会装成发福版吐司的样子招摇过市; 有时候,它是加了甜蜜内陷的小可爱; 有时候,它也是一朵盛开成千娇百媚的花。 每一个法国人都对它爱的深沉,但如果你就此认为Brioche是法国土生土长的,那可就错了。 说起来,Brioche和可颂,巧克力面包一样,都是法式面包的一个常见品种,不过,它们全都属于维也纳面包家族。 顾名思义,这个面包家族起源于奥地利,是在当地人AugustZang的面包房里孕育而生的。 然而,制作出来是一回事,真正让它流传开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据说,17世纪初时,Brioche从奥地利传入法国,最先以诺曼底地区为中心流传开来。 但也有传言,法国人之所以能够吃到这些面包,全都得靠两个半世纪前的那位绝代艳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公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和匈牙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最小的女儿。 法国波旁王朝的王后,路易十六的妻子,14岁入住凡尔赛宫,法国人民心中的亡国祸水,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这么多身份,谜一般的存在,都是她。 她和路易十六结婚那一年,带着自己的维也纳宫廷厨师一起进了凡尔赛宫。一个好厨子能带来亲切感和归属感,还有那些在异国他乡绝对寻觅不到的美味。 比如,可颂,比如,Brioche。 玛丽初来法国,日子并不好过。繁复的宫廷礼仪,法奥两国之间由来已久的敌对情绪,与路易十六间的无性婚姻,都在一点一滴敲碎玛丽小公主心底的梦。 幸好内心有愧的路易十六,对妻子的生活极为大度,锦衣玉食,舞会歌剧,绝不吝啬。 于是,在物质匮乏的17世纪,吃几乎无水,全用鸡蛋和黄油制成的Brioche这件奢侈的事,对于玛丽来说,也就不值一提了。 但让世人和历史记住Brioche的原因,却是玛丽的一句话。 传言,当年法国因为战争,民不聊生,贫苦老百姓连面包都吃不上。 玛丽王后听闻之后,说:吃不起面包,让他们吃Brioche好了。 一句话揭露出真相:她根本不了解食物的价格,也无需担忧食物的来源,玛丽王后的生活是真豪。 暂且不管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她说的,法国人从此记住了她的骄纵奢靡,也记住了那个叫做Brioche的食物。 就酱,Brioche成为了法国甜面包中最古老的一员,经过岁月的变迁,住进了法国人的心里。 如果你是吃货不怕胖,也愿意听听故事,那么,或许,Brioche也能留在你的心里,与包子,拉面,米粉一起,成为那份不能抹去的心头好。 -END- 文|木南点「在看」为我们打call▽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6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法国的穆斯林移民及其与主流社会的互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