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表现人类不畏艰险和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是我国杂技艺术的特点之一。“走钢丝”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化的节目。杂技中的“走钢丝”以巧、难、险著称,练就这门绝技需要相当扎实的基本功。广州杂技团《杂技小科普》系列课程带观众了解,《升降软钢丝》是怎么练成的。

“走钢丝”在历史上称为“走索”或“踏索走绳”。早在距今二千年的汉代,就有“走索上而相逢”的记载。可见这个节目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走索”的道具主要是一根绳索,后来改为牢度更大、直径更小、更能显出巧、难、险特点的钢丝。

目前我国的钢丝节目主要有“硬钢丝”和“软钢丝”两种表演形式。广州杂技团创新性地将地面软钢丝凌空架起,飞悬在7米高空,并利用机械控制升降,使得钢丝犹如柳枝迎风摆动。演员在晃动不止的软钢丝上完成“倒立行走”“前手翻倒立”“单手倒立”“倒立独轮车”“单拐倒立”“摆浪前空翻下”等高难绝技,完全超越了人体的平衡极限。

04:02

据悉,本期《杂技小科普》课程跟观众讲解钢丝上绝活的主讲人是广州杂技团演员唐哲。从小加入广州杂技团大家庭,开始了杂技行业里堪称最高难的节目《软钢丝》的学习历程。年,唐哲以总成绩分、超出第二名53分的优势获第41届“明日”世界马戏节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他从自身体验出发,解密《升降软钢丝》“十年磨一剑”的台前幕后。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莫斯其格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戴雨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jj/1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