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主要讲了新奥尔良的城市生活。这次让我们往外走一些,通过新奥尔良周边的乡村区域(orCajunCountry)来了解一下路易斯安那州的独特文化背景。

A点:新奥尔良;B点:Lafaytt,CajunCountry的中心区域

CrolCajun

来路易斯安那之前,我一直以为美国只有白人(各类欧洲国家后裔)、黑人、亚裔、拉丁裔、印第安人等等。但这次才发现原来白人当中还能分出不同的族群,而Crol和Cajun就代表了路易斯安那的两个不同传统族群。同时,他们不同的文化也深刻地体现出新奥尔良融合的特点。

路易斯安那的历史在美国各州中算是复杂的了。17世纪的时候,这里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18世纪又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9世纪才正式并入美国。殖民期间,大量东部及西非的黑奴被贩卖至此。在与世隔绝的蔗糖庄园中,黑人文化得到较好的保留。海地革命战争后逃难至此的各色难民又引入了加勒比文化。而在西方人来到之前,美洲土著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超过千年。

于是,这里形成了一个以法国文化为主导,各类少数文化相互融合的独一无二的文化氛围。以新奥尔良城区为代表的路易斯安那城区人民就把自己定义为CrolPopl,poplcratdincolonialsociatis。与美国其他地区多信仰基督教不同,这里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且融合了法国与西班牙两边的文化成分。

早期Crol人民的照片。无法定义为纯黑人或白人,家庭种族非常融合。因此,这里也有许多当年被称为frpoplofcolor的人民。(网络图片)

而Cajun人民则是在到年间被英国从加拿大魁北克南部驱逐出境的难民。

现在美国缅因州北部到加拿大魁北克南部地区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生活着许多靠海为生的法国农民。后来这块土地转到英国手下,而信仰天主教的人民不接受英国政府的管理,更不接受英国教会领导,于是遭到政府的集体驱逐。许多难民被迫迁移到其他的英国殖民地,但也有不少法国难民设法来到了当时同样说法语的路易斯安那州落脚。由于他们本身大多都是农民,因此,大多集中在路易斯安那的乡村地区,干着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将海边湿地及浅滩变为可耕种的土地。

当年法国移民落户路易斯安那的场景,大多是穷苦的农民。(网络图片)

很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一直自认为是“Acadian”,说着基于法语的本地方言AcadianFrnch,而称美国人为“L’Amrican”。事实上,这些Cajun人民一直到二十世纪都在说法语,直到年政府决定将英语定为学校中唯一的官方语言,情况才得到改变。当年,“纯正的美国人”会看不起这些说法语的Cajun人,更会嘲笑他们带有法语口音的英语。所以,很多老人不再教孩子们法语。现在再来到CajunCountry,我们发现虽然大家都懂一些基本的法语词汇,但只有老爷爷老奶奶会说CajunFrnch了。

当年在学校说法语不仅会被嘲笑,还会被老师罚写“我不再说法语了”。在Lafaytt有一个展示Cajun人民最初生活场景的小景点叫Vrmilionvill,里面还有Cajun老爷爷老奶奶在展示织布、木工等最初的求生技艺。

我们发现这两种文化其实很相像,都信仰天主教,都说法语,都庆祝MardiGras,都喜爱大家庭且倾向于兄弟姐妹间住的很近。但历史这两种文化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Cajun人民因为曾经被驱逐,日子过得十分贫苦辛劳,更多集中在乡村;而Crol文化则体现出都市化、精细化、丰富包容的特点。

左图:随处可见庆祝MardiGras(本地狂欢节)用的彩珠项链。

右图:象征法兰西帝国的百合花标志也是遍布大街小巷。

现今,Crol文化基本已经融入新奥尔良的文化当中,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使用。Cajun文化也是近些年才开始复兴。我们在Lafaytt(也就是Cajun文化的中心)时发现这边的游客主要还是以魁北克地区、法国或者比利时这些说法语的区域为主。也不难理解,这段历史在世界其他地区可能已经基本上被遗忘了。(我们也只是对Cajun食物感兴趣才回来的)

最辛苦的奴役

没有参观过甘蔗庄园的路易斯安那之旅同样是不完整的,只有走出城市才能了解到当年黑人在南方的境遇。

我们特意选了LauraPlantation,只因为这里的导览更加注重当年甘蔗园的人文历史的讲述。而这一个半小时的游览也的确让我们对于路易斯安那有了新的了解。(网络图片)

要知道当年沿着密西西比河大大小小密布着两百多个私人甘蔗庄园,这些庄园在为美国人民供应大量蔗糖的同时,也书写着美国最悲惨的奴役史。上次去曾经的东部黑奴总基地查尔斯顿(Charlston)时,我就发现当时的黑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卖到大南部(DpSouth)的甘蔗庄园中。为什么呢?

当年沿着密西西比河排布这多个大大小小的甘蔗庄园。这条河也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运输干道。

首先,路易斯安那真的很热很潮,想象一下在接近40度的酷暑中天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其次,成熟的甘蔗田真的是又高又硬且一望无际,而采甘蔗是一件极无聊又容易受伤的活动。不仅如此,南方的农场主为了更好地控制黑人,通常会将不同种族的黑人混杂在一起:本地土生土长说法语的黑人、从其他州买来的说英语的黑人、直接从非洲买来“未开化的”黑人等等,让他们无法有效沟通。这里实在太偏远了,使得逃走这件事情变得登天一般难。

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为奴十二年》讲的就是北部自由黑人被骗后被卖到南部甘蔗庄园的故事,对了解这段历史有很大帮助。

但真正让我们吃惊的是,导游说其实南北战争对这些甘蔗庄园实际运作中的改善作用微乎其微。南北战争后,黑人虽然得到了解放,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选择离开。他们继续留在庄园内工作,只是现在庄园主会发给他们票券作为报酬。这些票券并不能直接兑换成真正的钱。在年中,它们只能在庄园内的商店、饭堂里使用,在年底庄园主通常会统一进行结算。但问题是,这些商店、饭堂的定价权依然掌握在庄园主手里,所以经常能看见到年底黑人实际还欠庄主一大笔钱的情况。

那你一定会问,他们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呢?离开,又去哪里呢?

庄园里的黑人并不像中部或北部的黑人那样有一技在身,或是裁缝,或是厨子,或是铁匠,可以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南部许多黑人从小到大甚至都没有出过庄园的边界。很多人即使成年了也依旧不会读写。出了庄园真的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相信当年很多黑人是迟疑的。在这个他们了解的环境中,和家人在一起,生活虽不算安逸,但仍可糊口。的确,在这里长大的黑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选择。

所以,直到年,最后一批当年奴隶黑人的后代才从LauraPlantation中搬走。嗯,我们听到这个时间点的时候也有点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湿地之旅

另一个不能错过的体验就是Atchalafaya湿地的湿地之旅。当年,这些湿地是Cajun人民最丰富的动物蛋白来源地。现在,这里也是非常好的动物与鸟的栖息之地。这些动物完全不怕人,在这些湿地中穿行,我们倒更像是入侵者。话不多说,直接上图吧~

坐着小船穿梭在这些参天的柏树中真的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本地导游说这片土地被淹没成湿地后,这些柏树就停止了生长,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森林与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基本一摸一样的!

湿地中最常见的鸟类,感觉像白鹤一般。

湿地中最凶猛的鸟类,听说它的嘴可以穿透小鳄鱼的身体!

Yllow-bllidSlidr/黄肚皮大乌龟!胆子非常小,所以英文里也叫胆小鬼“Yllow-blly”。但听说很好吃,可以做成美味的乌龟汤

美国南方湿地中常见的Alligator/短吻鳄,也是这片湿地的最大Boss。但本地人说这些短吻鳄其实大多时候并不会伤人,这些本地人甚至会在这些有短吻鳄的湿地里游泳!

短吻鳄和鳄鱼虽然长得很像,但完全不是同一个物种。因此英文上也会用alligtor和crocodail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来进行区分。短吻鳄现在只在美国和中国出现。中国的短吻鳄主要生活在长江沿岸的淡水区域,已经算是濒危动物了。美国短吻鳄还算比较多,他们还会专门制作短吻鳄香肠!

这次更新中间时间隔得有点长,因为小猪同学上次编辑的文本没有存上,一晚上的成果就这样没有了。之后我们又在山里露营了三天,今天总算找到网络了,可以把这些信息与大家进行分享~

嗯,鉴于我一写就刹不住车的毛病,我决定把路易斯安那的美食再单独用一篇来讲。感觉真的有好多东西要分享啊!慢慢来吧~

小猪

赞赏

长按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lanxibaoa.com/flxbzx/1610.html